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549章 回家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549章 回家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从青海的西宁到甘肃的张掖,直线距离是350公里,这350公里是当时那个年代地图上的距离,实际上走起来需要爬山过河,左拐八绕的走冤枉路,真实的行军距离就永远无法计算了。【w..cm

|我||】

这是一条没有人烟的路,所谓的路也就是看着地图和手中的指北针硬踩出来的,连人都没有还能有什么路。

听完西宁留守人员的介绍以后,李勇心急如火,命令部队马上出发,用最快的速度追赶部队,最好在过祁连山以前追上军主力。

旅长的着急让大伙很是纳闷,连政委王成德也忍不住问道:“大勇,不用这么急吧,你还信不过咱们二军的战斗力吗,就算是敌人有两个军又如何,咱也不怵他,打起来照样拿下。”

王成德对自己的老部队很有信心,二军所要面对的敌人是国民党的91军和120军,虽然91军和120军是国民党中央军的正规部队,但是在兰州和宁夏战役以后已成了惊弓之鸟,在惧怕我军大部队合围的情况下,就算是正面对上了也未见得敢硬顶。

李勇这么着急是有原因的,他到不是不相信二军的战斗力,二军是西北野战军和一兵团的主力,是老红军部队,指战员战斗意志顽强,作风极为硬朗,战斗力强悍,总兵力不算**旅也超过了三万,这样一支部队敌人想吃掉他们简直是不可能的,李勇的担心另有原因。

“老王,咱二军的战斗力没的,我担心的是他们怎么过祁连山,对我们老部队威胁最大的不是国民党的军队,而是祁连山上的低温。”

后勤保障不过关始终是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短板,也可以是弱点,从红军时期就如此,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也没能达到国民党军队的水准。特别是西北野战军,更是几大野战军里最穷最差的一个,大部分的物资都要靠畜力运输,进入河西走廊深处以后与后方的根据地越来越远。补给供应不上的毛病越加突出。

李勇这么一王成德也明白了,二军至从扶眉战役以来已经连续作战两个多月了,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连续不断的战斗行军让战士们的体力下降极为厉害,是一支疲惫之师,加上衣服单薄,战线拉长以后粮食困难。战士们肚子再没有多少吃的,这就会给部队带来极大的困扰。

王成德是个老兵,很清楚装备对部队的重要性,知道肚子里没有粮食就抗不住冻,吃不到肉食人就不耐寒,而祁连山海拔又高,温度低,山顶终年积雪。就这么硬着头皮上山肯定会有损失。

“大勇,你应该怎么办?”

“没有办法,想靠地方政府补充粮食和物资是不可能了。他们现在就算是想补给也晚了,祁连山一带根本就找不到人,唯一的办法,只有追上部队,把主力拦住,把我们旅储备的物资全部拿出来,给主力装备上,这样才能减少损失,只有这个办法了。”

李勇是想尽快追上二军主力,用**旅攒下来的家底为部队补充。别看李勇抠,那得看在啥时候,关键时候该用就得用,一切以整体利益为重,这是大局观念,王成德一想也真就只有这一招了。二军有三个师和一个旅,要物资储备的丰富程度,那几个主力师还真就比不上**旅。

**旅在西宁只吃了一顿热饭就出发了,按照旅部的命令,全速前进,想尽一切办法追上军主力。

这时就体现出机械化行军的好处了,车轮子滚滚,行军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大通,过南滩,终于在祁连山下,一个名叫娥堡的地方追上了部队。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要过大雪山了,二军的各级指挥员有一部分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有过爬雪山的经验,现在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为部队解决困难,找粮食,找服装,找可以抵御寒冷的办法,郭鹏军长,王恩茂政委,陈副军长,都在带领战士们四下筹集粮食和衣物,可是部队遇到的问题却很不好解决。

没有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地,没有热情的老区人民,几万人马的大部队,在没有人烟的大雪山下如何能筹集到部队所需要的物资,有限的一点点储备也是杯水车薪,正在几位首长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战士急匆匆的跑了过来:“首长——首长,讯号,讯号,**旅的讯号。”

**旅?郭鹏军长几个人都是一愣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旅被总部和兵团首长频频的调动出去单独执行任务,二军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已经很久没有把他们算在计划之内了。

“真的假的?你们通讯连没有搞错吧?”郭鹏军长有点不相信的问。

“首长,真的没有搞错,**旅离咱们现在只有十几公里,再过一会用步话机就可以直接和他们通话了。”见军长不太相信,战士的语速有些快。

郭鹏军长看了看王恩茂政委,又看了看陈副军长,几个人对视几眼,又一起哈哈大笑,郭鹏军长大声嚷着:“娘的,这帮子来的还真是时候,让侦察连去把他们接过来。”

十几公里的距离,用**旅的行军速度,只用了半个多时就赶到了,等到**旅前卫部队的卡车在战士们的视线里出现的时候,祁连山下顿时沸腾了,在出去这么些天以后,**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老部队,找到了自己的家,几个月没在一起了,按时间也不长,可是在战争年代,在每一天都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几个月的时间就显得格外漫长。

欢呼,叫喊,笑骂,两支部队刹那间就拥在了一起,所有的人都在找老战友和老同志,所有的人都在互相打听老战友的近况,场面热闹的就象是在过年,当然了,其中有欢喜高兴,也有悲伤和难过,互相都还好的在一起笑骂一句:他***,你这家伙怎么还没死,然后再交换纪念品,而知道有战友牺牲的就只能是抹一把眼泪了。

二军和**旅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战斗频繁,有一大批的干部和战士牺牲,几个月不见就再也见不到了,悲伤是人之长情,见惯了牺牲,也见惯了死亡,这些铁打的汉子别看在战场上对伤亡无动于衷,可那只是在战场上,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显得那样,一但战斗结束,悲伤就会长时间的笼罩在他们心头,战争确实是残酷的。

李勇和王成德在几个军侦察连战士的带领下第一时间来到了二军的军部,所谓的军部就是在低洼的避风处用几个帐篷临时围起来的指挥所,里面有几张桌子和几把凳子而已。

远远的就看见了几个老首长的身影,李勇和王成德心情激动,一溜跑冲了过去,几个军首长早早的就迎了出来,郭鹏军长给站在自己面前敬礼的李勇和王成德每人一拳头,然后大声喊道:“回来就好,知道你们干的不错,来,别在外面傻站着,进来再。”

还是回到自己的老部队亲切,看到什么都好,没有一点拘束的感觉,俩人随着几个首长来到了帐篷里,王恩茂政委有点得意的对李勇和王成德介绍:“怎么样,咱们这军部还可以吧?比你们**旅也差不太多,看看这大帐篷,都是从马家军手里缴获的,都马家军是个老穷酸,我看也不尽然吗,多少还是有点好处的。”

还真让王恩茂政委对了,不管是青马军还是宁马军,虽然武器装备不怎么样,但因为部队里骑兵多,帐篷就是是一种必须预备的军用品了,有自制的,也有进口货,二军的军部就是几顶美式的大帐篷。

陈副军长是原来四旅的老旅长,也是李勇和王成德的直接领导,这时候赶忙把俩人拉了过来,详细追问部队的情况,打了几仗,遇到的对手如何,战士们的伤亡大不大,李勇和王成德一一做了回答。

欢乐的时间过的就是快,转眼间就快到中午了,王恩茂政委告诉李勇和王成德,你们两个今天就在军部开中午饭,有好东西招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