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531章 杀一儆百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531章 杀一儆百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第531章

杀一儆百

马敦静马二公子布置的第一道防线在西进大军的脚步声中灰飞烟灭,解放军十九兵团的兵锋直指中宁和中卫的第二道防线。(氵昆

氵昆点点)

中宁驻军是马全良任军长的贺兰军,马洪逵成立之初的本意是,实在不行了就带着部队去贺兰山上去打游击,实际上这不过是痴人说梦的鬼话而已,马家几代人攒下来的财产早就转移到香港和台湾了,家眷也早已撤走,所留下的不过是一个二公子马敦静,所谓的死守宁夏,与解放军决战到底的口号不过是给下面士兵听的。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马洪逵知道自己以后要在蒋介石的鼻子底下过日子,不打一仗在蒋委员长那里交代不下去。

马二公子可没有他老爹那样的老谋深算,听到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以后马上慌乱起来,命令驻守在中宁的贺兰军北渡黄河,加强第三道防线的防守,把守卫二道防线的任务全部交给了他阿叔马洪宾的八十一军。

什么阿叔不阿叔的,阿叔在关键时候也是可以出卖的,马敦静打的如意算盘是先让他阿叔马洪宾的八十一军跟解放军消耗消耗,打光了也无所谓,可是不知道马二公子想过没有,八十一军本来就有二心,如果在其他几个军的裹胁之下还没准会与解放军打上一仗,就这么大撒手放了出去还能收得回来吗!!

这是一个国民党的军队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都摆脱不了的怪圈,关键时刻把别人推出去,让别人去拼命,以保存自己为第一要务,人同此心,失败也就在清理之中了。

正愁没有机会的马洪宾终于下了决心,让八十一军军长,自己的儿子马淳静去与解放军谈判,在解放军谈判代表的斡旋下,马洪宾父子终于打消了最后的疑虑,下定决心宣布起义。

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是解放军的代表,曾思玉军长听闻马洪宾老先生的顾虑以后是哈哈大笑,并解释说,对八十一军,解放军是另眼看待的,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高看一眼,因为八十一军与宁马军别的部队是有区别的,起义的名号不是随便就能给的,只要八十一军起义,人员和编制以及武器装备都没有变化,直接就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曾思玉军长最后提出来的条件是:第八十一军以中卫城关为中心,集中待命整编,组织黄河以北的船只,于第二天早晨移交给南岸的解放军大部队,停止中卫到银川的公路运输,封锁银川马家军的一切供应,并负责保护道路和桥梁不受到损失,晚上,双方在协议上签字。请牢记

解放军一方签字的代表是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宁马军八十一军签字的代表是军长马淳静。

欢呼、沸腾、高兴,得到了消息的八十一军官兵兴奋不已,奔走相告,他们早就知道自己的部队与马洪逵不是一条心,这下可好了,不用和解放军打仗了,底下的士兵们还在一起互相议论:“知道什么是起义吗?告诉你,咱们以后也是解放军了,就是以前的八路。”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八日,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第八十一军军长马淳静与解放军十九兵团全权代表,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谈判签字,八十一军问题和平解决。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原国民党八十一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二军,马淳静任军长,甄华为政治委员。

甄华政委原来是解放军十九兵团负责与八十一军联系的联络部长,与八十一军各个方面的人员很熟悉,上级让他去八十一军当政委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马淳静军长在一起搭班子干工作会更顺手一些。

八十一军起义了,成了解放军的西北军区独立第二军,宁马军的第二道防线不攻自破,总指挥马敦静马二公子紧张了,这家伙在公馆里咬牙切齿的当着一干手下说道:“谁有建议,都赶紧说出来,有没有好办法?”

手下人等大部分不说话,有什么可说的,八十一军起义你着急了,当初布置的时候想什么去了?明知道跟你不是一条心还这么干,真是一脑袋糨糊,如果用部队把八十一军夹带起来,它想起义也不敢,机会正是你这个司令官给的吗,这时候又问我们有什么办法,我们没有办法。

宁夏的政府秘书长马如龙长叹一声:“八十一军变节了,我们的三道防线就彻底崩溃,扬得志和李志民可以利用八十一军让出来的缺口沿着黄河长驱直入,直捣银川,形势不秒啊。”

马敦静望着地图出神,面无表情:“宁夏是保不住了,但是我阿大在重庆,将来我们也要去重庆,还要去台湾,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斗争到底,不然我们将来在蒋介石身边的日子会很难过。”

气氛沉闷不已,一个人试探着说道:“司令官,我们能不能象八十一军那样与解放军搞和谈?”

马敦静摆摆手:“这个问题不要谈了,想想我们当年杀了多少红军,我们与解放军结怨太深,**不会容下我们的,命令贺兰军和十一军向灵武和银川方面全线撤退,就在金积和灵武与共军决战,拼个鱼死网破。”

固原,解放军十九兵团司令部,司令员扬得志和政委李志民的神情是凝重和严肃的,他们刚刚接到一封彭老总转中央军军委的电报,做为兵团一级的指挥机构,一天收到的电报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这封电报却与众不同,因为电文的下面署名是**。

是**亲自签发的电报,俩人感觉分量格外沉重,轻飘飘的电文觉得分外压手,好似有千斤重,**很少发这样的电报,或者说基本上不发,在西北地区,军事上有事情都是直接和彭老总商量怎么解决,电文的大意是,**要求十九兵团尽可能的对马洪逵部进行缴械而不是改编。

电文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咱**根本就没想和马洪逵的部队搞和平,也不接受他们的改编,十九兵团必须用战斗方式解决马敦静。

一封电报决定了宁马军的命运,谁说咱**没有火气,**的火气藏在心中。

扬得志司令员把两手插在口袋里:“政委,马敦静把他的几个军全部收缩在金积和灵武一线,是摆开了架势与我们决战到底,这里离银川不过是一百多里,左有黄河,右有长城,地势狭窄,不利于我们大部队展开,看来要解决掉宁马军还要打几个恶仗。”

趴在地图上的李志民政委头也不回的说:“嘿嘿,未必,马洪宾父子率部起义了,青海的马步芳父子跑了,宁夏的老当家的马洪逵也跑了,说明敌人目前是人心浮动,虽然说狗急了会跳墙,但跳墙的不过是有限的几个高级军官,下层的士兵未必会跟着他们跳下去,现在主持大局的不过是一个马敦静,从各种迹象可以看出来,这个马二公子就是一个怕死的大草包,这样的公子哥是不会与我们血战到底的,根据我们的情报侦察,在银川城里始终停着一架飞机,毫无疑问,飞机是马洪逵给他的儿子准备的。”

扬得志司令员的眼睛一亮:“有你的,老李,你是说马敦静一但跑了就会造成宁马军群龙无首的局面。”

李志民:“对头,只要马敦静一跑,宁夏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树倒猴狲散,但前提是如何让这家伙跑。”

扬得志:“这还不好办,把他打疼打怕自然就会跑了,咱俩核计核计,看拿谁先开刀。”

李志民政委笑了笑:“嘿,司令员,你还记得独立旅旅长李勇的战前分析吗?那个小家伙可是对马家军很有研究的。”

“当然记得,独立旅表现不错,李勇的分析也跟咱们的情报显示很接近,宁马军中战斗力最强是卢忠良的128军,目前气焰最嚣张的也是这个军,据咱们的侦察员报告说,128军在金积和灵武一带摆出了一副与我军顶死牛的姿态,还到处书写“抵抗到底,寸土必争”之类的标语,并且利用有利地形挖掘工事,一切迹象都表明,128军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李志民政委:“哼,真是有点标新立异呀,没想到128军会这么顽固,我认为,咱们就应该从128军开始,把它挖出来,打掉这个强硬分子,杀一儆百。”

接到了命令的是解放军的六十四军,十九兵团首长机关命令,以六十四军全部,并配属西北军区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二军独立旅,向金积和灵武一带攻击前进,相机消灭128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