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517章 战兰州之 夺桥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517章 战兰州之 夺桥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一支突然出现的小部队让青马军的士兵紧张起来,守备黄河大铁桥的马家军士兵并不都是废物,别看宁二子他们穿的都是国民党的军装,还是被看出了一些端倪

武器装备和军装上的一点差异让路障后面的青马军士兵崩紧了神经,在问口令和番号的同时,手里的武器也端了起来。

“你他吗的,没看见老子的衣服吗?老子们是十四旅旅部警卫连的,刚和我们旅长开完会回来,按我们旅长的要求提前来大铁桥上布置警备,明白了吗?老子是十四旅警卫连的,赶紧把路障搬开,我们旅长随后就到。”

身穿国民党上尉军官制服的宁二子把这几个守卡子的士兵训的云山雾罩,这么一说好象是对路了,怪不得装备这么牛,原来是旅部警卫连的,这到是有可能,可是没听说过城里的司令部要召开什么会议呀。

“啥时候开的会议?我们怎么不知道?”

“你们算个狗屁!想知道会议内容问你们师长马英去,快点,我们还等着回防区。”宁二子很放肆的大喊着。

一个士兵小声的问:“班长,十四旅的人咋这么横?他们十四旅不是都归咱们八师管吗?”

“不为啥,人家跟咱骑兵八师有仇,对咱们发发火也能理解,在固关被共军打的没剩下几个人了,心理咋能没气,都是长官身边的人,牛x惯了。这还是轻的,说不定还要动手打人呢,算了,让他们过去吧。”

用做简易路障的大栏杆搬了过去。沙袋掩体里的机枪也把枪口指向了眼看着要全黑下来的天空,把着机枪的士兵悠闲的点上了一根香烟。

香烟的红火头一闪一亮的,抽烟的士兵们干脆再也没往宁二子他们这边看,说说笑笑的唠起了感兴趣的话题。

这可是个好机会,侦察兵们要的就是这个敌人的麻癖劲,宁二子使了一个眼色,几个战士悄悄接近了放松下来的机枪掩体,说时迟。那时快,宁二子和几个战士把身上的手榴弹摘了下来,拉火以后扔了进去。

时间太短了,短到马家军的士兵没有办法反应过来。""

弹窗广

告延时三点六秒,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在机枪掩体半封闭的环境中响了起来,轰隆、轰隆,几声沉闷的爆炸在黄河大铁桥的桥头堡阵地响起,机枪和士兵随着爆炸声飞上了半天空。没有精神准备的骑兵八师守桥士兵被独立旅的一个侦察排打的惊慌失措。

手榴弹响过以后宁二子指挥战士们用冲锋枪猛扫,上百支的汤母式疯狂发射,火力猛的没边,近距离接战。冲锋枪的短处火力很快占据了优势,看到桥头的敌人被纠缠住以后。张劲松指挥侦察营后续部队猛的扑了过去,战斗在大铁桥附近展开了。

青马军的骑兵八师全师只有五千多人。这还是经过补充了以后的人数,守桥的部队号称一个团,可是所谓的一个团也不过是一千人左右的兵力,算上吃空饷的和伤兵号,估计连一千都不到,这点人马在侦察营猛烈的火力打击下没用上十几分钟就支持不住了,丧失了信心的官兵们顺着铁桥猛跑,在逃跑的途中不时有人慌不择路的大头朝下掉了下去。

整个战斗用时不到半小时,侦察营用迅猛的动作击溃了青马军守桥部队的一个团,占领桥头阵地。

看到了侦察营发过来的信号,独立旅的主力脚跟脚赶到了,目前为止战斗还顺利,击溃了敌人一个团,夺取了桥头阵地,部队没有出现大的伤亡,可是战斗也刚刚开始,青马军不会让独立旅轻易得手的,为了大铁桥这唯一的生路也会跟解放军拼命。

桥头堡阵地的丢失让骑兵八师的师长马英惊怒异常,虽说只是一个桥头阵地,另一侧还在青马军手里,可是占领桥头阵地跟占领整个大桥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解放军钉在那里,兰州城内的马家军就没有办法突围。

本来就是戴罪立功之身,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了,掏出的马英二话不说,一枪崩了跑回来的团长,然后喊叫着指挥部队反扑,说什么也不能让解放军占领了大铁桥,否则城内的弟兄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自己就算是没被解放军打死也得被司令官枪毙。

马英不知道总指挥马继援在不久以前刚跑出去,这个青马军的骑兵师长还在天真的幻想着仗打完以后怎么立功,怎么能更上一步,再当个更大一点的官,可是幻想总归是幻想,看来他的愿望是永远不能实现了。

在马英的指挥下,青马军的守桥部队潮水一样扑了过来,想利用人员上的优势夺回被解放军占领的桥头阵地。

关键时刻马英又动起了心眼,被解放军占领的桥头阵地是一定要夺回来的,可是用那支部队去与解放军较量就又是一个问题了,骑兵八师当然不能用了,就这么点家底了,还留着以后过日子,十四旅也不行,十四旅老是跟自己在别苗头,如果让他们先上,估计还没等仗打完就得去总指挥马继援那里告状,所以剩下来的选择只有一个,用新编一师去进攻共军的阵地,这个新编第一师还没有尝到过解放军的滋味,正好用他们练练手。

五千多人的新编第一师,在马英的命令下,顺着铁桥攻了过来。

赶到了铁桥附近的旅长李勇命令部队用李江国的一营反击,马全有的二营接应,把进攻的马家军打回去,张劲松的侦察营则是做一下简单移交就行了。

张劲松也知道打阵地战还是几个步兵营管用,也没罗嗦就把阵地很痛快的交给一营和二营,为此张劲松还受到了李江国和马全有的表扬,这俩人笑嘻嘻的说:“看看,还是老张有风格,放心,有好处少不了你的。”

张劲松有些无所谓的嘀咕着:“拉倒吧,还啥好东西,就凭这些穷的要当裤子的马家军,能弄回来什么好货色,老子可不稀罕。”

这也正是旅长李勇只用两个步兵营去对付敌人冲击部队的原因,为什么只用两个营,青马军的新编第一师有人员五千多,数量不少,但大部分士兵手里拿的都是老式步枪,汉阳造就算不错了,连老掉牙的老套筒还在背着,加上铁桥狭窄的地理位置,李勇觉得用两个步兵营足够了,余下的兵力还要随时准备应付从兰州城内溃退下来的马家军大队人马。

战斗在青马军新编第一师的士兵冲上桥头的那一刻开始打响了,李勇命令一营和二营只许用轻重机枪和手榴弹,炸药包和迫击炮等破坏力大的武器严禁使用。

黄河大铁桥来之不易,李勇不想让这座给兰州人民带来福音的铁桥毁在自己手里,不管是什么原因,炸毁了都太可惜了。

兰州城历来都是东西方的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路,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城这一交通枢纽头上不可逾越的障碍,老百姓有句话叫“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一座明朝修建的振远浮桥用了五百多年。

黄河大铁桥是清朝光绪年间修建的1907,在当时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能修建这么一座铁桥实属不易,总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花费三十多万两库平白银才完工,所有的用料和配件都是不远万里从德国运过来的,包括成千桶的洋灰,都是德国货。

黄河铁桥后改名中山桥,1906年立项,07年动工,08年建成,工期历时一年半,由德、美、华三国工程师督建,1989年,八十年后,铁桥保固期满,德国有关方面曾经至信兰州市政fu,在询问铁桥状况的同时,申明合同到期,德意志人的严谨可见一斑,篇外话,不多说。

一营长李江国嘟囔着:“不让用就不用,有什么了不起的,咱什么样的仗没打过,想当年还不是只用不到十发子弹就能打一场大战役,听我的命令,准备射击。”

既然旅长不让用迫击炮,一营和二营本着火力布置前重后轻的原则,把两个重机枪排摆到了最前面。

几十挺的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在青马军新编第一师进入射程以后猛烈开火,子弹狂风一样扫射过去,黄河铁桥桥面不宽,部队根本就无法展开,这些马家军的士兵只能是弯着腰,端着手里的步枪,顺着桥面攻上来。

没有掩护火力,没有宽大的地域来展开兵力,所有的一切只能用士兵的血肉之躯来填补,用这种极为垃圾的战术来进攻有几十挺重机枪来防守的阵地,结果可想而知。

面前几十米以外就是青马军羊群一样的士兵,马克沁的枪管子里喷吐出一尺多长的火蛇,打空了的弹链哗哗流过,解放军守卫部队的子弹密集到把铁桥上的桥梁构件打的通红。

桥面上的死尸一层落一层,血水顺着桥梁构件的缝隙滴落到滚滚的黄河里,许多青马军新编第一师的士兵还没等明白战场是怎么一回事就把性命交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