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254章 西府战役之攻宝鸡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254章 西府战役之攻宝鸡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第254章西府战役之攻宝鸡

从富平出发的国民党第五兵团这次不同以往,以一个师做为前锋部队急速前进,因为装备有大量的汽车,行军的速度很快。

裴昌会这个狡猾的老狐狸看准了西北野战军目前的困难,也多少看破了解放军的作战意图,因此想狠狠咬上一口。

人老成精了,看不准或者说没有把握的时候这个裴昌会决不出手,但是一但看出了我军的破绽,下手也非常狠。

大部队趟起了滚滚烟尘,穿着黄军装的国民党部队就象一股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向宝鸡扑了过来。

在国民党裴昌会兵团快速向前推进的时候,还有一支国民党对宝鸡的支援部队也正在行军中。

这支部队全部都由骑兵构成,跟一股恶浪一样涌了过来,战马一溜小跑着,成千上万的马蹄子蹋着大地,把地上的枯草和树叶踩的稀碎,马刀闪着寒光,马蹄子上钉的蹄铁把小块的石头踏的火星乱冒。

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这支部队就是青海马步芳的整编第八十二师,青马军是大西北三马军阀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总兵力将近二十万。

八十二师是马步芳起家时的老部队,是青马军中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师长就是马步芳的大儿子马继援。

按理说家天下的部队出不了什么好样的指挥员,但是这个马继援却是个例外,在马家的小辈中是最被看好能接马步芳班的一个,不但为人城府深,打仗也很有韬略,号称大西北马家最优秀的年轻将领。

为了说服马步芳出兵,国民党南京政府不但国防部下了命令,还由蒋总统给马步芳写了封亲笔信,信中称赞他为西北支柱,党国的栋梁,并且许诺仗打完后一定调拨先进的武器装备给八十二师以及马步芳的部队。

国民党政府对青海和宁夏的国民党地方军队一直有提防之心,蒋介石严令这些地方军阀不许互相火拼抢底盘,并把他们的势力严格控制在青海、宁夏和甘肃一隅。

对于南京政府的提防马步芳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为了向蒋委员长表示忠心,马步芳在公开场合多次宣称,青海的军队都是国家的军队,是**的一部分,不属于他个人,他本人也是国家的将军,只要是委员长一声命令,他的全部军队都可以无条件调动。

马步芳也没白表示忠心,蒋介石认为此人还行,多少还有点大局观念,也许是为了安抚,在不久前给马家军调拨了一个重炮营的全套武器装备。

这次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调令一下,马步芳也做了多种考虑,国民党再不好再**也要比**强,**是干什么的?是搞共产的,是为穷棒子服务的部队,这样的部队如果得了天下首先得拿自己这样的人和家族来共产。

按**在他们所谓的解放区搞的土改来看,自己正是被共产的对象,多年积攒下来的家业都得被分给穷百姓。

土地被分,房子被分,钱财被分,反正是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要被分,在**的解放区,被分了土地的地主和财主们还要自己干活来养活自己,**管这叫自食其力,废除剥削,这也不叫人过的日子,想想这些心里都直打哆嗦。

胡宗南这个草包有三十多万的部队和全套的美**械,还让**弄的鸡飞狗跳的,这回我们青海的军队也出一把力,让南京的蒋委员长和那些政府官员们看看到底谁才是大西北**的栋梁,能拯救党国在西北基业的是我马步芳,不是他胡宗南。

下了决心的马步芳不敢怠慢,既然要跟**解放军打仗就要打个漂亮的,给他狠狠来上一家伙,所以马步芳派出了自己老本部队,整编第八十二师。

国民党的部队整编师下设有旅建制,旅下有团,实际上是一个军的规模,跟解放军的纵队是一个级别。

马家军的势力不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软肋,这个软肋就是部队的装备老是上不去,大西北的工业基础很薄弱,马家军自己生产不了,所以也只能靠国民党政府来调拨。

而蒋介石特意批给马步芳的重炮营也被当做了宝贝一样装备给了自己的嫡系八十二师。

这样就使八十二师的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八十二师是以骑兵为主的部队,速度和冲击力是优势,火力是劣势,一个重炮营正好是弥补了部队的火力弱项,这比要给八十二师多补充一个骑兵营要强的多。

有句话说的很好,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长板有多长,而是取决于短板有多短,这个重炮兵营正好弥补了八十二师的短板,也因此年轻气盛的师长马继援信心满满。

都很难对付,那得看是谁,在我们马家军眼里,**解放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死在我们手里的**人成千上万,这回就再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马家军的厉害。

马继援的话并没有瞎说,而是有根据的,1935年底,中央红军(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盘踞在大西北的马氏家族惊恐万分,生怕红军的发展壮大威胁到自己,接连几次上书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并主动请缨去围剿刚刚到达陕北的红军,蒋介石对此也是甚为满意。

蒋介石肯定是很满意了,当时大西北实力最大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但老蒋的拜把子兄弟张少帅对和红军没有兴趣,一心一意想打回老家跟小鬼子拼命,对委员长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执行起来不卖力,这个时候马家军主动要求围剿红军当然让蒋委员长象喝了口糖水一样很舒服。

1936年十月,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在甘肃西渡黄河,进军河西走廊,马步芳惟恐青海有失,倾其所部对红军西路军围追堵截。

当时的红军西路军要吃没粮,要打没子弹,长征过后的战士们体力极度虚弱,正是战斗力最低的时候,碰到以逸待劳的马家军,红军西路军吃了大亏。

在这场河西战役中,两万一千多人的红军西路军几乎全部死于马家骑兵的刀下,红军战士的尸体尸横遍野,鲜血流成了片。

马步芳回到张掖以后,用活埋、枪毙、火烧、挖心、取胆、割舌头等等酷刑,把被俘虏的三千多红军官兵全部处死。

在红四方面军西路军中有一个妇女独立团,这个妇女独立团也在此次战役中全军覆没(否则到达陕北的女红军战士要多很多,真是可惜了),马家军的骑兵对被俘虏的红军女战士先**,然后在分给部下当玩物,不服从的拉出去杀了,或者卖给当地的ji院。

四方面军的西路军最后只剩下了四百多人,这四百多人展转到达了新疆的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当时的新疆军阀盛世财因为要利用苏联的援助,对**人还算是比较宽容,因此这四百多人在迪化成立一个迪化新兵营,在盛世财的部队里学习汽车、坦克、飞机的修理及驾驶。

再后来军阀盛世财也投靠了蒋介石,这几百名红军战士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在党中央和国民党将领张治中(不是打小鬼子牺牲的那个张治中)将军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延安,西路军的悲惨之状令人不堪回首。

后来这些学过坦克、汽车、飞机修理及驾驶的红军战士都成了新中国在这些领域里的领导者,其中就有沈阳军区的空军司令吕黎平将军。

提到吕黎平将军还有点小插曲,红军长征途中,张国涛想另立中央,并且阴谋打掉红一方面军和**领导的党中央,不过这件事被当时的叶剑英元帅发觉了,叶帅派人通知了**领导的党中央。

得到了消息的**和中央红军连夜自行北上,张国涛的计划也因此落空,具体执行叶帅命令的就是吕黎平将军,后来**给叶帅的评语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话说的有点多,咱们再回到本章节上来,在国民党裴昌会兵团和青海马步芳的82师急速向前推进的同时,西北野战军围攻宝鸡的战斗也正式打响了。

野战军的一、二两个纵队同时投入了攻击,二纵队王震司令员在第一次攻击行动中就把三个主力旅全部都放了上去,王司令员的意图很明确,以其兵力不够一点一点增加,还不如一上来就给他来先下手为强。

这也跟二纵队多了一个独立团有关系,按独立团的战斗力足可以顶上一个主力旅还使用,所以王司令员的底气要比并肩攻击的一纵队足的多。

在四旅的攻击地段上率先发起攻击的毫无疑问的还是老2团,经过几次大战过后,二团的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象以前那样的拿几颗子弹和手榴弹都当宝贝的日子早就成了过去。

两个纵队的炮火对宝鸡先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火力准备,然后突击部队开始突破,赵团长紧紧地观察着部队的进展,并不时地下达新的作战命令。

谢谢朋友“月女风华”提出来的意见,关于四十四章滑铁卢战役确实是老巴的错误,以前也有人提到过,但老巴是个笨人,写完了不知道怎么修改,试了几次都没弄好,干脆不弄了,把问题质顶,让大家都看到应该就行了,欢迎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另外老巴的订阅太可怜,都有点没动力了,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说一说,是不喜欢内战还是书的质量下降了,不好意思了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