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一十八章 五大野战军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四百一十八章 五大野战军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0:54 来源:笔趣阁

民国时期的上海由于列强的殖民侵略,经济上呈现出畸形的繁荣,甚至被认为是过日本东京的亚洲第一大都市。但在胡卫东这个工业党眼里,这些寄生于中国其他地区获取养料的产业对于国民经济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尤其是在当前中国仍然是个落后农业国的现状下。

不过,即便只论上海的工业,在此时的中国依然没有第二个城市能够与之相比。作为一个典型的殖民城市,上海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但即便是比例相对较小的上海重工业,在抗战之前的内地依然稳坐第一把交椅,而在抗战爆之后,由于上海有列强的“保护”相对安全,大量的有钱人涌入上海避难,加之日本军方出于战争的需要也有不少订单乃至投资,这一切都使得上海的工业因为消费和投资的拉动而迎来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如今上海的工业规模甚至已经过了国统区的工业总量,即便是中原边区的最大工业中心洛阳,如果不算巩县等周边县份的话,暂时也及不上人口数百万的大上海

因此胡卫东当仁不让地提出将上海划入中原边区,以挥中原工业区技术与管理人才方面的优势。由于胡卫东所言确实有理,伟人力排众议批准了他的请求,并且将同样工业较为达并且能够确保安全的苏南与南京一并划入了中原边区。而同样是沿海大城市的杭州,则由于赤色党暂时抽不出多余的对海防御力量,只能将杭州的学校、工厂和愿意离开的普通市民尽量转移到上海和苏南,仅留少量部队维持城内治安,以免遭到日本舰队的大规模进攻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众所周知,沪宁杭是中国经济最达的地区,而且人口也十分稠密。将其划归中原边区辖下之后,中原边区的总人口已经过了1亿,而其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更是过了一半。再加上实力之强无以伦比的第十五集团军,这几乎就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为此伟人也进行了一定的平衡,他致电中原军区司令部,要求十五集团军抽出不少于5万名军政干部和技术兵员。再加上不少于3万的精锐步兵,与现在的新四军合并,组成了总兵力过6o万的江南军区。其中野战部队4o万人,称为“江南野战军”,此后除了沪宁杭金三角,长江以南的其他地区的战局均由江南军区负责防卫和攻略,这也就意味着中原军区一般情况下已经没有大仗可打,胡卫东今后的工作重点也将由军事转到民政上来

江南野战军的人员主要来自于原来的新四军,而其骨干则是出自十五集团军。但野战军的司令员与政治委员却是出自八路军系统的刘伯承与邓公,原来新四军系统的陈毅与谭震林则分别出任副司令员和副政委。胡卫东得知后不禁赞叹太祖用人之妙,由于他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这个时空的新四军现在已经并无第一流的名将,使得新四军无论是展还是战绩都与历史上无法相比。但历史上赤色党内军事理论的第一人刘帅出任江南野战军司令员之后,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一方面刘帅自己的军事指挥出类拔萃,另一方面他还很擅长掘和培养军事人才,再没第二个人比他更适合江南野战军了。而如今深得太祖信任的邓公成为江南野战军政委和江南局书记之后,一定可以迅清除当年王明担任长江局书记期间对新四军造成的不良影响,这对江南野战军的未来十分重要

在江南野战军组建的同时,其他各大野战军也6续建立了起来,其中西北野战军3o万人,由彭老总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又称为第一野战军;华北野战军7o万人,由林总担任司令员、罗荣桓出任政委,这是第二野战军;东北野战军4o万人,由徐向前担任司令员,高原出任政委,这是第四野战军。而江南的刘邓大军则是第五野战军,虽然序列中最为靠后,实力也相对较弱,但展潜力却十分巨大,因为长江以南的都将交由他们来攻略,仅此就可以看出伟人此时对刘邓的信任和重用。

而作为第三野战军的中原野战军无疑是五大野战军中最强大的,6o万野战部队虽然不是最多的,但也仅次于由八路军主力展而成的华北野战军,而无论是兵员和军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中原野战军都远非其他野战军可比,此外中原边区的地方部队和基干民兵的数量就更是几乎相当于其他各大军区的总和。如此一家独大的局面显然是不太好的,因此中央一纸调令,将中原野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师马仲英的新51师和孙立人的新38师调到主力正要出关的华北野战军、以助其光复东北,这无疑令十五集团军的实力大为削弱,但胡卫东却无法表示反对,因为他也清楚东北战场地区的确适合机械化与摩托化部队的挥,而且与其让部下留在无仗可打的中原边区浪费时间,还不如放他们到东北战场去继续打鬼子

对于后备兵员充足的中原边区来说,少掉五万多人马上就可以补足,只是新组建的轻步兵部队战斗力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这两个久经磨砺的王牌重装师。而华北野战军那边也遇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麻烦,由于重装师的后勤压力远比轻装师大得多,不想放弃这两支王牌部队的林总只得咬牙将2o万野战部队裁撤掉了(降为地方部队,而一部分地方部队也因此降为基干民兵。),不过这样一来,华北野战军原本已经严重失衡的“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基干民兵”兵力对比反倒因此平衡了许多,这对战后重建亟需青壮劳力的华北边区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坏事,而其最直接的影响则是包头工业区的建设进度大大加快(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