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克开封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克开封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0:54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书友“泉城人”的慷慨打赏和书友“咸蛋超人88”投出的2张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担心这样下去夜长梦多的胡卫东终于下了决心,“看来只有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围的四十多万日军全部消灭,让列强都看到日本已经必然失败,下面的工作才好进行啊!”

中央和太祖接到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后,很快就批复同意,但考虑到与开封相比、日军占领更早、并在此与十五集团军主力长期对峙的徐州防御体系更加完整,总兵力也更多,加之八路军包围开封已经有段时间、而其持续不断的袭扰则更是令开封之敌精疲力竭,因此中央决定先以八路军为主力在十五集团军的协助下歼灭开封的十余万鬼子,再合两大集团军之力,将徐州的二十几万日军全部消灭,为这次世界瞩目的中原大会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来以目前实际指挥八路军的第27军军长**的想法,开封还得至少再围上一个月才能发起全面进攻,但是担心他又抗命不遵的太祖在一天连续给他发了三次电报,没有办法的**只得坚决服从命令。好在中央要求十五集团军将所有105mm以上口径的重炮全都调派过来支援八路军作战,这令他的心中多少增加了一点底气

在战前准备会上,某个师长问这位年轻的首长这一战该由哪支部队主攻、哪支部队佯攻,结果这位一向以善打巧仗而闻名的林军长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厉声道,“我军有百万精兵,还有几千门大炮、几百架飞机助战,对付区区十几万鬼子。还需要分什么主攻佯攻吗?都给我往死里打!”

这个命令很快传遍全军,极大地鼓舞了八路军的士气,本来八路军中新补充了大量的新兵。这些人多少有些畏战情绪,结果听到了**故意夸大的双方实力对比之后,也无不信心大增。而另一方面,一向善打巧仗的林总也并没有被急于求胜的想法冲昏头脑。恰恰相反,四面强攻正是目前开封日军主将冈村宁次最为害怕的打法。因为此时的开封日军经过八路军长时间的袭扰早已经疲惫不堪,现在八路军从开封城外的各个方向发起猛攻。兵力不足的鬼子被迫将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全都派到一线应战,这一方面导致日军缺乏足够数量的预备队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另一方面则意味着鬼子根本无法依靠轮换获得休息的机会,而兵力雄厚的八路军进攻部队却可以将兵力分成三分,不停歇地轮番进攻,不过两三天时间之后,素以顽强著称的鬼子就坚持不下去了。甚至还有因为严重缺乏睡眠而发疯、和一睡倒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因为必需的“单基燃料炸药”迄今为止仍未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注1),因此即使是装药量很少的单兵云爆弹目前也只生产了一千多枚(一枚的装药量只有五六十克,即1两多,一千多枚单兵云爆弹只需要一百多斤。哪怕用实验室手段制备都够了。),在济南战役中就立下了奇功的单兵云爆弹再次在战场上使用,用来对付躲在地窖、暗堡等半封闭工事中的鬼子,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杀伤效果,一共毙伤日军八千余人,而且几乎都是鬼子的精兵。同时,由于云爆弹杀伤效应的特殊性,这些鬼子死多伤少,除了不到三百个幸运儿,其余的全都当场死亡或者身受重伤而被八路军的战士全部击毙,事实上这也是帮助他们解脱,全身烧伤在这个年代基本上是没法治愈的,与其在极大的痛苦中哀嚎至死,还不如死得更痛快一些比较好

当然,这也因为单兵云爆弹太少,因此“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只有遇到常规打法难以奏效的强力抵抗时才会用上,因而大大提高了杀伤效率。而等到大量装备部队之后,随便遇到一点敌人就会使用,甚至还可能拿去用作火力压制,杀伤效率肯定会下降许多。

这一千多枚单兵云爆弹不但杀敌甚多,更导致日军自以为能够抵挡八路军进攻较长时间的那些坚固阵地纷纷被迅速攻破,直接打乱了冈村宁次的部署,而城内的日军更是人心惶惶,在十五集团军派来参加攻城战的部分日纵官兵的喊话攻势下,军心迅速瓦解。而冈村宁次为了避免敌军的加强版“拆墙攻城法”直接将自己的司令部端掉而多次转移,就更是令城内日军的士气雪上加霜,而日纵宣传员用大喇叭以日语喊话散布的各种谣言却因此更具蛊惑人心的力量。

在精神和**的双重打击下,短短三天之内,城内原本至少超过十万的日军就已经仅剩六七万人,而且还被分割成至少十几块而无法相互应援,虽然八路军此时的伤亡也已经超过了10万人,但是林总原本多少还有些不安的心总算是定了下来,任谁都看得出鬼子已经没有了任何一点翻盘的希望,而就在这个时候,老鬼子冈村宁次虽在情理之中、却仍出人意料地率领6万多人的残部主动投降了

注1:以致于胡卫东一度甚至想用老式的一代云爆弹替代过于先进的三代云爆弹,因为环氧乙烷的工业化生产相对要容易得多,但是三代云爆弹

不但威力比一代云爆弹大了几近10倍,而且生产与使用都更方便,运输与储存中的安全性也明显占优,性价比远非一代可比,而且“单基燃料炸药”的分子结构虽然稍显复杂,但即使以这个年代的工艺条件,也完全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胡卫东最终还是选择了信任固体燃料研究所的化学家们,而那些化学家也没有令他再次失望,终于在1939年4月份实现了固态的“单基燃料炸药”工业化生产。同时,因为并行工程学的帮助,固体燃料药柱的加工难题也于不到一个月之后得到了解决,使得固体火箭的研发成为可能,这就更是意外的惊喜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