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龙眼 > 第四章 龙眼之谜

龙眼 第四章 龙眼之谜

作者:文无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1:03 来源:笔趣阁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刘叔慢慢的抬起头来,原本光亮的眼中也是抹上了意思暗淡之色。

接着刘叔叹了口气说道“这其中可是牵扯很多事呢!”

……。

在几个人的注视下,刘叔眼睛看着窗外的天空,慢慢的开口讲述了关于龙眼的一些事,那也是藏在他心中那多年的秘密。

……

……

在元末明初年间,世间出现了两位英雄,传说中他们更是上天的两位神将转世。俩人不甘心百姓受苦,以凡人之躯先后是走上了抗击元朝的道路,这俩个人便是朱元璋与陈友谅。

俩人天纵奇才,都是百年难遇的枭雄,不出数年便打败了元军与各路兵马,但普天之下只能有1人能以天子自称。随后俩人便展开了正面的交战,俩位英雄人物本来难分伯仲,但陈友谅的兵马却多与朱元璋。那时候的朱元璋可谓是危急万分。就在这关键时刻朱元璋却得到了一位不世奇人的帮助,一位以凡人之躯改天换地的奇人,那人的名字叫刘伯温。

那年的洞庭湖之战,陈友谅本是胜券在握,占尽天时地利。但刘伯温却在大战之前为朱元璋找到了必胜陈友谅的钥匙。中华大地之中,隐藏了无数的秘密,而那最为神秘莫测的便是龙脉。

刘伯温自小便对风水、术数之类的深深着迷,成年之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风水易术大师。后加如朱元璋的队伍,为朱元璋效力,深得朱元璋一家的信任。在跟随朱元璋南征北讨之时,刘伯温也暗自摸索中华龙脉的所在之地。

也算是天佑其人,就在朱元璋为大战发愁之时,刘伯温便向朱元璋说讲了龙脉的事情。在朱元璋一家老小面前,刘伯温说道:“当情势下已经到了最后决战的时刻,如今陈友谅占尽天时地利,朱元璋虽猛将如云但却也无法与陈友谅一搏。但如果不战那我们必将失掉天下。而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利用龙脉使得天佑朱家,提前为朱元璋龙气加身。但是想要占有龙脉却要有朱家先人的遗骸藏入龙穴之中,待三年之后,掌控天下,如今时间已经不及。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活葬,以自己一身精气加快激发龙脉。不知有谁愿意作这朱家的开国之人?”

说完朱家人一阵沉默,朱元璋原本丑陋的脸上也是红黑不定。半响以后,正在朱元璋打算放弃龙脉一计之时,朱元璋的母亲站起来说道:“刘伯温,为我领路我愿作这活葬之人。”语毕却是朱元璋跪在了地上,俩行清泪顺流而下。

凤阳龙脉看似与其他地方无异,朱元璋带着几个心腹在龙穴之处挖开墓口。陈氏此时已经梳洗打扮完毕,看了儿子一眼径自慢慢走入墓穴之中。除填土之人其余皆跪在地上,陈氏背对朱元璋,就在泥土没过胸口之时开口说道:“元璋将来做了皇帝定要爱民如子。”

朱元璋活葬其母,三月之后的大战之中,果然大败陈友谅。随后朱元璋登基称帝,刘伯温也臣服于他的左右。此时刘伯温见朱家天下已定,便开始游历天下。

一日,刘伯温到一座小城之内,见城墙下有几个农夫在闲聊,便走上前去站到一旁。其中一人说今年风调雨顺收成颇好,其余诸人皆是连连点头。接着另一人接着说道这好收成还得靠天子爱民……

刘伯温听了一笑这小小农夫竟也知天子之事,回身刚要走却见一老者坐在一旁,听着那人侃侃而谈脸上露出一抹苦笑的神情。不禁上前问道:“到人家为何这般笑容?”

那老人头也不太得说道:“丰收之事与皇家何干,有关的也是那俩斗米吧。”

刘伯温听老头所说是在讽刺朝廷收受粮税,便接着问道:“朝廷宝你安康,为你伸张正义,难道还不值那两斗米吗?”

老头笑道:“你可知这安康、伸冤的价码?普天之下欺压百姓的大都是朝廷之人这你又如何解释,现在是有个好皇帝朱元璋却也养了一群吸人血的朝廷命狗,你想百年之后千年之后谁能担保朱家每个都是好皇帝。”

老头的话虽然偏激却也领刘伯温一时难以应答。这是旁边的人冲刘伯温说道:“别理那老头,这般言语迟早要拖出去砍头的!”

刘伯温微微一笑转身就走,却听老头又说道:“现在天下安康,你们怎么能知道此后年年如此!明朝天下就不会出昏君。”

刘伯温听的一愣,但再也没有说什么便出城而去。走了几里路之后,在一个路边的茶摊坐了下来,要了一碗清茶。

端起清茶轻轻地抿了一口,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在这时旁边茶桌上的一个人说道:“先生觉得这茶怎么样啊?”

刘伯温四处扫了一下,周围你有他们两人,便开口说道:“茶自然是好茶!”

“那你觉的这天下怎样呢?”那人接着问道。

刘伯温放到嘴边的茶又放回到桌上,淡淡的说道:“身为草芥,论国事可要杀头的!”

说话那人轻轻地一笑,道:“怎么开国功臣谈谈国事也要杀头吗?”

刘伯温被这话吓了一跳,不禁站起来向那人看去。那人身著一身灰色道袍,道袍之上一尘不染,正经端坐在方凳之上旁边放了一杆拂尘。

刘伯温心道:是个道士吗?

放松下来,刘伯温慢慢的走到那人身旁道:“不知兄台什么意思?”

那人轻轻抬了下手示意刘伯温坐下,刘伯温也不客气转身做了下来。那人喝了一口清茶接着说道;“我看先生乃一凡人却隐隐有化龙之气,我看这世上只有3人有此气魄,一个是当今的皇帝朱元璋,另一个是已经被杀的陈友谅,那么先生定是那第三个人,不世奇人刘伯温,我说的没错吧。”

刘伯温心里一惊,也不辩解说道:“兄台果然高人,不错我就是那刘伯温。你尽可叫我名字。不知兄台贵姓?”

“先生是半神之魄,名字本就不是我能叫的。至于我免贵姓李单名一个卜字。”那人轻轻一笑说道。

刘伯温听名字不禁有些耳熟,但又想不起在那听过,便笑笑说道:“久仰!不知李兄真正要说的是何事?”

李卜看着刘伯温的眼睛说道:“先生辅助朱元璋打下江山,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你却为他筑了一座龙脉保江山!先生不觉得有些多余了吗?”

刘伯温被李卜的话吓了一跳,猛地站起身来指着他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卜端起茶杯,示意刘伯温坐下说话,抿了一口,道;“这龙脉可保永世江山!你为朱家打天下而动龙脉,但朱家的江山却不能无限延续,历来朝代更替本是遵循天地法则。你现在可是违背了天意!将来你死了可要遭天谴的。”

一席话之后,刘伯温不禁陷入沉思之中。一时间城门口那老者的话也开始在刘伯温的脑中回响。杯中的茶水慢慢的冷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刘伯温慢慢的说道:“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你为什么和我说这些?”回过神来,刘伯温不禁问道。但说完放眼四周看去,原来李卜早已不知走了多久,茶摊之上只有他一人而已。

刘伯温缓缓的站起来,嘴里喃喃的说道:“李卜!李卜!”

突然刘伯温眼中闪过一丝明了,看着已经空空的官道之上,叹了口气,道:“当今天下的神算子!近在眼前我却不认识,当真是有眼无珠啊!”

……

那日之后,刘伯温便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在朱元璋的百般“劝慰”之下,刘伯温最终没能离开黄庭,只能依附与朱元璋。刘伯温明白龙脉上的陈氏活葬墓已经无法破坏,只能从龙脉别处下手,传说中龙脉之上附有一条阴龙,而这条龙脉便是同朱家龙脉共存共生。只是中华大地上的阴龙游走于大地之上,要寻它却是困难重重。

在刘伯温随后的岁月中一直在寻找龙脉,终于在年逾六旬之时定格阴龙所在。随后下龙脉取了阴龙的俩只龙眼,使得朱家空有龙气却无龙佑。

在刘伯温64岁那年,朱元璋得到密报朱家龙脉为刘伯温所动,不禁勃然大怒,正好当时刘伯温病重便派胡惟庸去探望,吃了胡惟庸派来的太医药之后病情加重,不久之后便死在了家中。

朱元璋看刘伯温已死,龙脉之事也是空有留言,没有确凿证据,便没再难为他的家人。但朱元璋却不知道刘伯温的家里在此之后却出现了一段代代相传的秘密。刘伯温当年取出龙眼,便知道会有事发的一天,在不久之后将一颗龙眼藏于自己建造的龙墓之中,并交代后人另一颗由刘家子嗣世代相传,在明亡之后还龙眼与阴龙。

就这样一颗龙眼在刘家人手中传了下来。直到清初年间,清政府意外得知明代龙脉的龙眼在刘家之中。随后刘家遭到了清政府的盘查,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一怒之下将刘家满门抄斩。只有极少数的旁支残留了下来,龙眼也被其藏入被杀的刘家墓中。

……

故事本来到此已经结束了,但后来的三个刘姓后人却让它得以延续。通过刘叔的话我也了解了家族以前的一些事。

事情转眼间到了20多年前,3个刘家的后代开始寻早当年的龙眼,这三个人便是刘一针的爸爸、爷爷、还有我没见过面的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