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仙宝 > 第83章 老墨如宝,老笔如草!

仙宝 第83章 老墨如宝,老笔如草!

作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29 来源:笔趣阁

readx;好多年没来南浔了,再次游走在古镇之中,观赏着一栋栋熟悉而又陌生的建筑,祁象的心情格外的舒畅,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祁象才算是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他定了定神,加快了步伐速度,很快就来到了一个河道码头旁边。

码头上,十几条小船一字排开,正准备接待游客。祁象目光一扫,就近原则,直接上了离他最近的一条小船。

船主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叔,一脸风霜之气,胳臂很粗壮,笑容却很热切:“小哥,你是要走一段水路,还是算时间包船?”

“去善琏吗?”祁象直接问道。

“去呀。”大叔连忙点头,更加的高兴。因为去善琏较远,比单纯在镇上转圈更赚钱。

两人商量好了价格,大叔立即操动船浆,慢慢的一划。小船悠悠离开了河岸,就沿着碧波河流轻快而去。

由于顺风,而且又顺水,船速自然不慢。

祁象倚坐小船舱中,悠然自得观赏两边景致,十分的惬意闲适。不过好景不长,当小船离开了古镇范围,古风古韵的景致骤然一变。

在河岸的两边,就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了。

平整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楼房,还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无一不昭示着镇里镇外,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古镇外的空气,似乎多了几分浮躁,直到小船抵达了善琏,情况才有所好转。

善琏也是一个镇子,镇区小桥流水、石砌河岸,尽显江南水乡风韵。

在古代的时候,这里的百姓祖祖辈辈,都从事湖笔制作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而且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工艺精湛,名噪天下。

根据当年的史料记载,每支湖笔的成品,都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

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整个制作工艺流程竟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故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而善琏更有湖笔之都的美誉。

时至今日,当年家家制笔的盛况,已经荡然无存。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在古代的时候,毛笔是最重要的书写工具,不可或缺。那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商机无限,自然形成巨大的产业链,能够维持善琏百姓千百年的生计。

可是到了今天,毛笔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了,早已经被钢笔、圆珠笔、铅笔取代。没有了市场,善琏制笔业注定要没落,不复当年之盛。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经验不断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古代的传统文化,也愈加重视。特别是书法艺术,那独特的审美意趣,也离不开毛笔的辅助。

文房四宝,又被大家重新拾起来,保护传承。

其实祁象觉得,保护传承,这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的方面。

积极的是,工艺受到保护了,肯定不容易消亡,这是好事。问题在于,受到保护的东西,似乎就成了小众的学问,很难推广开了,这似乎是坏事,比较消极。

要知道,但凡是大众流行的事物,从来就不需要保护。

要是在一百多年前,如果有人说要保护毛笔,那肯定就是笑话。但是一百年过去,不要说毛笔了,甚至有人忧虑,手写字,是不是也该保护一下。

因为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现代人手写字的能力越来越弱,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毛病,这是一种退化,让人忧心仲仲。

文字是文化文明传承的根本,连字都不会写了,也是莫大的讽刺。

受到小镇古风的影响,祁象也随之变得忧国忧民起来。本质上他也是个读书人啊,小知识分子身上,都有类似的通病,爱好指点江山,拿民工的钱,操中南海的心。

祁象自嘲一笑,付钱下了小船之后,就朝镇上一条街道走去。

不大的街道,却十分的热闹。街道两边,一个个店铺林立,旗帜迎风招展。一些游人旅客就在各个店铺之间穿梭进出,购买一件件精致的工艺品。

各个店铺的工艺品,自然以毛笔居多。

每个店铺之中,架子上、墙壁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不同材料做成的毛笔。其中有大型号的大椽笔,也有小型号的画眉笔。

大大小小,笔管长短有异,不一而足。

说起来,现在大家购买毛笔,看重的不再是它的实用功能。

相反,许多人把毛笔视为一种礼品、纪念品。来这里旅行,买几支毛笔回去,或是留作纪念,或是送给亲朋好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十分的风雅。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目光更加长远,把品质精良的毛笔视为收藏品。

祁象也算是古玩商出身,对于这种现象也颇为了解。

其实毛笔的收藏,也是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兴起的项目。因为在许多年前,行业内有一句俗话,叫做老墨如宝,老笔如草。

在行业内,无论古今,大家对于文房雅玩,都十分的珍惜重视。但是有一件文房用具却是例外,那就是毛笔。

众所周知,毛笔用久了,笔锋上的毛,也就是所谓的黑子、笔颖,就逐渐秃了。毛笔用秃了毛锋,就意味着这一支废了。

对于废笔,一般来说,肯定是直接丢掉。有点情趣的文人,还会挖个坑,把废笔给埋了,留下一段笔冢佳话。

不过近来年,收藏十分火热,在全民收藏的年代,瓷器书画玉石等等古玩古董,却满足不了大家日益高涨的收藏兴趣。

这种情况下,增加一些收藏项目,自然势在必行。一些原本不受重视的藏品,也逐渐水涨船高,不断的升温。

毛笔就是其中之一,原来不怎么值钱的古毛笔,立刻变得炙手可热。

十几年来,本来只值几百、几千的明清毛笔,立马身价百倍,在拍卖场上,屡屡打破了许多成交记录,甚至出现了百万天价。

小小一支笔,而且只是普通的竹子材料制作,甚至秃了笔锋,也能卖个几十万,这着实出人意料,让人瞠目结舌。

究其原因,主要是竹制的笔,在古代的时候,就被世人视为文雅、君子的象征,普通受到大家的喜爱。

另外随着明清竹刻艺术的蓬勃发展,竹刻毛笔也成为了竹刻艺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外壁上雕刻山水、花卉、仕女人物等图案,能够充分体现竹刻大师的才能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竹刻毛笔易损,不怎么好保存,所以能够完好无损的流传至今的竹笔,也算是凤毛麟角。

物以稀为贵,又有文化内涵,又富有情趣的竹笔,自然成为了藏家争取收藏的对象。

关注的人多了,价格肯定一路高涨。一些珍稀的明清宫廷御笔,拍出了百万天价,也不算多么反常的事情。

反正在祁象看来,那些动辄上百万的毛笔,他也买不起,完全不用在意……

祁象很悠闲,在来到镇上街道之后,就一个拐角转弯,驾轻就熟的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偏僻的小店之中。

店里没什么客人,就只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店家,舒服的躺在一个竹藤摇椅上,迎面吹着一台风扇,闭上眼睛打瞌睡。

“咳咳!”

祁象见状,顿时咳嗽一声,以示提醒。

店家听到动静,眼睛没睁开,就直接弹站了起来,笑容满面道:“老板,欢迎光临,看中什么东西了?”

“吴掌柜,多年不见,不认识我了吗?”祁象笑道,十分亲切友好。

“嗯?”店家愣了一愣,眨了眨眼睛,凝神打量祁象。乍看之下,他也觉得有些眼熟,迟疑道:“你……你不是……哎呀,小祁!”

店家一拍腿,高兴道:“小祁,你是小祁……”

“是我没错。”祁象含笑点头:“吴掌柜,难得你还记得我。”

“你可帮了我不少忙,我怎么会忘记。”店家笑道:“你不是去金陵发展了么,这不,你一走,我店里的生意,顿时就冷清了许多。”

“吴掌柜你说笑了。”祁象摆手道:“谁也不知道,你这店,不是做开店生意的,再冷清也影响不了你的收入。”

“哈哈,那倒是……”店家也不否认,然后招呼道:“小祁,快来坐下。难得你有空来看我,你在金陵混得怎么样?”

“还好,还好。”祁象顺从坐下。

“不是我说,金陵是大城市没错,但是压力也大啊。”店家表情十分认真:“你要是觉得在那边过得不舒心,干脆回来帮我算了……”

“吴掌柜,您这份心意,我领了啊。”祁象有些感动,笑着说道:“哪天我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绝对不跟您客气。”

“你小子……”店家拍拍祁象的肩膀,轻笑道:“不至于混得这样惨。”

“这种事情,也难说。”

祁象从来不把话说死,很娴熟的与店家寒暄。

聊了几句,店家直接问道:“小祁,你这次过来,除了看我,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

“吴掌柜,你真是目光如炬。”祁象一笑,也随之道明了来意……

........................

强推中,求收藏,求推荐票,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