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仙宝 > 第135章 独步天下

仙宝 第135章 独步天下

作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38 来源:笔趣阁

readx;ps:今天的第二章,大家手上有的话,请多多支持,谢谢了。》,

“秘色瓷?”

此时,孙老愣了一愣,眉头顿一皱,不悦道:“我说,你们能不能别蒙我啊。就算我不是专业玩瓷的,但是对于瓷器,多少也懂一些,哪怕比不上你们专业,但也算是初级水平,不是外行人啊。”

“秘色瓷是什么东西,难道我会不知道?”

孙老很不高兴,他再无知,也不可能没听说过大名鼎鼎的秘色瓷啊。

要知道,秘色瓷在古代,就已经很有名气了。晚唐诗人陆龟蒙,就有一首名篇,其中两句诗文,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说的就是秘色瓷。

到了五代时期,秘色瓷更是成为了吴越国王专供,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外人不知内情,以至于在宋元明清历代,学者们对于秘色瓷的争议不断。

新中国成立之后,专家学者对于秘色瓷,也是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

一直到法门寺地宫开启之后,在地宫之中发现了一批有文字记录的瓷器,世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秘色瓷,其实就是青瓷。

只不过古人耍了个花招,绝口不提青瓷,而是很朦胧的起了个优雅的名称,叫做秘色瓷,以至于困扰了学术界一千多年。

秘色瓷出世,那可是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孙老怎么可能不清楚。

所以,他当然很生气:“众所周知,秘色瓷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谜团了。况且,这流霞盏,可是明代的东西,怎么可能与秘色瓷扯上关系?”

“当然有关系……”

伍二爷呵呵一笑。解释道:“其实对于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物件出土之后,世人好像就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一提到秘色瓷,就必须是那种瓷器。”

“实际上,在我们看来,所谓的秘色瓷,那是一种很宽泛的名词。它真正的实义,应该从字面上来理解。”

伍二爷侃侃而谈:“秘色的秘字,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为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所以秘色的含意。应该是保密的釉料配方。”

“越窑极品青瓷,之所以在五代吴越国被称为秘色瓷,主要是那种瓷器的烧制,从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的,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称呼。”

伍二爷微笑道:“而这流霞盏,也是这样的啊。”

“昊十九的流霞盏,制作的工艺,十分的复杂,特别是明艳若流霞的釉色。更是无人知晓的秘方,那么称之为秘色瓷,又有什么错?”

伍二爷向往道:“孙老哥,你对昊十九了解不多。所以根本想象不到,他制作的流霞盏到底有多么的宝贵,那可是天下奇珍……”

“至于这个流霞盏。”

伍二爷眼睛一瞄,撇嘴道:“形状倒是挺像的。但是与真正的精髓内涵相比,真的是相差悬殊,犹豫天壤之别。”

“原来你说的秘色。是这个意思啊。”孙老恍然大悟,随之若有所思:“你们是想说,昊十九的烧制工艺独步天下,谁也仿不了?”

“没错。”伍二爷重重点头,肃然道:“你想想看,本来流霞盏在明代,应该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器形,但是自从昊十九制作的流霞盏横空出世,天下窑口就再也无人敢烧制流霞盏这种东西了。”

“从此以后,流霞盏就成为了昊十九独有之物,广义的名词,就成为了专有名词。”

伍二爷敬佩道:“提到流霞盏,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昊十九制作的名珍,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只要不是昊十九所作,一概都算是赝品。”

“啊……”孙老惊愣道:“……长见识了。”

趁这空隙,祁象顺势问道:“二爷,您还没说呢,真正流霞盏的秘釉,应该是什么模样?您以前,是不是见过真正的流霞盏?”

“哎,要是见过真正的流霞盏,那么我此生无憾了。”

伍二爷叹了口气,却也很大方的予以指点:“小友,尽管我没有见过真正的实物,但是一些文献资料之中,却记载了流霞盏最为显著特点。”

“色明如朱砂,犹若晚霞绚烂?”祁象很迟疑,这样的描述,太空泛了啊。

“不不不,不是这个。”伍二爷摇头,笑道:“我说的是文献资料,可不是文人的修饰,而是实打实的鉴定标准。”

“请二爷赐教。”祁象洗耳恭听。

伍二爷缓声道:“流霞盏的工艺,除了脱胎比较不易以外,最关键的还是它的釉料。你要特别特别的注意,流霞盏的釉料,那可不是依附在胎面而已,更能渗到胎壁之中。”

“什么?”祁象顿时一呆,又惊又奇。

“怎么样,没想到吧?”伍二爷哈哈笑道:“流霞盏的釉料,还有那坯胎,应该是特别调制的,经过高温烧制的时候,釉料渗透到胎壁之中,浑然一体。”

“等到流霞盏冷却出窑,再把东西迎空一看,光芒灿若流霞,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伍二爷很神往,然后目光一转,看了眼桌上的流霞盏,不屑道:“至于这件东西,不仅是胎釉相差很远,而且一看就知道是新东西。”

“釉色亮,胎是薄了,属于脱胎的范围,但是手艺不行,分量控制不好,胎体有些重了。我估摸着,这应该是景德镇工艺大师的手笔。”

伍二爷一口断定道:“东西的市场价,最多是三五万。杨总,你花多少钱买的?”

“……不多!”

旁边的中年人,这时咬紧牙关,脖子都粗了:“才两百多万……”

“哈,两百多万?”伍二爷神色不明,咋舌道:“亏了,亏大发了。”

“该死的……”中年人愤恨道:“是我眼瞎,信错人了。”

“其实真正的流霞盏,两百多万那是对它的污辱。”伍二爷好心告诫道:“没有一两千万,根本拿不下来。”

“一两千万……”中年人眼睛圆睁:“这么贵?”

“贵?”伍二爷冷笑一下:“我这只是保守的估计,你知不知道,当年清代乾隆皇帝手下第一宠巨和珅,为了讨得乾隆皇帝的欢心,不惜悬赏万两黄金,求购昊十九的流霞盏,可是却没人理他……”

中年人嘴角一扯,欲言又止。

伍二爷心明眼亮,顿时笑道:“嘿嘿,你肯定以为,那是没人有流霞盏,所以和珅才买不到是吧?”

“这个……”心思被看破了,中年人有些讪然:“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伍二爷摇头道:“和珅万金悬赏流霞盏,或许民间乡野没什么动静,但是整个朝廷官场,肯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当时的京城之中,就有一个官员,他手上就有祖传下来的流霞盏。”

伍二爷感慨万端:“和珅悬赏流霞盏的时候,这小官装聋作哑,没有半点动静。事后却不慎走露了风声,被人揭发检举,捅到和珅那里去了。”

“和珅闻讯,大喜过望,连忙派人运金求取。然而没有想到,那个小官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流霞盏。和珅哪里会信呀,直接找了个借口,把那小官满门抄斩,轻易把流霞盏查获,然后进献给了乾隆皇帝。”

伍二爷哼声道:“乾隆皇帝很高兴,但是也知道东西的来路,多少也讲一些面子,没把东西四处招摇,只是在私底下独自欣赏而已。”

“类似这样不能示人的秘宝,历代皇帝手上也不不少,都编录在宫廷秘密档案之中。”

伍二爷也有几分自得:“我们哥俩有幸,曾经翻阅过那些秘密档案,自然知道一些秘辛,以及流霞光的特征。”

祁象一听,就想到了他卖给陈别雪的核桃,貌似也是宫廷秘宝之一。

“那么,乾隆皇帝手上的那只流霞盏,最后怎么样了?”中年人急忙问道。

“那就不清楚了。”伍二爷皱眉道:“清末那个乱呀,你们也知道,又是八国联军,又是军阀混乱什么的,内贼勾结外贼,宫里的珍宝,就是这样被刮分大半。”

“流霞盏是很珍贵,但是夹在其他珍宝之间,也不怎么起眼,谁知道流落到谁的手里。说不定流失海外,又或者在兵荒马乱之中碎裂了,也很有可能。”

伍二爷悲天悯人道:“兴亡交替,最苦的不仅是百姓,还有诸多瑰宝啊。每动乱一次,艺术珍宝就减少一半,以至于现在的许多人,对于古代的奇珍异宝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说得没错。”祁象深以为然,也颇有感触。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反过来说也成立,宝贵的东西,本身也稀少啊。千百年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动乱,不知道有多少珍宝毁于一旦,让人心疼。

不过对于中年人来说,古代珍宝毁坏多少,都与他无关。反正他现在怒火中烧,脸色青得吓人:“多谢两位大师指点,我必有回报。”

说话之间,中年人又一鞠躬,恳求道:“两位大师,你们能不能做我的证人?”

“什么证人?”伍二爷眉头一皱。

“鉴定的证人。”中年人恨声道:“董家欺我太甚,我要上门去讨个公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