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华夏海权 > 第四十八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一)

华夏海权 第四十八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一)

作者:终极侧位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3 来源:笔趣阁

徐杰辞别彭氏父子后,回到了暂住的旅馆。而维托里奥等人则把意大利军方暂时不打算装备x级装甲巡洋舰的情况告诉了徐杰,并且暗示,布林部长在徐杰回国的问题上已经有所松动。这对徐杰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强压着兴奋,徐杰吃过晚饭后便一头扎进了卧室中,开始了他的回国做准备。

同意他回去只是为他改变历史提供了一种可能。徐杰距离自己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说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点也不过分。按照当年他在军队中考虑问题所养成的习惯,他取出一张纸,用铅笔在纸上写下他可能面对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问题一,自己的到来,是否会受到北洋上下的重视。他们将如何对待自己这个外来户呢?先说北洋方面的首脑李鸿章,自己又薛福成的推荐李鸿章自然会重视,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作为北洋的首席幕僚和智囊。(个人感觉薛福成在北洋中智囊中的地位要高于张佩纶,虽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但是无论从资历还是水平上来说薛福成要高于张佩纶,张佩纶原本是清流。虽说后来去南洋干过,不过在中法战争时,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师的情况证明了,这位老兄水平欠佳。而薛福成早年无论是兵事,吏事还是治政都干过,更有极其灵活的外交手腕。)但是老李绝对不会因为薛福成的一纸推荐就委以重任。要是这样的话,他就不是李鸿章了。试探,敲打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刁难都是很常见的。因为老李必须保证他任用的人不会威胁自己的地位,确实有才能,并且不会跳槽(话说当年老李成立淮军的时候,就曾从老师曾国藩哪里挖走了不少人)李鸿章以下,在他身边,并对他能起重大影响的就是张佩纶,这位从清流而入淮系的幕僚在老李心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李鸿章相当欣赏此人的风骨和才干,即使是张佩纶因为马江之战而永不叙用后,老李依然接纳了他,并把大女儿许配给他。要知道,张佩纶可是有过前妻的。这在当时可是颇招人非议的。而自己去北洋后,老李肯定不可能直接召见自己,而用别人去试探的话,张佩纶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北洋海军方面。闽党!!徐杰把两个字重重的写在纸上,如其说刘步蟾是北洋的右总兵,到不如说是北洋实际之提督!!北洋舰队从各舰管带到大副管轮枪炮长,几乎所有位置都是闽党控制。丁汝昌出身于淮军陆师,本身对海军的了解远不及这些从科班毕业的专业海军军官,所以在实际事物的处理上丁汝昌必须倚重这些专业海军军官,而如果这些专业海军军官都出自一省的话,那把持北洋舰队,那就易如反掌了!!而随着1890年的到来,如果撤旗事件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而发生的话,那失去琅威理帮助的丁汝昌,对闽党的一家独大将没有任何办法。而一旦自己真的进入了北洋水师体系。自己会不会像邓世昌那样被闽党上下视为异类呢?自己如何与之相处?对抗肯定是不行,连淮系出身的丁汝昌和英国背景的琅威理都不行,老李本人都无可奈何,自己一个外人加新人更是想都别想。所以徐杰对自己的定位是不轻易得罪,不过分靠近,求同存异,除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徐杰可做必要的让步。

问题二,清廷对北洋海军军费的挪用。那个老佛爷为了自己享乐,按照历史的轨迹,醇王眼看就不行了,而代替他上任海军衙门的庆王,则是一个无论才能还是品德都是一个烂的没法的人,在他眼里,除了上下钻营后为自己捞取好处外,就没有别的本事。而那个老佛爷则在趁这个时间,由于李鸿章有仇的翁同?出面,军机大臣和庆王支持。上了一个。彻底堵死了北洋购买新舰的可能。要说这个折子可是厉害啊,区区500字不到,就让北洋这一大清第一强藩束手无策!!折子中先说北洋海陆二师声势已足!!短时间内用不着再添购军械了,然后顺利成章的说现在户部缺钱,要把银子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最后说,这只是暂时停购,3年为限,3年后可以再行购买新船。好个冠冕堂皇忧国忧民的折子!!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这个翁师傅是个好人!!

先说北洋海陆军已经完备,直接堵死了老李等人反驳的理由,如果你承认,那就只能顺着老翁的意思走下去。如果你不承认,那老翁又该问你,你北洋水陆二师不算购舰款,每年都要花几百万两的银子,银子都到哪去了?至于一条战舰是否需要保修,是否要更新,以及当今世界上战舰发展的速度,这些老翁为代表的统治者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他们也只是为了找个借口。仅此而已!!然后就是户部缺钱,需要挪用一部分北洋的钱去干别的。听起来多么大公无私??但是去干什么呢?自然是老佛爷的园子!!但是这话谁敢说出来?把慈禧太后搬出来,就连老李想不扯破脸皮也没辙吧?得,北洋再吃一个哑巴亏吧!!至于最后一段更是绝妙。停购3年,第四年就可以买了,y的第四年就是老佛爷60大寿了,老李还能拿到钱?况且熟知历史的徐杰非常清楚,倒时候,你就算有钱都没地方买啊!!就这样,一道折子,在各方面势力的运作下,成为了压垮北洋这一大清最强的势力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档案资料记载,慈禧六十大寿的费用主要来自二个方面:一是“部库提拨”:从“筹备饷需、边防经费两款”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二是“京外统筹”:即向京内外臣工摊派的银两。据档案记载,宗室王公、京内各衙门、各省督抚将军等文武官员共计报效银两二百九十八万余两。至于贡品和账面下的隐形费用,那就真不知道有多少了!!仅仅就这近600万两银子,就足够买3条吉野的了!!)

至于应对方法,徐杰现在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至少在北洋和中枢扯破脸之前,想通过正常渠道拿到这些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中枢没人,其它的要么是没权利的,要么是和老李有仇或者和慈禧一伙的,你说这钱咋搞??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看这道折子下来之前,钱能搞到多少。

除了自己可能要面对的清国两大势力外?至于南洋的张之洞和刘坤一,徐杰暂时还和他们打不上交道。即使以后联系上了,徐杰也打算本着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看法,能结交就结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