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华夏海权 >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谈判结束

华夏海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谈判结束

作者:终极侧位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18:27:38 来源:笔趣阁

最终换炮问题上,无论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对于华夏的意见都表示可以接受,毕竟这种各打50大板的决定最适合解决这种说不清的问题。而在换炮问题解决后,在战舰的替换问题上,各国最终也拿出了意见,即在12年内,双方不能替换战舰,而在12年后,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两大阵营,双方替换的舰艇总吨位必须一样。且替换的总吨位不能超过15万吨。而具体由那些国家的战舰替换,则再行协商来决定。此外,各国可以退役部分战舰,但是退役出来的吨位不能用新舰来替补。条约签署15年后,可以考虑替换第二批战舰。两方替换吨位同样不能超过15万吨。至于华夏?三艘龙旭级战列舰在条约签署15年内是不能退役的,到了15年后可以自由替换15寸炮战舰。

所有大中型战舰的谈判在历时一个月后终于决定了,那么剩下的就是驱逐舰和潜艇数量的谈判了。各国对于这些小船的限制显得很大度,只是规定了驱逐舰保有量吨位不超过18万吨,潜艇吨位不超过7万吨。以华夏和美国的10点权重为基准,剩下的国家按比例计算自己的驱逐舰和潜艇吨位。火力上的要求也比送,最大火炮口径不超过。而潜艇的最大口径火炮与驱逐舰相同。而对驱逐舰和潜艇的最大单艇吨位并没有做硬性规定。辅助战舰的谈判进行的十分顺利,驱逐舰和潜艇的谈判一共就用了8天时间就敲定了。

当总吨位和各种战舰的限制条件敲定后是不是就代表一切都谈完了?自然不是!随后各国又对海军技术出口限制进行了讨论,这是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竞争的最后的战场,同盟国中的土耳其和俄国目前不具备建造新的大型战舰的能力了,前者是一直不具备,而后者是曾经拥有,经过1战后,被战争毁掉一部分,被德国搬走一部分。再加上大量技术人员和熟练工的流失,现在也不具备了!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之内不可能独立建造大型战舰。所以这两个国家的战舰很有可能需要德意两国来帮助建造。

同理,英国人也不干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战舰也要有英国人来建造,这两个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建造过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战舰。而协约国为英国争取过来的两艘2万吨级战舰的份额最终还是要落到英国人的头上。而考虑到双方小兄弟的吨位和实力,他们不可能拥有和老大一样的主力舰,比如说土耳其,土耳其额外可以获得的吨位也不足以建造1艘16寸火炮战舰。而英国人额外的2万吨战舰也不可能搭载口径特别大的火炮!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英国人处于自己的角度考虑,希望各国大国为其它小弟提供的战舰火炮不超过12寸。毕竟2万吨的战舰能够搭载的最大级别的火炮也就这么大了。而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表示坚决不能接受。“目前土耳其等国拥有的最大口径的火炮已经到达了14寸,为了保证小国的利益,我们坚持要求出口战舰的吨位在3万5千吨以内,同时搭载的火炮最大口径不超过15寸。”德国代表针锋相对寸土不让。而协约国随后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对非条约缔约国出口军备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比如说航母最大多少吨。战列舰的火炮和吨位如何限制?并且英国人对此提出了捆绑政策,即英国可以放弃原先的要求,但是在想非条约缔约国出口战舰的问题上,必须秉承如下原则,即出口的战列舰排水量不能超过3万吨。火炮口径不能超过14寸,而航空母舰的吨位不能超过2万吨!

这个问题的谈判比之前的更加激烈,因为除了缔约国之外,世界上还有不少值得拉拢的对象,甚至于还可能出现某些国家先将战舰“寄存”在第三国,开战之前取回以扩充军力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出口战舰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华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条约内部的国家出口战舰只受条约限制,比如说如果在吨位允许的情况下,德国向俄国出口战列舰,那么只要满足在3万5千吨以下,装备小于16寸舰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但是如果向非缔约国出口战舰。那么除了要遵循英国方面提出的要求之外,同时还要有配额,协约国、同盟国两方以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出口的大中型战舰吨位不能超过10万吨,其中任何标准排水量在1万吨以上的战舰必须纳入到这个配额之中。而潜艇每一个周期出口量不能超过2万吨!每一个周期没用完的排量不能叠加在下一个周期,而作为独立一方的华夏,其出口主力舰的配额为两大集团的一半。即主力舰吨位出口不超过5万吨,潜艇出口不超过1万吨。

对于这个条款,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经过协商后表示可以同意,毕竟这个年代有能力购买主力舰并且有意愿的国家已经不多。这个配额看似比较少,但是实际上八成用不完,而且英国人的限制战舰性能的要求也加入到了条款之中,14寸级别的舰炮对于各国的新服役战列舰来说威胁很小,而2万吨的航母虽然大一些,但是考虑到航母出海要编队作战,即使有了航母但是没有匹配的主力舰的话,那么战斗力也不会很高,所以最终这点被通过。

在处理完所有问题后,参加会议的各国最终签署了《北京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从签署之日其生效,期限为12年。到期后各国有权利决定是否续签该条约。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北京海军军备谈判落下来帷幕,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约不过是个权宜之计,各大强国海军建设并没有停步,出了主力舰建造规模有限之外,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类的战舰都将按计划建造,每个大国在着12年之内要建造至少40到50万吨的战舰,美国建造的可能更多,分摊到每一年都要开工至少4万吨左右的战舰。

“这仅仅是各国一个喘息的机会,各国用这个机会对自己的海军进行瘦身,切除那些战斗力低下的部分为了未来的厮杀做好准备。”条约签署后,徐杰曾经这样评价此次海军军备限制谈判。

感谢书友140831115058933、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空晨、奥芬、kyo的月票支持~~~。今天晚些时候还有一更~~~求订阅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