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华夏海权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悲催的后勤

华夏海权 第一百八十九章 悲催的后勤

作者:终极侧位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3 来源:笔趣阁

“呃,今天难道还是只能吃硬饼干和味增吗?”炮兵军曹小泽说道。

“有饼干吃不错了,后勤和不上战场的士兵只能吃到三分之二定量的饼干。”旁边一个人小声嘀咕道。

“硬饼干真难吃。”小泽边说边把饼干弄成小块然后放进水里慢慢的泡着。(这东西和现在的饼干完全是两回事。当时的硬饼干每块100克,一顿饭吃2块。主要由面粉、盐、糖和牛肉末做成,理论上可以让士兵7天内以此为食。但是实际上呢?实验证明这东西要想吃下去平均一个人要喝掉1707毫升的茶水。耗时30到40分钟!可想而知你吃的绝对不是饼干,说是面粉做成的砖头都不过分!!)更加悲催的是现在每天只能吃到硬饼干,连和硬饼干搭配的牛肉罐头都没有了!

按照日军的野战伙食标准,一个士兵每天至少可以吃到6块饼干和一个250克的牛肉罐头。饼干可能会化成同样重量的米饭。但是现在,每天只能分到饼干了。至于副食吗?怕是只有味噌和浓缩酱油了,当然如果酱油算副食的话。

“还是在驻地好啊。”小泽一边吃一边回味着当年在日本时的日军伙食。要说在甲午战争前的日本,除了各种贵族官僚外那个阶层吃的最好?无疑是军人。在从军前小泽吃到什么?每天的副食就是各种青菜萝卜和咸菜(福神渍,一种用萝卜、茄子、刀豆等7种蔬菜做成的咸菜)当年小泽的姐姐在工厂中做工,在食谱上理论上一周可以吃到4次肉类。但是这只是理论数字。而当小泽入伍的当天,看到饭桌上琳琅满目的各种菜品时还以为在做梦。除了早餐是米饭和福神渍外。午餐和晚餐那是一定见肉的,各种肉罐头,腌肉什么的应有尽有。而且间或还有各种甜食。想到这里,小泽恨不得把这些泡了半天还不见软的重烧饼干扔掉!

而除了小泽,野津道贯等人也在为自己的粮食发愁。自己来到月峰山时,手下有1万3千多人,这些人别的不说,光饮食按每人每天1.5kg的主食加副食来算,1万3千人一天要消耗至少20吨各种食品。(虽说野战快餐是660克饼干加250克肉罐头。但是这东西只能应急,整天吃谁都受不了!尤其是那面粉砖头。而且这是应急食品,没有长官的命令,是不能随便吃的。)

对了。还有那些骑兵大队和拉炮的军马。一匹马每天至少要吃10 kg的各种饲料。这一匹马比10个人还能吃。光说食品补给,这还没完,沿途各个兵站和征夫也是要消耗粮食的。为了支持野津道贯这1万3千人在月峰山下的作战,日军每天至少需要50吨的粮草才能勉强维持部队的消耗。这50吨可是要从釜山运送到月峰山的!!至于说其它消耗。仅仅3天,野津道贯的部队就打掉了50多万发子弹和3000多发炮弹,其中不乏107mm重炮炮弹。这些都是消耗。

按照日军的补给要求,一个连级规模的部队至少需要卫生驮马3匹,弹药驮马16匹,粮草驮马12匹,炊事工具驮马7匹。军官物品驮马7到10匹。可想而知要支持者1万3千人作战需要多少驮马和大车去为他们提供补给!而这只是普通步兵部队的补给要求,要是换成炮兵,那将更加巨大。别的不说,光为了拉一门107mm重炮,就至少要有8匹马。

而现在,当北洋开始攻击日军补给线后,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运力立即有了崩溃的趋向。整个补给线其实是由运输部队和沿途兵站构成的,运输部队需要歇脚的地方,也需要更换马匹或者人员。没有兵站,你很难想象一直以骡马为主要运力的运输队从釜山走向月峰山前线将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而现在随着北洋游击骑兵的打击,各个兵站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人员物资基础设施损失惨重,尤其是饮用水问题。各个兵站的给水车是除粮草以外北洋方面首先打击的目标。虽说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污染那么厉害,但是水也不是随便就能喝的。山涧的泉水和河里的水有多少微生物或者病菌啊!所以除了净水外必须经过过滤和加热才能食用。

面对日军的入侵,绝大多数朝鲜人也许不敢正面反抗。但是别地里往水井里扔些疫病而死的动物尸体或者粪便啥的还是可以的。啥?你说朝鲜人咋办?“蝗军”的名字是白叫的?赶紧闪人啊,前不久被击败的大岛义昌在出发前,就“征用”不少朝鲜人的物资,现在更多的“蝗军”来了,你还留在那里干嘛?找麻烦吗?

受到打击的不光是兵站这些基础设施。那些运输部队更是打击的对象,规模小的清军,对着运输部队的骡马直接一顿乱射,打死几个完事。骡马这东西不知道隐蔽目标又大,不打它打谁?一旦骡马受伤后,这一车物资你说怎么办?卸下来一部分分摊到别的车上或者实在不行干脆直接丢弃。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游骑兵加入打劫这个行当。这些给日军辎重部队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麻烦了。

200多人的辎重部队如果遇上了100多人的骑兵还有机枪和迫击炮这些武器的伏击那会如何?有脑子的人都可以想到!随着时间推移,辎重部队被整支吃掉的情况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的辎重运输队已经不用向导了。按着一路上大车的残骸和马匹的尸骨就能找到通往月峰山阵地的路途。

兵站被攻击,辎重运输部队被重创让日军的后勤补给几乎到了快崩溃的边缘。到了月峰山战役的后期,不要说攻击了,每天日军只是打上两炮放上两枪了事。炮弹和子弹都是数着用的!如果说日军开始是拼命,中期是打仗,那后期只能用打酱油来形容了。

相对于日军的补给情况。清**队要上不少。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清军真有更多的实力去保证自己的运输线畅通,而是因为清军的补给线更短,从牙山上岸的辎重,不用走多远就可以到成欢一线,而且因为战线的问题,日军不可能在如此短的补给山上做文章。相对于从釜山到成欢的运输线,清军的补给线实在是太短太好好走了。

另外一方面,清军的人缘相对于“蝗军”来说好的不是一点半点。清国本来就是朝鲜的宗主国,而绝大部分清军入朝后还算收敛,尤其是聂士成的部队。介于比较充足的银子和朝鲜极端低廉的人力资源价格。聂士成大量使用了朝鲜人帮助运输补给,虽说你不能完全杜绝偷窃,但是基本上还是在一个容忍的限度之内。而且相对于马匹来说,清军的后勤官员们发现毛驴更适合在山地运输物资,虽说力气小,但是吃得少而且不容易生病。于是在物资的输入方面,清军因为更短的补给线和相对较好的群众基础。所以在运输方面清军占优一定的优势。

而在食品方面吗?怎么说呢?清军也有重烧饼干和干肉!而当时的重烧饼干都是一个德性。至于干肉?经过新军中某些人的评价,这东西打磨一下能有红木般的光泽!!硬度堪比柚木!!总之一句话就是和被称为面粉做成的砖头的重烧饼干是一路货色!不过有一点清军比日军强一些,那就是在蔬菜方面。清军有大量的脱水蔬菜可供食用。而不仅仅是吃咸菜。所以就营养均衡性而言,清军比日军要强上不少。至于食品的运输。清军更喜欢将肉类装在特制的木桶中。一个木桶中存放够50人或100人食用一次的肉类。简化了包装,方便了生产。而小罐头则只是作为应急食品分发。

不过即使这样,清军也面临缺粮的问题。而在日军攻势逐渐从打仗变成打酱油后,聂士成和在平壤的马玉昆则开始按照既定计划收集粮食草料。并且和朝鲜官员一起转移人口坚壁清野!按照既定计划,在朝鲜的部队迟早是要撤退的,那撤退后,朝鲜的粮食和人力资源是肯定不能留给日本人的。所以即使去买,也绝对要尽可能的把粮食都买到手里,最后实在不行就算烧了也总比让日本抢走要好,至于人力资源更是这样。让朝鲜人带着自己的口粮躲到山区无疑会让日军的战场补给更加困难。

如果说日军最后的状态是打酱油的话,那清军的状态也好不到哪去,除了一小半部队用于防守外,其它的部队都用于转运收集和囤积补给。即使开始对后勤不咋感冒的人,在饿了几天后也开始大量收集物资和运力。怎么说呢?从成欢往北一直到平壤。这个地区的物资基本上都让清军收集的干干净净。当然了钱是多少要给一些的。朝鲜人自己的口粮还是要留的,毕竟清国是宗主国,干事不能像“蝗军”那样扫过之后寸草不生!你还别说,这些努力在后期的战争中获得了回报,如果没有这些物资储备,恐怕清军根本撑不到撤出朝鲜的那一天!而有了坚壁清野工作经验的北洋军更是让进入中国大陆的日军在随后的战斗中吃尽了苦头!

多谢书友新来的旧人的打赏~~。这周收藏惨淡啊~~大家帮帮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