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华夏海权 >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华夏重巡洋舰

华夏海权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华夏重巡洋舰

作者:终极侧位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3 来源:笔趣阁

知道了历史上那些的出类拔萃的巡洋舰之所以强悍的原因之后,那么徐杰就必须根据华夏海军目前的需要来设定重巡洋舰的技术标准。进而涉及到速度、防护和火力这三方面的取舍问题。

从目前的任务来看,华夏海军的巡洋舰只要能跑过战列舰就可以了,航速方面完全可以参考法意两国32节左右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巡洋舰也只有面对两级战列舰跑不掉,一级是美国的衣阿华级快速战列舰,这个历史上马力最大的战列舰,而另一个则是马力第二大的黎赛留级战列舰,后者可以跑出32节的航速,剩余的那些战列舰都跑不出32节以上的航速。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各国原有和准备建造的战列舰都不是那么追求高速,那么32节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具体为了实现这个马力需要多大输出呢,法国的阿尔及尔号在12000吨的排水量情况下,以85190马力的出力跑出来31.71节的航速,以93230马力的出力跑出了33.2节的急速,而1小时平均最高速度是32.93节。而意大利的扎拉级巡洋舰在98000马力的时候可以跑出33.87节的速度。而同级舰中有的输出达到了10万马力以上,速度会在这个标准上上下浮动,所以根据这个数据,徐杰认为1.5万吨标排的主力舰,在1.9万吨的排水量情况下,最大输出120000马力就足够跑出32节以上的速度了,毕竟美国的德美因级巡洋舰在排水量2万吨的情况下,以12.5万马力的输出就可以跑出32.66节的速度。

所以说新船的最大输出功率被定在了120000马力,而根据经验,一般而言最大输出功率会比额定功率高上一些,也就是说额定功率定为11万马力基本上就满足需要了。现在的华夏不需要像日本海军那样非要达到35节以上的高速带着驱逐舰一起上去放鱼雷,只要能够甩开战列舰,那么目的就达到了。增加动力带来的成本上升是一个问题。但是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设计上的压力,锅炉放多了会拉长装甲带,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呢?徐杰作为曾经在电脑桌前用尺子比划过的人。对此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同样是巡洋舰,日本的高雄级巡洋舰和利根级巡洋舰的船体长度高达200米!而意大利人的扎拉级巡洋舰才182米!而要是看看主装甲带覆盖长度的话,那么差距会更加明显,高雄级是典型的日本重巡模式,其装甲带长度为123米!(这个是出自康威剖析战舰的,可不是作者自己比划的。)而意大利的扎拉级重巡洋舰的装甲带长度大概是船体长度的一半,也就是90米!(这个是作者看着图比划的--!)也就是,扎拉级的装甲带长度比高雄级短了近30米!当然,这里有扎拉级少一座炮塔的缘故。但是由此也能看出因为动力差距而导致的装甲盒长度的问题。这也是为何扎拉级可以实现装甲全覆盖,而日本巡洋舰只能用倾斜装甲覆盖弹药库了。

然后就是防御标准问题。历史上日本人对于防御标准的选择是弹药库防御8寸炮,动力舱防御6寸炮。这个选择还是比较理智的。在这个位面,轻巡洋舰的火力上限是火炮,而重巡洋舰的火力上限是10寸火炮,虽然吨位增加了。但是防御难度更大了,天知道这个位面的10寸炮到底会强悍到什么程度!所以徐杰认为如果想要在正常交战距离防住10寸炮的话,至少需要9寸倾斜装甲。这个防御依据是根据历史上敦刻尔克型战列巡洋舰的防御标准推断出来的。

历史上当德国的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出现后,曾经引起世界的关注,这种航程超远,跑得过战列舰打的过巡洋舰的家伙一时间成了德国海军的最为锐利的破交利器。其11寸火炮完全可以击穿所有巡洋舰的装甲。而按照德国海军的设想,只要袖珍战列舰能避开英国人在海上的3艘战列巡洋舰。那么遇上其它对手都是不用怕的。而作为德国世仇的法国人对付这种快速袭击舰,专门设计了一款小型的快速战列舰,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其中敦刻尔克号为了对付德意志的11寸火炮,专门布置了倾斜装甲,所以按照徐杰的估计。在火炮小一寸的基础上,装甲带也适当缩水也削减一寸左右的话,应该能防住10寸l50级别的火力。如果用脱被帽设计的话,将装甲板做成40mm和两层的话,那就更没问题了。甚至进一步削减装甲厚度都可以。

按照徐杰的打算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尽可能的让整个装甲带厚度削弱到到,其中用于脱被帽的外层装甲板厚度为30mm,主装甲厚。争取覆盖整个装甲带,至于具体能不能,那就要看设计了。垂直防护解决了就是水平防护,徐杰决定采用单层大厚度装甲,出了要能防住10寸炮弹的水平攻击之外,还要能抵御1000磅穿甲弹在一定角度的俯冲攻击。所以水平装甲厚度至少要在左右。主炮塔防御这个看情况,最好能有的正面。至于水下防护吗?其防雷纵深不能小于3.5米。而防雷装甲厚度不能小于50mm。

总体而言,这个防御标准对于一艘标排1万5千吨的战舰来说有些难以做到,不过考虑到大家都有可能在实际中稍微超过一些吨位,那么华夏超一些的话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现在副炮方面做些文章,和平时期少装两门副炮,等到条约结束或者打仗的时候再装上,按照徐杰的布局,副炮至少要有12门火炮,分成6个炮塔。至于20mm炮和40mm炮吗?这个就看情况了。反正根据历史经验,添加这些武器还是比较轻松的。

然后就是火力布局,火炮如何布置直接关系到装甲带的长度。像历史上巡洋舰的5炮塔布局和4炮塔布局(这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4座双联主炮,还有一种是2座3联和2座双联。)徐杰是不喜欢的,徐杰还是比较倾向于3座3联装火炮。而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大胆的想法是直接上两座4联装10寸火炮炮塔!如果从节省装甲带长度的角度来看的话,在保证两座炮塔之间间距的情况下,后者无疑是最有利的。

但是先不说4联装炮塔的技术难度问题,就算炮塔能造出来,稳定性也过关了。对船体宽度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历史上巡洋舰的宽度多在18米到21米之间。就算这个位面上吨位放大了,宽度增加也不会太大,毕竟这是巡洋舰的船型限制的。而且就算能装下,其炮塔下部的水下防御体系纵深也会比较弱,因为臃肿的弹药库会比较庞大,法国人的解决办法是增加水下防雷装甲的厚度,如果华夏要这样设计的话,也只有用同样的办法解决了,不过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在船尾和船首处沿中轴布置两座双联级别的高炮,这样一来战舰单侧防空火力就变成了8门了。

总之华夏海军重型巡洋舰火力布局选择最终会从这两种方式中选取一个。而轻巡洋舰一般会选择3座3联布局。在敲定了防御、航速和火炮之后,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鱼雷是否还需要,而另一个则是舰载机的问题。对于鱼雷吗?徐杰的意思是轻型巡洋舰可以考虑装上几发。毕竟火炮无论是有效射程还是威力都比8寸炮差上一些,而在历史上日本海军曾经拥有的氧气鱼雷以超高的航速,超远的射程以及超强的攻击力而著称,虽然有效射程不可能达到理论上的数字,但是在8km以内还是不错的,如果运气好打中10km外的目标也是可以的。所以作为火炮的补充,可以适当的布置几发。

舰载机的布置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徐杰不是没想过航空巡洋舰的方案,但是考虑到一旦到了条约期结束后,如果有战争的话,华夏肯定会将航母建造放在首位,到时候也不缺这点航空力量。而炮舰的建造肯定会顺延,甚至于可能重要性还在驱逐舰之后,毕竟驱逐舰还是防空和反潜的主力,需求量很大。再加上重巡洋舰建造周期比较长,所以为了保证舰队的火炮保有量,徐杰不打算建造航空巡洋舰。也不打算把常规的飞机用在重巡洋舰上。

不过徐杰还是要在巡洋舰上部署一些水上飞机的,根据历史经验,如果全部采用炮塔前置的方式的话,连历史上的条约巡洋舰都可以装8架水上飞机,如果华夏重巡洋舰采用2座4联装主炮前置或者3座3联装主炮前置的方式的话,那么载机量达到10架肯定没问题。至于更多吗,那就要看情况了。这些水上飞机的组要作用就是较射、侦察以及反潜。按照徐杰的计划,华夏将首先开工2艘重型巡洋舰试试水,如果成功的话再开工另外4艘。这些巡洋舰将在1928年前服役,按照条约的话,这将占去华夏二分之一的重巡洋舰吨位。剩下6艘重巡洋舰如何建造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轻巡洋舰的工作也将展开。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hukaikaka的打赏~~。下周开始有推荐了,求订阅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