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大爆兵 > 第417章 基建狂魔的诞生

三国之大爆兵 第417章 基建狂魔的诞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25:10 来源:笔趣阁

“果然如同陛下调查的一样,这里的水资源情况很糟糕……”担任新州刺史的荀表来到西域后,亲自查看了这里的水文情况。

不少河流都是季节河,流程短,水量小,偶尔也会直接干旱两三个月。依靠这样的河流灌溉,显然是不现实的。好在地下水还有,可以作为居民用水的补充。

如今他们身处库木塔格附近,这里距离后世的吐鲁番并不太远。

“大多都是高山雪融水,还有来自艾丁湖那边的水源,这里根本不适合修建水渠,不过蓄水池以及储水池或许可以考虑,不过这些都在陛下的安排范围内!”作为市长上任的孙匡,比荀表来早一些,已经勘察过附近的情况。

“就这点水资源,带来的百万百姓怎么安置?”荀表有些头痛,一路过来大多都是干旱为主,适合种植的区域有限,他不免有些担心。

“这边的确安置不了多少!”孙匡指了指西面,“以西那里有大片的绿洲,那边才是最好的安置点。这边估计能安排二十来万,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好,那我留给你二十万百姓,你负责安排好他们的工作!”荀表闻言略作思考后,直接点头答应下来。其实早在这个时间,他以及在后方伊吾(哈密)安排了几万人口。

不过当时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把伊吾建设起来,作为重要的后勤中继点,毕竟从玉门关出来,北上六百里才找到那么一处绿洲。其实这是最值得庆幸的是事情,换了后世,没有三四百公里都看不到绿洲的,在这千年的时间里,绿化范围的确是进一步减少。

当然也并非完全人为,气候的变化还有河流的变化都有可能会让一个绿洲出现,也有可能会让一个绿洲消失。昔日的西域三十六国,便是围绕着绿洲建设起来,绿洲存在,国家存在,绿洲消失,国家也会跟着消失。

吐鲁番向西,自然就是新州后世最大的城池,也是这片区域的州治。至少士徽选定的州治,就是这里,荀表身为刺史自然是要过去上任的。

值得庆幸的是,那片区域,以及更西边的区域,植被面积越来越大,沙漠面积相对减少,整片区域都很适合生活。

第二天,荀表就带着八十多万的人口和物资,朝着西面前进,留下孙匡和二十万人口,以及配套的物资下来。这边作为一个前往州治的重要中继点,甚至伊吾都在这片区域的管辖范围内,这片区域为了方便管理,设置了三个县城,再加上伊吾那边,一共四个县城。

县令直接在百姓里面选,期间会先选出乡长和里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慢慢提拔。这片区域原本也有官府和百姓,不少还会说一口流利的华夏语言,能熟练的书写华夏文字。朝廷认为可以给大家一个机会,谁有本事,谁来担任县令,以及市政府的官员。

孙匡的身份只是大楚的一个举人,刚刚考中,不过来新州这种地方任职,如同他这样的举人就能直接担任市长。孙策、孙权和孙翊由于其履历,主要是如今没什么仗可以打,所以升迁速度慢,孙家需要一个扛鼎之人,孙匡只能当仁不让。

至于孙朗,根本不能指望,他在军中只要不惹出什么问题,都算不错的了。

孙匡在这里勘察了三天,确定哪里需要建设,哪里不能建设,哪里的生态需要保护,那里需要补种树木。这段时间更是组织了百姓学习滴灌的技术,设备也陆续运输到位。

“这片绿洲,不能全部用于耕种。耕种区必须要严密的进行规划,同时以豢养牲畜和家禽为主,种植果树作为辅助的食物来源……”第四天,孙匡就一张规划图,把这里现有的官员都召集起来。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要做到可不容易!”听着孙匡的分析,再看规划图,很快就有官员出面,“况且我们的任期是三年,最多不超过六年,把工程做出来,最后岂非便宜了别人而已?”

“大家都是华夏子民!”孙匡拍了拍桌子,“我们的所作所为,为的是让这里的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岂能因为政绩的关系,就无视了这一切?”

顿了顿,轻咳一声,继续说道:“不过政绩事关升迁,你们在意也不奇怪。针对这个情况,陛下早就有安排!类似这样的大型工程,从建设开始,已经开始在我这里报备,稍后会上报给州府,由州府备案登记。当三年换届的时候,上面会派人下来核实建设情况,然后根据比例,计算政绩。有本事直接昨晚把政绩全部拿走,没本事只做了一点,那拿少一些,陛下说了,谁起头谁奠基,都有政绩可拿!”

“那不如多开几个工程?”很快就有人想到了歪主意。

“开了不建设,你以为锦衣卫的人是吃素的?”孙匡摇了摇头,“报备了工程上面会定期派人调查的,若是开了工程不建设,那不仅没有政绩,还要被警告或者要求检讨,这些都会影响到年度考评,你们想死可别带上我!”

“下官不是这个意思……”提出的官员连忙赔罪,他没想到上面居然考虑得如此充分。

“废话我也不多说了!”孙匡指了指规划图,“二十万人,总要吃饭,总要喝水,房屋可以简单一些,凑合着有个棚屋讲究一下,主要是先把火炕给建造起来。然后是水利和农田,绿化在最后进行,入冬前至少要保障这些百姓的用水问题!”

“可是不能砍伐树木,那柴火怎么办?入冬之后,这里可是很冷的!”有官员提问。

“这次我带了不少的煤过来,稍后会安排人手制作蜂窝煤和团煤球,这玩意耐烧,而且比柴火便宜许多。缺点是黑烟大,火炕的设计需要有专门的排烟口才行。”孙匡对此也有说辞,或者说上面早有准备。

“既然大人已经安排妥当,那我等自然没有异议!”官员们互相商量,也挑不出上面毛病,于是就应承了下来。

相对来说,就如同孙匡所言,若是开设工程,不管是水利还是修路,又或者城市建设,开坑奠基都能算政绩的话,那新州可以说到处都是政绩。辛苦几年,直接升官发财,甚至调入中原富裕的地方担任官员也说不定。

就冲着这个,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基建么?不说孙匡带来的二十万人口,这片绿洲上生活的十数万人,至少也有几万人可以直接投入劳动嘛!

或许孙匡,甚至士徽都没想到,大楚的基建狂魔之路,在新州开始萌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