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秦霸世 > 第166章 书房中三公九卿议!

帝秦霸世 第166章 书房中三公九卿议!

作者:独爱红塔山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4:15 来源:笔趣阁

一年内攻取三川河东,三年内吞灭中原,五年灭辽东与楚,十年内廓平四海。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就胡亥的本心而论,他很是赞赏尉缭方略横扫山东列国的大气魄。若是当真如此,他也是完成了重铸大秦帝国的梦想。

……

一想到重铸大秦帝国,成为中原大地上唯一的权柄者,掌众生生死。一想到梦寐以求的辉煌,胡亥就有一股本能的冲动。

毕竟作为大秦帝国之主,他唯一的追求。便是一统中原大地,成为天下共主,因为他没有退路。

不退只有一个死路一条,正因为如此,胡亥对于国尉之策,心底有一丝的激动与认可。

只是一到天黑,夜深人静后仔细揣摩,胡亥心头总觉得有些空虚。

毕竟,胡亥在后世对当下的大秦帝国境况有过了解。穿越成胡亥以来,更是对大秦帝国的未来有过长期的思索。

胡亥认为大秦帝国纵然有八郡之地,乃天下第二强。虽然大秦帝国在函谷关外相王之后虽然稳定了颓势,但与始皇帝灭六国之时的实力,还有不小距离。

正基于这一判断,胡亥确实没有立即奋起与山东列国决战的想法。

……

然则,尉缭作为天下第一的战略大师,绝非轻言冒进之辈,他能提出如此方略,自当有所依据。

坐在塌上,伴随着风灯恍惚。反复思忖,胡亥不能决断。

他清楚,如今的大秦帝国贫瘠。特别是北地三郡发生了冰雹灾难,导致咸阳仓粮草北运。

如此一来,大秦帝国根本无力东出,至于一年内攻取三川河东,三年内吞灭中原,五年灭辽东与楚,十年内廓平四海,不过是个笑话。

沉默了许久,胡亥从长案上起身,断然下令:“下诏传左相子婴、廷尉张苍,典客顿弱入朝!”

“是!”黑六点头称是,从书房中离开。

胡亥明白他必须在今日之内,对尉缭的方略作出评判。

胡亥之所以不召集朝会议决,是因为将如此经国大策骤然交朝会,会引起大秦朝野上下的不安。

再加上,朝会之上,大臣易于受人诱导启发,更有许多臣工量势附和,反而不容易将事情利害说透。

毕竟大秦朝廷之中,大多为白发后生,真正能够有决定能力的只有三公九卿。故而,胡亥只能密谈。

更深一点,胡亥还有一个心思,就是想留下凭证,测试谁在这迷茫难决的歧路口,有更深透的眼光,谁可作为秦国未来的真正栋梁。

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胡亥对于当下局势早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书房之中,胡亥忐忑不安。兹事体大,大,关乎他毕生功业能否登峰造极,实在令他不能闲适以对。

……

“臣等拜见陛下!”左相子婴,廷尉张苍等人匆匆走进。

“嗯。”微微点头,胡亥一摆手:“诸卿,请先入座!”

“是!”众臣称是,进而入座。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诸卿,国尉上书:一年内攻取三川河东,三年内吞灭中原,五年灭辽东与楚,十年内廓平四海。”

“对于此,诸卿有何说法?”

胡亥的不安没有持续到下去,左相子婴轰然深深一躬,道:“东出函谷关乃大秦帝国根本长策,此策绝不能动摇!”

“国尉所议,势在必行,臣以为无须自疑多议。”

说到这里,子婴慷慨激昂:“臣尚在盛年,思及昔日国耻,每每热血沸腾,愿自领一军,东出函谷关与山东列国角逐,重铸我大秦帝国!”

左相子婴的话很短,主张也很明确。声音之大,响彻整个书房。

胡亥听罢,一时间觉得有些不得要领。默然良久,不禁叹息了一声。

左相子婴乃嬴氏皇族众人,也颇具政事头脑。若非他的坚实支持,胡亥也不可能在皇城胡杨林畔斩杀赵高,进而一举荡平咸阳朝廷。

包括自己南下武关关、平定叛乱、相王函谷关之外、在关中之地站稳根基。如果没有子婴的鼎力支持,同样不可能如此顺利。

然而,子婴经历了大秦帝国的最巅峰时期。自然是心有高傲,对于山东诸王,天下列国充满了仇恨与藐视。

正因为如此,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提出关作战,都踊跃万分。

胡亥的特殊阅历,使他能够清楚看到此刻大秦帝国的种种缺陷。若是按照子婴与老秦功勋之后的想法,大秦帝国只能偏安一隅。

一念至此,胡亥幽幽一叹:“左相,如此一来,大秦帝国图小霸足矣,图天下差矣。”

胡亥心里清楚,从长远思谋来看,他需要的是立足当下局势,从而决定大秦帝国究竟该不该行尉缭大策。

就在这一刻,陈平轰然出来,深深一躬:“臣启陛下,国尉之策,大长我大秦志气。然臣,以为尚有商榷的余地。”

“其一,山东列国,其势大成。以楚国实力最大,因为楚霸王项羽一跃而起,成为第一强国。”

“其军事实力,堪称天下第一。齐地未乱,辽东,韩,常山余威尚存。魏赵燕三国,以楚霸王马首是瞻,成为封锁我大秦的第一道防线。”

“其二,大秦帝国虽经受一场大丰收,然北地三郡突然遭受天灾,以至于咸阳仓亏空。”

“再加上二十万刑徒军被屠杀,五十万南方军失去了踪迹。如今大秦帝国的实力,可以说是弱于楚国,强出其余任何一国,绝不可能以举世皆敌。”

“若仓促东出,山东诸国相援,以一敌二尚有胜算,以一敌众则只有毁灭一途。”

“其三,当下大秦帝国内治尚有诸多难事,人口不足以扩充大军,良田不足以长资军食。”

“大秦帝国朝野虽有陛下重铸秦法根基,更有国尉,通武候横空出世。但是大战一起,必然是绵绵无期。纵然是倾我大秦帝国之力,能否持久,臣不敢断言。”

……

说到这里,陈平肃然一躬:“陛下,大业当徐徐图之,不可能于朝夕之间而成,臣请陛下裁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