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领主天下 > 二百八十七章 投石问路

明末之领主天下 二百八十七章 投石问路

作者:不抽烟的老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1:15 来源:笔趣阁

萧毅的直白让尤条有些措手不及,虽然知道眼前这位主心中根本就没有把现在这个朝廷放在眼里,虽然知道他雄心勃勃,但是还是被他不加掩饰的话给吓了一跳,一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萧毅看尤条尴尬的样子,哈哈一笑,继而沉声道:“军师,你刚才分析的天下大势,本督都极为赞成。不错,当今的朝廷从根子上已经腐烂掉了,根本不值得扶持。本督如今所做的这一切,既是为了天下百姓,也是为了我自己。当年陈胜大泽乡造反的时候曾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却是个大实话。本督一直相信这天下是有能者得之,皇帝的位子是有能者居之。至于你刚才说的什么帝星之说,用来骗骗愚昧的山野村夫还行,对于居于庙堂之高的人来说也就是个笑话。”

尤条汗颜,惭愧道:“卑职惭愧。”

萧毅摆摆手道:“不说这些了,本督现在想明确的知道若是本督想取天下,军师何以教我?”

尤条神情一振,两眼放光,深吸了一口气后才缓缓说道:“广蓄人望,借力打力,步步为营。”

萧毅闻言两眼一眯,眼中精光湛然,思忖了半刻后缓缓道:“本督有些明白了。以军师之见,当前我们该如何做?”

看见萧毅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尤条大为赞赏。继续道:“这一次国公爷大破洪承畴,收复淮安府,又击溃了阿济格的十万大军,这么大的功劳朝廷肯定会有封赏。想来马士英此刻正在为如何封赏国公爷才好而发愁呢!若是封赏太轻,既怕国公爷不满;若是封赏太重,国公爷已经位极人臣,再往上也只能封王了。可是封王这件事关系实在重大,诚如国公爷所说,本朝自洪武,永乐两朝之后再就没有封过异姓王。因此。马士英一定很是犹豫不决。难以抉择。”

萧毅哈哈一笑道:“本督不管马士英是否为难,但是本督这次一定要封王。因为本督有必须要封王的理由不可。”

尤条诧异的看着萧毅,虽然他自己也是希望这次萧毅能够封王,但是却没有想到萧毅自己会如此毫不掩饰的说出来。但是他也没有聪明的没有问萧毅到底是什么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问了,萧毅也没办法说。因为这是系统变态的要求。只有萧毅被正统朝廷封为亲王,领地才能升级到帝王时代,兵力上限才能突破两万。达到五万。很多新的科技,武器才能得到应用和制造 。这就是萧毅不得不封王的理由。

尤条思忖了片刻后道:“国公爷,能不能封王的关键还在于马士英。马士英在拥立皇帝时居功至伟,小胖子对马士英极为倚重,朝廷大小事宜皆有马士英决断。如果马士英在这件事情上从中作梗的话,那么就有些麻烦了。”

萧毅不以为然。淡然道:“马士英若是敢坏本督的好事,本督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听着萧毅话语中淡淡的杀气,尤条有些惊讶,知道萧毅若想除掉马士英的话真是易如反掌。急忙劝道:“国公爷,切莫动怒。除掉马士英固然简单,可是却会对国公的大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尽量不要走那一步。”

萧毅点点头,知道自己有些急躁了。自己前世今生都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穿越来了之后也一直是带兵打仗。解决很多问题的方式还是喜欢从暴力的角度去思考。这点若是作为一个武将来说,固然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一个志在天下的人主来说那就是致命的弱点了。

萧毅问道:“军师有何妙计?”

尤条抚须笑道:“咱们可以先来一出投石问路,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然后再从长计议。”

萧毅疑惑的道:“计将安出?”

尤条转头看着东方,淡淡的说道:“扬州!”

萧毅一愣,扬州?

尤条走到帐中的军事地图前指着扬州的位置道:“扬州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美称,西接滁州,南临南京,北壤淮安,东傍盐城,运河从腹中船速而过,交通便利,水陆通达,城中人口近百万之多,富商大贾不计其数,且又有盐税之利,素来都是历代朝廷最重要的钱粮重地之一。而且,扬州作为南京北大门,若要攻陷南京,必先攻占扬州。从兵家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必争之地。”

萧毅点点头,示意尤条继续说。

尤条顿了顿继续道:“所以,国公爷若要将江淮之地尽数纳入手中,则扬州为首取之地。而且,若是作为国公爷的行辕之所在,扬州比滁州更合适,更有利于国公爷掌握江北局势,更容易对南京朝廷形成压力。若是扬州到手之后,以扬州丰腴之地,能够收缴上来的钱粮将是非常可观,对于国公爷继续招兵买马,壮大实力会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扬州都是必取无疑。”

萧毅闻言精神一振,但是却有些犹豫道:“军师所言诚然不错,但是现在扬州尚有史可法督师,本督怎么能够鸠占鹊巢?史可法在朝廷之中卓有声望,而且在天下臣民心中也是备受敬仰。本督若是取了扬州,会不会有些不妥?”

事实上这些也正是萧毅的真正顾虑,并非他故作矫情。在后世的史学观点中,很多人对史可法推崇备至,把他当做民族英雄一样崇拜。史可法当时在扬州殉国之后,江南很多百姓在家中为史可法建立了灵位,日日焚香,为他超度。很多江南士子百姓在日后的抗清斗争都都把史可法当做坚持抗清的灵魂人物。

但是后世熟读各类史书的萧毅却并不这么认为。史可法这辈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他在清军攻陷扬州后誓死不降,最终壮烈牺牲,成为了南明朝廷中在抗清斗争中牺牲的地位最高的官员,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做了过分的渲染。

纵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功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则主要是在弘光年间。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份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

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率,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

总之,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

在明清易代之际激于民族大义而死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慰,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被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知道史可法的真正的本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萧毅还是对史可法在南明朝廷中的地位和威望有所顾虑,所以才有了这些犹豫。

谁知道萧毅期期艾艾的说完之后,却发现尤条以一种奇怪的神情看着他,貌似对他这番话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萧毅疑惑的问道:“军师,可是本督说错了什么?”

尤条摇摇头道:“国公爷,请恕卑职不敢苟同国公爷的话。史可法此时诚然是以阁臣的身份督师扬州,但是并没有如国公方才所说在江淮士民心目中有多么卓著的声望。相反,卑职却从很多百姓口中听到了许多对史可法的怨愤之情。”

萧毅奇道:“这是为何?”

在尤条的一番解释下,萧毅这次明白当时的百姓心目中并没有对史可法有多推崇,反而对他意见很大。史可法虽然为官清廉,但是他的致命弱点却是缺乏雄才大略,总想处处应付,八方妥帖,最后落了个事与愿违。不仅在拥立南明正统一时上犯了大错,导致人心大跌。更是在后来督师江北,节制江北四镇时处处容忍,纵容四镇鱼肉百姓。四镇之间互相攻打,争斗不休,史可法却没有丝毫魄力,只能是四处**,到处陪笑脸。为了平息四镇的怒火,竟然不断的向百姓们加收各种赋税,导致百姓穷困潦倒,怨声不绝。

听了尤条诉说的关于四镇如何跋扈,史可法如何无能,萧毅一时间也有些消化不了。看来自己虽然知道一些历史的真相,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有些想当然了。

突然之间,他明白了。史可法之所以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扬州城破时宁死不屈,壮烈牺牲的缘故。这就跟后世一样,很多人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只有等因公殉职后各路媒体才纷纷报道,歌功颂德,国家政府各种荣誉也是纷至沓来。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人们对于死去的英雄才是毫不吝啬的。(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到。十二点第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