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开国大典(二)
第452章开国大典(二)
再后面是一队队的炮兵,各种各样的火炮先进在长安街上,迫击炮、火箭炮、加农炮和一些远程大炮,他们被各种各样的汽车和马车拖带着行进在大路上,那些炮兵战士们也是昂首挺胸地坐在了炮车上。
此时广播员激动地对大家说道:“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我们英雄的骑兵部队。”人们向东面望去,只见那些骑兵已经走了过来,前面一队是白马,中间一队是黑马,后面还有一队红马,它们在骑手的指挥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前进。
再有就是海军了,不得不说海军的制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制服了,上白下蓝的军装使得那些战士们更加的威武,自从甲午战争以来,又经过了对马海战,他们是一支英雄的队伍,是一支经过了真正海战考验的队伍。
装甲车也正在轰轰隆隆地开过来,参加检阅的装甲车上只有重机枪,没有火炮,现在自已的新式装甲车上可是已经有了那种七十五毫米的大炮了,要是没有火炮那还有什么用啊,只能是“雌性的”,但是现在就是要给国外一个错误的判断,那就是我们的装甲车上是没有火炮的。站在车上的车长向主席台上敬礼,小伙子纹丝不动,充分展现了中**人的风采。
同时在空中还出现了那些在战斗中立下了战功的飞艇和飞机,他们从空中快速飞过。引的人们不停地向着空中张望,尽管世界上已经出现了飞机,但是用于战争的也只有我们的中华帝国。
面对这样的军容,人们感慨万分,这还是那古老落后国家的军队吗?只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就从**落后变成了今天这样一支,由先进武器装备的军队,在观礼台上的外国客人们,那表情就更精彩了,这就是各种列强在四十年前,他们可以用几艘军舰放上几炮,几千人的军队就可以打破国门的那个国家吗?看他们那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大有把天下掌握在自已手中的气魄。
那些对中华帝国比较友好的国家还好一些,他们都为自已能有这样一强大的朋友而高兴,有了这样的伙伴,睡觉都能踏实一些的,那些对中华帝国不是特别支好的国家,就要考虑一下以后的对华政策问题了,那些对中华帝国有反感的国家,他们更是要掂量一下自已的分量了,我们能对他们作什么?面对这样的军队我们又能作什么?
最后是各种民众的游行队伍了,整个广场上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下午就是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典礼,就在东方饭店的大厅里,一会儿请那些人吃饭方便,司礼的官员请李振华坐在了当中的椅子上,李振华穿着的就是由自已设计的那一套新式的军礼服,腰间扎上了武装带,一条皮带斜着披挂在左肩到右侧的皮带上,一把军刀放在了他的右手边,虽然说是经过了许多的高手,特地为他特意打造而成的,但是李振华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个累赘,没有一点的用处。
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当向敌人表示投降时,把刀向外一送就解决了,现在自已的仓库里不是有许多的这种指挥刀吗?法国的、日本的,英国的、俄罗斯的,以后只你们敢于踏上中国的土地,那就要把你们的指挥刀给我们留下来。
李振华坐好以后,司礼的官员然后请各个国家的使者前来拜会,先是亚洲的那些小弟兄国家,安南、朝鲜、泰国、日本,然后就是依次排列了。
司礼官拉长了声音高喊:“安南国使臣张兴华拜见大中华帝国皇帝陛下”
张兴华身穿军服,向李振华行举手礼,李振华一看自已的哥们来了,他马上站了起来,先是举手还礼,然后向张兴华伸出手去,司礼官急忙在一边说道:“陛下您不用起来的,坐着就行了。”
“那可不行,这是我们的功臣啊,他为我们把守南疆多少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已的问题,这一次他来了,我不会让他受一点的委屈的。”
俩人说了一会儿话,司礼官提醒李振华道:“陛下,后面还有许多的国家呢,请您一会儿再和张先生再谈。”李振华这才停止了他们的谈话。
一个个的国家前来拜会皇帝,他们把自已国家的国书交给侍卫官,再由侍卫官递到李振华的手中,然后李振华象征性地说上两句,就由专门安排好的人把他们领走,到餐厅里去等候吃饭了。
德国特使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德里希亲王,随行人员中有一位以后将会是大名鼎鼎的保罗?冯?兴登堡,陪同他们来的是外交大臣马萨尔,以及德国公使海靖。
作为双方一直在很好地合作的国家,他们代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李振华表示了真诚的祝愿,并祝两国能长期进行了友好合作,李振华在先前已经和李鸿章充分地研究了,那就是要利用德国人来牵制英国人和法国人,不能让他们在联合起来共同向我们出手了。这也就是李鸿章一贯使用的手法“以夷制夷”。
他也热情地向德国人表示了谢意。
下面一个就是英国人了,现在他们还是世界上的老大,但是他们派出了以首相兼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为首的代表团,前来参加中华帝国的庆典,不算不给李振华面子了。出于礼节,李振华也是和他们虚情假意了一番。
法国人来的是外交部长戴奥菲尔.德尔卡塞,这级别就显得低了,你们他**的看不起我,我以后也不会给你们上好药的,法国人知道现在安南的局势是完全操控在李振华的手中的,但是,双方谁也不承认,那你就没有办法了,但是现在自已一方是不能和中国人翻脸的,要是翻脸,那就是自已和自已过不去了,首先要先掂量一下自已的份量够不够。
第452章开国大典(二)。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