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七十八章 一语道破是玄机

汉末之奇谋 第七十八章 一语道破是玄机

作者:雍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7:42 来源:笔趣阁

这一晚,姬溪睡的挺好的,却有人因为他的缘故,睡的相当不好,比如说宛城之内,郡府内的这帮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宛城,郡府,正堂内,十几人依次而坐。

上首者一身华服,年纪四十几许,身材干瘦,相貌平平,唯有那双小眼睛,从里到外的透着精明。可此时,那双精明的小眼睛内,却藏着滔天的怒火和杀机,连带着他那尖酸的声音更是刻薄,他说:“好嘛,吕布五万大军现已在南召县驻扎,随时准备兵临城下,诸公没有退敌之策也就罢了,可那姬溪小贼,不过区区两千人马,尔等两万人竟阻不住他,更让他杀到了家门口,诸公真是好本事啊,好本事啊。”

这堂中坐着的,都可算是豪杰之流,如阎象、李丰、袁胤、袁涣、纪灵、张勋、杨奉等人,更是名扬当世,有着不小的知名度,这些人,没一个拿出去都能够独当一面,可今日,却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姬溪束手无策,是以面对袁术的冷嘲热讽,具皆面色羞愧,不敢多言。

而张勋和纪灵,更是因为新败于姬溪之手,是以羞愧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袁术见状,更是大怒,猛地一拍桌子,喝道:“怎么,诸公为何不说话,莫不是怕了那吕布和姬溪,既如此,不若开城投降,换诸公一个太平康乐可好?”

这话一说,再没人说话就不合适了,是以一人站起,对袁术抱拳施礼,袁术一看,此人乃是账下主簿阎象,便问:“阎主簿,有何高见?”

阎象略一沉吟,镇定自若的说:“主公不必过于忧虑,今日的局势,归根结底乃是因那姬溪趁虚而入所致,是以我方虽有些损伤,但无伤大雅。”

袁术点头,说:“这我知道,也并没有责怪诸公的意思,我想问的是,当下的宛城,腹背受敌,我等当如何自处?”

阎象道:“主公无忧,愚以为,我等只需坚守宛城,不出一月,敌军必撤。”

袁术眉毛一挑,没有说话,显然是在等着阎象继续说,而阎象也是识趣,直言道:“当今之天下,可谓是错综复杂,天子西迁长安,董卓挟十数万雍凉兵马驻扎洛阳,袁术、王匡、张扬三人驻守河内,张邈、刘岱、桥瑁、曹操等人驻扎酸枣,孔屯兵颍川,而主公驻扎宛城,此为三面合围之局,主公可想过,那董卓为何对近在咫尺的袁绍等人置若罔闻,反而分出兵马,要来强取南阳?”

袁术道:“这也是本将军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还请阎主簿解惑。”

阎象说:“愚以为,董卓自知奇书将近,是以开始给自己准备后路了,而董卓的后路,便是退居关中,依雄关而自称王。”

这么一说,袁术更不明白了,便问:“董卓若想入关,大可经函谷关,潼关直接进长安,何故舍近而求远,绕道南阳?”

阎象笑道:“愚以为,董卓此举,不外乎两个用意,其一,乃是将各路诸侯的目光牵向他处,以便为自己的撤兵做准备,其二,乃是为了清除关和武关之前的障碍,为关中再添一道屏障,又或者,此二者兼而有之。”

闻言,袁术细思片刻,拍手道:“定然是如此了。”随后却又问:“可这于我等当下的危局有何益处呢?”

阎象说:“先前已经说过,此时的董卓,看似依然强盛,但身处合围,已然是强弩之末,是以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摔打。而从吕布的徐徐进军便可知道,吕布也知道了这一点,是以我敢断言,吕布必不敢妄动刀兵,只会枕戈以待,寻觅良机,打通关和武关之前的障碍。而我等要做的,便是不给吕布这个机会,将他牢牢的困在南召县,只待他发现事不可为,自然会退兵洛阳,再经函谷关退至关中。”

袁术点头,大觉有理,又问:“那阎主簿又是如何断言,一月之内,吕布就会撤兵呢?”

阎象笑道:“主公莫要忘了,董卓最大的威胁不在我宛城,而是在河内,吕布大军出征,洛阳必定空虚,短时间内袁绍不敢动手,但若是迁延日久,那就不好说了。”

此话一说,袁术明显的松了口气,回味片刻,更是彻底的放下了心,笑道:“阎主簿的远见卓识,实在令人钦佩。”

阎象笑说:“主公谬赞了,属下愧不敢当。”

按照袁术的想法,如阎象所说的固地自守最好,但手下的将领却有人不愿意,阎象坐下后,一暴眼环腮的将领立刻站起,袁术一看,乃是自己的从弟袁胤,其人说:“难道我等便定要做这缩头乌龟不成。”

闻言,袁术眉头一皱,显然不喜,可还是耐着性子的问:“你有何高见啊?”

袁胤既然站起,自然早有定计,是以说:“阎主簿所言,虽老成持重,但未免故步自封,属下有个计策,进可阻董卓吕布的退路,至不济,也要将那姬溪小贼牢牢的控于掌中,瓮中捉鳖,定叫他有来无回。”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特别是张勋和纪灵,更是神情激愤,目光灼灼的看着袁胤,等着他的下文。

在袁术的示意下,袁胤自信满满的说:“愚以为,既然我等已坚定据城以自守的想法,那么,只需要三万兵马便可牢牢的守住城池,而我等却有五万兵马,这岂不是太浪费了。”

诸人一听,具皆点了点头,大觉有理,袁胤见状,更是自信,接着说:“是以属下以为,主公应分出两万兵马驻扎内乡县,扼住通往关中的必经之路,一来可与宛城成掎角之势,守望相助,二来可截断那姬溪小贼的退路,令他无处藏身。”

听了这条计策,袁术很是犹豫,这是一个志大才疏,无甚决断的人,他本能的倾向于阎象的那条保守但完全的计策,却又对袁胤的计策很是心动,是以一时间拿捏不定。

这时,阎象复又站起,直言道:“愚以为,此计大为可行。”

接着,堂上的其他主人具皆请命,而纪灵和张勋,更是以头杵地,哀求着袁术给他们一个雪耻的机会。

袁术见状,终于有了决断,却愣是没有理会纪灵和张勋的苦苦请命,反而对袁胤和袁涣说:“袁胤,你为主将,袁涣,你为副将,令你二人速去点兵,明日一早便领兵去内乡县驻扎,着你二人见机行事,但,一定要把姬溪的人头给我带回来。”

闻言,张勋和纪灵满脸苦涩,袁胤和袁涣则是大喜着领命而去。

而经过这一番商讨,袁术也算是安了心,便吩咐诸人退下,各自整顿兵马,枕戈以待。

一夜无话,第二日卯时,宛城东门大开,两万人鱼贯而出,直奔西方而去。

而此时的姬溪,也已经醒了,一夜的休息,身心的疲惫彻底散去,伸了个懒腰,疏散着筋骨,姬溪走出了房门,随意的梳洗几下,便直奔城楼而去。

上了城楼,太阳才刚刚升起,天地间一轮红日,印的这四周一片辽阔。

张康走过来,对姬溪说:“大哥,这么早就起了啊,怎么不多睡会,这里有我,不用担心。”

姬溪笑着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啊,现在的我们,还远不到享福的时候。”又问:“南召县可有消息传过来?”

张康摇头说:“那吕布也不知是怎么想的,行军缓慢也就罢了,可到了南召县已经三日了,却一丝一毫的动静都没有,莫不是在等着袁术投降?”

姬溪叹了口气,又问:“那宛城呢?”

张康回答:“最新的探报得知,昨夜的宛城动静不小,应该是在点兵,只是到底是去击吕布,还是来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听了这条探报,姬溪却松了口气,袁术去打谁,姬溪都无所谓,只要他动起来就行,姬溪最怕的,便是袁术像个缩头乌龟似的驻守宛城,那样的话,自己到哪里去找机会去。

而且,姬溪还知道,董卓在洛阳坚持不了多久了,据后世史料记载,董卓应该是在三月末退入关中,而如今,已经是二月中旬了,满打满算,自己也就只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自己必须弄到二十万石粮草,要知道,现在的蓝田县,已经开始播种小麦了,可到现在为止,加上昨日的三万石,蓝田县也只不过有十万石种子,光是这种子,就差了一半,更遑论播种之后到五月芒种时节这段时间,百姓们的口粮了。

所以,粮草乃是姬溪的重中之重,为了粮食,姬溪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可纵有千般计谋,先提条件却是得动起来,若袁术也觉察出了董卓的虚张声势,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那么,姬溪就得抓瞎,总不能带着这两千兵马去强攻宛城,那纯碎是找死。

所幸,照先前的探报来看,袁术还是有些血气的。

于是乎,姬溪吩咐张康再派出哨探,要尽快的弄清楚宛城和南召县的走向。

张康领命而去,姬溪则去到了城南的军营,和将士们一起吃了早饭,随后随意的闲逛,和这个聊聊天,和那个打打屁,优哉游哉,好不惬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