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四百六十一章 血战汉中

汉末之奇谋 第四百六十一章 血战汉中

作者:雍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7:42 来源:笔趣阁

局势看起来很明朗,若然曹魏做起了壁上观。曹魏无所谓,大不了时日久了打道回府,无非是耗些粮饷而已。东吴更无所谓,因为刘备不能前来参战之故,孙坚巴不得姬溪和曹操抓紧退军呢。而对姬溪来说,便是得不偿失了,他此番为了将得到荆州,可谓是倾尽全力,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若然无功而返,不仅是奇耻大辱,对整体的实力也是一个莫大的反击。

这是曹魏的优势,也是荀攸的仪仗,看起来似乎是无解之局,可贾诩是何等人,这能拦的住贾诩?于是,第二日姬溪酒醒之后,贾诩第一时间找到了姬溪,对姬溪说:“主公,请下令撤回攻入西蜀的两路兵马。”

姬溪揉了揉脑袋,片刻后方才问道:“昨夜谈的不顺利?”

贾诩点头,道:“曹魏方面认定我军独木难支,依仗自身有左右战局之力,故而寸步不让。而若答应其要求,则我军此番征战却是为曹魏做了嫁衣。曹魏摆明了是想得渔翁之利。”

对此,姬溪早有预料,后问:“便是撤回了攻入西蜀的兵马,又如何能确定刘备会再次来会战荆州,便是刘备果真来了,若然曹操仍旧袖手旁观,于我军而言岂不是更加不利。”

姬溪的顾虑有道理,然而贾诩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先前我军攻入西蜀,乃因曹魏按兵不动之故的无奈之举。而现今,曹魏已达近前,不管其动或不动,孙刘对其都不能视而不见。而只要孙刘对曹魏存有忌惮,必然会被曹魏牵制住许多兵马,介时,我军压力并未增大,而曹魏却开始有了压力。彼时,曹魏若退,成天下笑柄,其若按兵不动,我军有机可乘,其若挥师开战,我军便可借其之手力取荆州。再者,以今时之局势,想要攻占西蜀为时尚远,既然引曹魏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攻入西蜀的两路兵马再继续征战,已经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既如此,又何必空耗粮饷。”

闻言,姬溪觉得有道理,荆州就在这里,曹魏想要空手套白狼,己方当然不能愿意,既然你不想动,那就将西蜀的兵马引过来破釜沉舟,你曹魏要是还是不想出力,我便直接撤军,介时,孙然我方损失惨重,但你曹魏就成了个笑话。从今以后,谁还敢和你结盟。

于是乎,姬溪当即同意了继续的建议,快马传报,着姬昀和郝昭退军。

却不料,命令送出去还没有两日,姬昀的传信官却先一步来到了姬溪的大营。

传信官将姬昀的进言送上,姬溪看后久久无语,后将此信件交给贾诩看。贾诩看后,亦是久久无语,半响后方才叹道:“论军机大事,我不如元状多也。主公,此计绝妙,当速行。”

几日后,姬溪再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军事调整,他先是同意了和曹魏分东西夹击孙坚,却在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忽的引兵西进,跃过了樊城战场,经渭水溯流而上,竟然直接引着十万大军打进了汉中,长驱直入。

这变化发生的太过突然,谁能想到姬溪竟然如此果决的放弃了近在咫尺的荆州,转而攻进了西蜀。而如此一来,曹魏和东吴立刻成为了针尖对麦芒的局势。东吴的压力顿时减小一半,而曹魏的眼里却瞬时增加了一倍。

彼时,曹魏可以退,其若退,孙坚势必紧随姬溪之后冲入西蜀,截断姬溪后路,如此一来,姬溪必遭大败,可于曹魏而言,姬溪大败显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因为只要孙刘联手大败了姬溪,其联盟便更加的牢不可破,姬溪只能退守关中,再也无力对他曹魏形成任何的帮助,介时,孙刘的实力会暴涨,且极有可能选择先联手打掉曹魏,而后对关中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姬溪也难以持久。重点是,姬溪若败,他曹魏顿时独木难支,必将在姬溪之前灭亡。

通过此举,姬溪瞬间让曹操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唇亡齿寒,如此一来,曹操别无他途,只能倾尽全力的牵扯住东吴的兵马,对孙坚加强进攻,进入了攻坚战。

这便是姬昀的策略,剑走偏锋,直接将最初的战略目标改变,由夺荆州变成了夺汉中,值得一提的是,汉中对姬溪的重要性与荆州相比,不相伯仲,而若得到汉中,姬溪便可对荆州相称两面夹击之势,之后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姬溪夙夜行军,摧枯拉朽的在汉中横冲直撞,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打进了汉中腹地,彼时,西蜀才终于反应过来,组织起行之有效的对抗,这整个过程,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四个字便可以解释的通,那就是出乎意料。

梅雨季节来临,九月末,姬溪已经打到了汉中郡城南郑。刘备于此纠结了十余万大军,与姬溪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

当日,大雨磅礴,姬溪登台对全军狂吼:“今日,尔等功成名就之时,勿惜此身,匡我大汉,化英魂,佑苍生。”

此一战,乃数来年仅有的旷世之战,整整进行了数个日夜,其惨烈不可言表。最终,姬溪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刘备兵败如山倒,只能弃了关中,退入川蜀,依仗天险严守,终于挡住了姬溪前进的脚步。

彼时,姬溪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全军振奋,欢呼震天。

至此,汉中军落入落入姬溪的手中,而后,摆在姬溪眼前的有三条路。其一,坚固以得战果,而后退军会洛阳。其二,厉兵秣马,继续对西蜀试压,以期一劳永逸的灭了刘备。其三,调转兵峰,行之前未成之事,进攻荆州。

在抉择方面,众将产生看了分歧,却没有人选择退兵,而后便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继续进攻川蜀,一派主张调转枪头,去夺荆州。如贾诩,便极力主张调转枪口去夺荆州,因为眼下曹操和孙坚的争夺战正打到紧要的关头,此时正是己方去分一杯羹的绝佳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