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四百二十七章 来使逢纪

汉末之奇谋 第四百二十七章 来使逢纪

作者:雍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7:42 来源:笔趣阁

姬渊的有理有节,以及那莫名的手足无措,令冷静下来的甄宓心中忽的升起了莫名的希望,或许,姬渊是她逃出去的突破口。

于是,见姬渊转身向出房门叫人,甄宓脱口而出道:“将军且慢。”

姬渊疑惑的转身,疑惑的看向甄宓。

甄宓深吸口气,决定开门见山:“妾身为先前的鲁莽向将军道歉,看的出来,将军是个心善的人,妾身想请将军告知,要如何处置我袁府老弱妇孺?”

姬渊为难了,他也不知道高顺要如何处置,以他旅长的权限,也不够格插手,当然,以他姬家人的身份,他若是想要插手的话,还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可姬渊却从未拿自己姬家人的身份压过别人。

所以,姬渊只能摇头说不知。

甄宓有些失望,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正心灰意冷之际,姬渊却忽的说了一句话:“请夫人放心,有我姬渊在这里,云中城内定能保你家小平安无事。”

甄宓起身拜谢:“如此,多谢将军了。只不知将军为何对妾身家小如此厚待,莫不是与妾身夫君相识有旧?”

与袁熙相识,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除此之外,甄宓又实在想不出别的理由,她又如何能够想到,站在对面的那个汉子,已经苦苦的恋着她十年了。

姬渊闭口不答,转身走出房门,吩咐两个军士将甄宓送回去,并直接下令道:“传我军令,无我命令,谁都不可骚扰袁府家小,违令者斩。”

这命令下的,显然是逾越了,但这逾越的命令从姬渊的口中说出来,却并算不上逾越,就算是高顺当面,姬渊同样可以这样下令,且高顺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去和姬渊计较,毕竟抛开姬渊的身份不谈,他本身便是神一样的存在,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从某一方面说,姬渊在军中的威望与姬溪不相上下,他高顺是万万比不上的,所以,对于一些不涉及生意危机的事情,高顺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姬渊很少很少会干这种有些逾越的事情。

甄宓感动的离开后,姬渊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浑然不顾这个月份的天寒地冻,撕开自己的衣衫,露出**的胸膛,也不要别人帮忙,自己面无表情的包扎着先前甄宓留给他的伤口。

伤口深可见骨,痛是必然的,但姬渊却毫无所觉,因为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自己的身上,此时他想的是,是谁将甄宓送到了自己的房间,难道自己的隐秘被被人发现了。

和贾诩不一样,贾诩是时时刻刻存疑,而后时时刻刻去解决疑虑,而姬渊则很少有什么疑惑,而一旦他有了疑惑,那么必然要将之解开,且绝不拖拉。

简单的包扎了伤口后,姬渊寒着脸问了一句:“谁将她送来的?”

属下不敢隐瞒,直言说是贾诩遣人送来的。姬渊换了件长衫,也不顾此时已经是深夜,当即出门向贾诩的住处走去。

贾诩的房间内还掌着灯,把甄宓送过去后,他便一直在房内等着属下的回报,却不料姬渊这么快便找来了,看着姬渊那阴寒的脸色,贾诩苦笑,知道自己的猜测错了,接下来只不过不那么好糊弄。

什么人好糊弄呢?傻子好糊弄,因为他没有逻辑,普通人也好糊弄,因为他的逻辑不够完善,聪明人也好糊弄,因为他的逻辑太多,善加引导便可以将之带进坑里去。最不好糊弄的人,是一根筋的人,因为他的逻辑是一条康庄大道,一眼就能看到尽头,想让他改道,哪有这么容易。

很显然,姬渊便是那种一根筋的人,他从来没有那些弯弯绕绕,进门之后便开门见山的问:“先生将甄宓送入我房中,意欲何为?”

贾诩很讨厌对付姬渊这种人,不是不会对付,而是对付起来没有丝毫的技术含量,没有技术含量他的智谋便无用武之地,相当于他引以为傲的本事瞬时消失殆尽,他只能随着对方直来直往。

贾诩:“云虎不喜欢甄宓?”

姬渊:“军中有军法,先生将甄宓送入我房中,可知已犯军法?”

贾诩:“不过一俘虏而已,云虎若是喜欢,尽管享用便是。”

姬渊:“我敬先生,但请先生自重,今日若不给我一个交代,休怪姬渊无情。”

贾诩知道,姬渊不是在威胁他,绝对能说到做到的,便是当场杀了他都有可能。可姬渊越是如此表现,贾诩心中的疑惑便更甚,于是乎,踌躇一会了后,明言道:“我担心你为女色所迷惑,所以一试。”

这个交代,姬渊是可以接受的,但贾诩却又说:“除此之外,我需要知道你和甄宓的关系,或者说,我需要知道你愿意为甄宓做什么事情?”

姬渊沉默,却知道贾诩是在为全军大局着想,他认为自己不能拖后腿,便承诺说:“请先生放心,我绝对不会不经先生同意而对甄宓有任何动作。今夜之事,也请先生不要再做。”

仍旧没有说明和甄宓之间是否有隐秘,贾诩却不好再问,姬渊既然已经承诺了,那么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而姬渊在承诺之后,转身便离开了贾诩的房间,独留下贾诩一人在那里闭目沉思。有心想给姬溪写上一封信,可踌躇良久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终归是小事情,似乎真的没必要如此郑重其事。

殊不料,贾诩此时的一时放松,却在数日后错失了一个绝佳的良机,这个良机的失去,直接的造成了塞北之争变的困难重重,更间接的引起了一个不可控制的变数发生。

几日后,大雪飘雪之日,一个儒生骑着一匹劣马,只身进入了云中城,来人,乃是逢纪。

逢纪来自九原城,九原城,是袁熙及各部首领败逃后的聚集之地,说塞北地广人稀,可这才短短一个月,探报竟已得知袁熙又聚集了十五万兵马,让高顺颇为头痛。

逢纪乃是为求和而来,大国风度,自然不会为难来使,是以高顺用极高的规格接见了逢纪。逢纪的表现不卑不亢,简单明了的阐述了己方求和的意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