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与蔡邕的长谈

汉末之奇谋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与蔡邕的长谈

作者:雍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7:42 来源:笔趣阁

雍和十年的八月,姬溪受封秦王,随之,姬溪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汉第一国贼。曹操,孙坚,刘备三人早已称王,可天下人对此三人的辱骂远不及姬溪。很奇怪不是吗?但这却是真实存在的。或许天下人觉得,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称王,与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吧。

姬溪受封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搬家,他将自己的家搬到了洛阳,家人们都跟着姬溪迁往了洛阳,除了姬昀,吕浅,寒衣例外。将姬昀一家人留在长安,倒不是因为姬溪还在恼怒姬昀的自作主张,而是因为长安乃至关中需要有一个人坐镇,而这个人,还有比姬昀更合适的吗?

长安的朝廷,依然还在,却已经成为了姬昀的一言堂,大小事务,全由姬昀一人做主,有不从着,不论是谁,具杀之。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堂笼罩在一片阴霾之内,上至天子,下至朝臣,无不胆战心惊,噤若寒蝉。在这个过程中,死者无数。最终,还是要臣服于姬昀的铁血,无他,姬溪离开长安的时候给姬昀留下了十个旅的兵力。

过程中,阻碍还是有的,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吏部尚书蔡邕,这个已达古稀之年的老头,对大汉的拳拳之心日月可见,他抱着必死的决心找到了姬昀。

姬昀谁都敢杀,却不敢对蔡邕不敬。实在是因为蔡邕和姬家的关系实在太深,他的女儿蔡琰是姬月的好姐妹,他的女婿是吕春是姬溪的莫逆之交,他的学生姬蔓是姬昀的亲姐姐,便是姬昀自己,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蔡邕当年的谏言居功至伟。

有这层层的关系在,面对蔡邕,姬昀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好在姬昀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肯下功夫,这世间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说不通的人,当然也不会有达不成的共识。

所以,姬昀没有回避蔡邕,而是选择和蔡邕坐而论道。

一杯香茗,两人独坐。

姬昀:“先生可知,陛下外连曹魏,险些葬送了大汉四百年江山。”

蔡邕:“陛下受奸臣蒙蔽,然终归是天子,尔等所为,与叛贼何异?”

姬昀:“陛下勤政爱民,乃国之圣主,我姬家甚敬之,绝无反叛之心。”

蔡邕:“哼,你大哥封王,你独断朝纲,不是国贼又是什么。今日老夫前来便是要劝你,天道有常,轮转不住,莫要逆天行事,成千古罪人。”

姬昀:“先生错了,是非功过,自有史官留笔,后人评判,我姬家问心无愧,乃顺天而行。”

蔡邕:“狡辩。这便是你姬家的态度吗?”

姬昀:“先生莫急,且听学生细细道来。”

蔡邕不说话,目光炯炯的盯着姬昀。姬昀浅笑,缓慢而坚定的继续道:“今日之陛下好似商之太甲,有强国之志,有安民之心,有宏图壮志,想独揽乾坤。然,思虑不周,目光短浅,非我姬家霸道,实因天下四分,枭雄并起,眼下战火虽熄灭,久之必乱。先生扪心自问,若无我姬家,若无我大哥姬溪,可还有大汉?”

蔡邕:“天下大乱,首在人心丧乱,便是因为如你姬家者太多。哼,自诩以天下为己任,实则都是为了一己之私。”

姬昀:“先生当知,数年来我大哥一直身负国贼之名,其声名狼藉比之董卓尚有过之,而其权势却胜出董卓不知凡几。我大哥若反,谁人能挡,可我大哥是若何做的,我姬家又是如何做的。数年来,我姬家可曾迫害过任何一个忠臣,我大哥的多次让步先生应该都看在眼里的。试问天下,谁能在我大哥的位置上还能如此忍让。我大哥忠于汉室,天地可表,先生何以以偏概全。”

姬昀的话,说的是事实,数年来,姬溪的多次让步蔡邕都是看在眼里的,蔡邕不是不讲理的人,所以他无从反驳。而后态度有些缓和,说:“那何不再人上一次呢?陛下年轻气盛,虽有过错,多加指劝导也就罢了。”

姬昀:“先生还不明白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能打消陛下疑虑的唯有我姬家交出兵权,可这样做,后果是什么呢?先生但凡能找出一人代替我姬家,学生可替大哥做主,即刻交出兵权,全家归隐。不瞒先生说,学生早已物色好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做梦都想着和一家人去那里悠闲度日啊。”

蔡邕才不相信姬家会归隐呢,不过他相不相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确实想不出谁能顶替姬家,并随之领悟到一见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姬家,大汉随时可能会倾覆。

不可调节的矛盾**裸的浮现在眼前,姬家交出兵权,大汉必亡,姬家不交出兵权,大汉是姓刘还是姓姬呢?

察觉了蔡邕的徘徊,姬昀说:“先生,除了相信我姬家,大汉还有别的出路吗?”

这是一个问句,但姬昀却说的非常笃定,而事实也确实如姬昀所说的,当今天下,能匡扶社稷者只有四人,姬溪,曹操,孙坚,刘备,而与其他三者相比,显然姬溪是最合适的。

蔡邕沉吟良久后才问:“相信?你让老夫,让大汉如何相信?”

姬昀深吸口气,方才郑重的回答:“先生,你只能相信,大汉,也只能相信。”

闻言,蔡邕久久无言,对这个回答显然是不满意的,但细想想,除此以外,又能得到什么回答呢。

蔡邕心灰意冷的离开了姬府,自此后,再也不过问姬昀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而自那以后,姬昀的手段也逐渐的变的缓和,他开始用自身那无双的智谋来温水煮青蛙,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将国家发展壮大上。

在姬溪离开长安前,曾与姬昀彻夜长谈,最终决定,自此后,姬溪不再过问政事,全身心的发展军事,而政事,全部交由姬昀来做,并且,姬昀将吕春也带离了长安,于是,长安再也没有能够掣肘姬昀的力量,可以由的姬昀大刀阔斧的改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