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二十五章 一路向西奔长安

汉末之奇谋 第二十五章 一路向西奔长安

作者:雍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7:42 来源:笔趣阁

姬溪真的不想放弃报仇,因为这会让他觉得这几个月来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笑话,都是无用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当初的姬溪,意气风发,觉得只要将队伍训练好了,便可无往而不利,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这些日子的作战,确实是无往不利。

可经过姬昀一句不经意的提点,他却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而也幸亏他在被敌人发现之前就醒悟了自己的破绽之所在,否则的话,必将万劫不复。

姬溪思考了好久,最后,姬溪长叹了口气,做笑话就做笑话吧,总比丢了命好,于是,看向沉默的郭嘉,道:“先生觉得,什么地方的土壤适合扎根呢?”

郭嘉一笑,知道姬溪选择的最稳妥的第三条计策,不由的大为赞赏,赞赏于姬溪能够在未酿成大祸之前警醒,赞赏于姬溪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并没有意气用事。

于是,郭嘉不假思索的道:“关中?”

姬溪问:“关中?距离此地上千里,是不是太远了些?何不就近择一城而入?”

郭嘉道:“观今之天下,董卓篡逆,四方诸侯并起,会猎中原,各方英雄名义上联合在一起,却怀异心,我料,必不能尽全功,接下来的数年间,中原地区必是群雄割据的混乱时期,故中原之地,非安家立户之良土。”

姬溪又问:“那江东呢?”

郭嘉言:“江东沃野千里,眼下看也无战火波及,但是,天下有识之士何其之多,我料,不出一年,必有豪杰兵发江东,介时,又是一番战乱,能不能安然渡过谁也说不准。”

姬溪点头,暗讨这郭嘉确实有远见,所料更是精准,因为姬溪是知道的,孙坚那厮,马上就要入驻江东了,姬溪自问凭自己现在的这点实力,连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于是,又问曰:“中原和江东危险,可那关中不是更危险吗?董卓的残暴可是世人皆知的。”

郭嘉摇头道:“非也,三辅之地,天子脚下,世间风云皆汇长安,宛若滚滚长河汇沧海,带去了滔天波澜,却搅不动水下的深沉。”

姬溪一想也是,世人只知道董卓作乱,为祸关中,便理所当然的认为长安混乱不堪,可实际上呢?三辅之地必定是天子脚下,再乱又能乱到哪里去?再说了,大人物们的你争我夺,关老百姓什么事情?

此时的姬溪,已经下定了去关中的决心,却还是多嘴问了一句:“要说这天下最太平的地方,应该是川蜀之地吧,先生为何避而不言呢?”

郭嘉笑道:“就算我说了,亭长会去吗?”

姬溪一愣,继而也笑了,知道郭嘉已经看出了自己的野心,知道自己不会甘心庸庸碌碌的过一生,而如果真去了那川蜀之地,诚然可以安稳度日,但却会失去很多很多的机会,有可能连头都冒不出来。

姬溪笑道:“先生见笑了,便依先生所言,去关中。”

郭嘉谦虚了几句,又问道:“亭长打算何时起行。”

姬溪道:“明日便起行。”

郭嘉抚掌赞曰:“亭长好气魄。”

姬溪却站起,再次躬身一拜,诚恳的道:“先生的一席话,无异救我等于水火,此等大恩,永世难报,若先生不弃,可否领我等乱世立足?”

话中求贤之意昭然若揭,可在姬溪期待的目光下,郭嘉摇了摇头,道:“嘉才疏学浅,一是当不得此等大任,二是闲云野鹤惯了,又且生性懒散,亭长之言,万难生受。”

姬溪苦笑,这是看不上自己啊,不过也难怪,自己现在啥都没有,拿什么去招揽人家,凭那传说中的王八之气吗?可惜的是,那种出类拔萃的气质自己没有,于是,退而求其次的说:“先生觉得家弟如何?可否给先生当个学生?”

看的出来,郭嘉有些意动,可犹豫了一下,再次拒绝:“元状天赐之资,观世间大才,能教之者寥寥无几,嘉不敢妄自尊大,恐误元状大好年华。”

姬溪再次退而求其次,请求道:“此去关中千余里,路上必不太平,可否请先生随行,助我等一臂之力?”

见郭嘉终于答应了,姬溪才松了口气,只要这家伙不要一声不响的离开就行,相处的时日久了,留住他的机会自然会有。

接下来,姬溪邀请郭嘉留宿家中,郭嘉却婉言相聚,明摆着是不想承受姬溪太多的恩惠,对此,姬溪很是无奈,却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便随他去了。

将郭嘉送到门口,看着郭嘉离去的背影,姬溪的心中很是复杂,这是一个大才,可偏偏,这个大才似乎看不上自己,这让他很是恼怒,以至于竟想着,若是郭嘉执意要走,就算是硬绑,也得把他给留下来。

正思索间,姬昀这小子走了过来,姬溪的眼睛一亮,顿时有了个点子,于是将姬昀拉了过来,对他说:“元状,大哥教给你一个任务。”

姬昀歪着脑袋,眼睛眨了几下,道:“大哥看上郭先生了,可郭先生似乎没看上大哥,所以大哥应该是想让小弟去看住郭先生吧?”

姬溪一愣,继而脸都红了,有些恼火的问:“那你说说,那家伙为什么看不上老子?”

姬昀道:“大哥,你不要自卑,你应该这么想,他看不上你,是他眼瞎了。”

姬溪立马点头,大为欢喜的道:“对,对,还是我弟弟有眼光。”

姬昀目光怪异的看着姬溪,道:“哥,你真的觉得对?”

姬溪暴怒,一脚踹了过去,大声喝骂:“滚,你个小兔崽子,竟敢消遣你大哥。”

经过姬昀这么一打趣,姬溪的心态也平静了下来,哎,命里有时终于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和人之间,还是要看缘分的,缘分不够,就算将人家强留在身边,又能有什么用呢。

前世读三国的时候,每当读到某某礼贤下士,被招揽着便纳首归附,矢志不渝的时候,姬溪的心中便忍不住的腹诽,写的好看,说的好听,可那些某某,哪个不是身居高位,名扬天下。

算是刘备那厮,不也是领豫州牧之后再借着皇叔的名头才招揽到诸葛亮的,人人都为刘备三顾茅庐而感动,他奶奶的,老子也可以三顾茅庐,老子三百顾都行,可问题是,自己就算是三万顾,人家都不会正眼看自己,无他,你谁啊?名不见经传,我为什么要跟着你?

想通了这些之后,姬溪便释然了,心中立马升起了一个**:总有一天,老子也要名扬天下,老子也要让那些牛气冲天的家伙纳首归附。

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还是先做好眼前事吧。

当晚,姬溪将队伍里的骨干以及乡民中的德高望重者全请到了自己家里,姬溪将自己的思虑不周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并着重向众人阐述了当下面临的困境。

最后直言:若是留在这里,不出半月,必会有贼寇前来劫掠,到时候只有两条路,一是忍气吞声,由的他们劫掠,之后,大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二是,和他们硬干,虽可缓一时之急,但等到大兵压境,便唯有覆灭一途。

那一夜,院子里的争吵声片刻未曾停歇,故土难离便不是说着玩的,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老人,乡土情结极为厚重,想要说服他们,就算以姬溪的口才,也是不够用,幸运的是,姬月第二次站在了他这一边,二人联手,舌战群雄,硬生生的说到了后半夜,将那些老家伙熬的头晕眼花,百般无奈之下,终于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村子里就开始行动了起来,近两千人的迁徙可不是小事情,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这些淳朴的人儿,什么都想带走,看姬渊那小子,仗着自己的力气大,竟把他的铸铁台扛在了肩上,姬溪大怒,嗷嗷叫的打了他一顿。

更有甚者,竟想将自家的那张破床也拉走,姬溪的脑袋都大了,于是将所有的事情全交给了姬月和郭嘉,自己却带着铁匠队进了山,夜晚的时候才回到村子。

回到村子里才发现,乡民们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整整二百辆牛车一字排开,从村头排到了村尾,这不拉出来溜溜还真不知道,不知不觉间,村子里竟然这么有钱了,于是乎,消失多日的骄傲情绪再次出现在姬溪的脸上,看着身边的郭嘉骄傲的说:“先生,瞧瞧,我们还是挺有钱的吧?”

郭嘉笑了笑,说:“亭长经营有道。”接着,似乎犹豫了一下,却还是说了出来:“只是,临走前,亭长难道不想做点什么吗?”

姬溪眼睛一亮,笑道:“那先生以为,在下今天干什么去了?”

二人相视一笑,姬溪亲热的拉起郭嘉的胳膊,将他请进了自己的屋子,二人叽叽咕咕的说到了半夜才停。

第二天一早,大部队的迁徙开始,近两千人赶着近两百辆牛车,风风火火的驶出了村子,在后勤队的管理下,井井有条,毫不慌乱。

自小道出山,直上官道,当晚,便行至黄河岸边,露宿至半夜,数百劫匪蜂拥而至,铁匠队迎头击上,开山队持刀护卫,短短半刻钟,贼寇留下二百多具尸首,落荒而逃。

然后,铁匠队回营,后勤队赶上,一少半为受伤的铁匠队队员包扎伤口,其余的搜刮财务,处理尸首,井然有序。

这一切,郭嘉全部看在了眼里,看着这战果,不由的大为震惊,对姬溪道:“亭长真乃神人也,竟能练出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军队。”

姬溪赶紧打蛇随棍上,道:“若先生愿意,这支队伍随时听候先生调遣。”

没成想,人家还是不愿意,姬溪除了苦笑也无他法。

第二天,伐木建筏,近两千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之下,只用了一天的时间,硬是搭起了一座浮桥,虽然简易,但足以承受众人过河。

第三天,众人正是启程,沿黄河南岸一路向西,只是,姬溪却带着姬渊等二十名铁匠队成员返了回去。

路上,姬渊问:“大哥,难道有什么东西落在了村子里,我们这是回去取吗?”

姬溪笑道:“是落下件东西,只是不在村子里,而是在白绕那匹夫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