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一品仵作 > 第八十六章 山中开棺

一品仵作 第八十六章 山中开棺

作者:凤今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5:30 来源:笔趣阁

暮青回到都督府时,望山楼的掌柜正在花厅等着,说郑家人还在望山楼里候着。暮青马上便吩咐人备马车,备验尸工具,并去盛京府衙请了公文,点了月杀和刘黑子便出了城。

到了望山楼门口,暮青下了马车,见掌柜进去领出来一个青年人,那人穿着身灰布长衫,刚见了礼,暮青便问:“你是郑家长子?”

那青年人一愣,问:“都督怎知?”

暮青淡道:“身上有药味儿,左手食指第一指节有勒茧,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微黄。勒茧是常年称药所致,指尖微黄是抓药所致。郑家家道中落,长子是行脚郎中,没有银钱养药童,只能自己背着药箱行走于附近村庄,为人诊病,开方抓药,寒暑不误。因此,你的脸颊和耳朵上有冻疮,左肩微低。你今日没背药箱,但你平时定是习惯用左肩背药箱。”

暮青语如连珠,青年人懵愣地张着嘴,还没回过神来,便听暮青道:“上车,带路!”

他呐呐点头,刚迈脚,便听后头有人喜道:“都督!”

暮青刚要上马车,回头一瞧,见崔远面含喜色的从望山楼里出来,身后跟着五个少年,皆穿着素衣长衫,一看便知是寒门子弟。

“都督刚来,怎就要走?”崔远住进都督府后,奉暮青之命结交寒门子弟,他便日日来望山楼,今儿还是头一遭见暮青过来。

“赶着出城查案。”暮青从马车上又跳了下来,问,“他们是你的友人?”

“是!”崔远面带兴奋,回身一一引荐,“这位是良州贺晨,永州柳泽,渝州朱子明、朱子正兄弟,皆是江北人士。这位是江南人士,岭南萧文林。”

暮青从五名少年身上一一看过,目光在萧文林身上顿了顿,岭南人士……那地儿靠近南图国了。

“我赶着出城办案,三日后是春日宴,都督府人少,诸位若不嫌弃,不妨到都督府小坐。”暮青对五人道。

那五个少年望着暮青,面上皆有钦佩之色,听闻此言更是露出喜色,崔远激动得脸都红了,先声道谢。

暮青淡淡颔首,转身便上了马车。

刘黑子打着马车帘子,瞄了她一眼,脸上写满了不解——都督啥时候会与人寒暄,还有那兴致在府里办春日宴了?

暮青神色不露,坐进车里后,郑家人便坐到车辕上,刘黑子驾着马车便出了城去。

*

郑郎中葬在城外三十里的麦山上,马车到了山脚下时已是晌午。

那青年人的确是郑家长子,名叫郑当归,领着暮青便上了半山腰。

郑郎中的坟前围满了人,除了郑家人还有族里的老人和村中的村民。

村民们踮着脚伸着脖子,见郑当归领着一名少年正往半山腰上来,少年一身白袍,山风猎猎,束发飞扬,如泼出道墨去,染了漫山黄草团团皑雪。

待到了近前,郑当归侧身一让,村民们哗的一声。

谁也没想到,远远瞧着气势那般杀伐凌厉的少年,容貌竟如此平常,但年纪的确是轻,实难想象才十七岁便已上过西北战场,披甲还朝受封三品!

“老朽携郑家族人见过都督。”老族长忙带着郑家人行礼,王氏一家住的那村子的村长也忙带着村民磕头行礼。

“免礼!开棺验尸多有惊扰,还望族公勿怪。”正月暮青扶了那老族长起来,回头看了眼刘黑子。

大兴百姓重阴司后事,发了案子,少有开棺验尸的,但也并非全然没有。若案情特殊,仵作亦可剖尸或开棺,但其一要苦主同意,其二要有官府下发的公文并备案,其三要在公开场合下进行,其四要祭祀以慰在天之灵。

刘黑子将盛京府的公文交给那老族长,族里的书生接过来高声念了,村民边听边瞅着刘黑子,不知朝中三品大官儿,怎会找个瘸子当下人。待那公文念罢,老族长颤颤巍巍地把公文收进怀里,恭恭敬敬地把暮青请到了郑郎中的坟前。

郑郎中的遗孀王氏领着长媳长孙和二房一家披麻戴孝跪在坟前,一如新丧般在坟前哭着烧纸钱,郑当归从妻子手中接过孝服也跪了下来。族长主持祭祀仪式,当众念了祭词,暮青到坟前上了香撒了银宝纸钱,族人们一一进香祭祀,足足耗了半个时辰,这才听族长高喊一声:“开坟——”

王氏和两个儿媳的哭声忽然大了起来,凄凄惶惶,王氏见两个族中壮年提着锄头来,哭着便想去阻止,郑家老二忙拦了她,悄声道:“娘,您忘了前些天的事儿?这事儿要不查清,那凶徒再来……”

王氏一听便惊惶地止了哭声,眼睁睁看着两个族中壮年将锄头交给族公,族公在坟头上念念叨叨地刨了一锄头,随后便交给了两个壮年,那两个壮年便抡着锄头开始刨坟。

暮青听见郑家老二的话,目光忽沉,问道:“你们家中进了凶徒?”

郑家人一直没有派人去望山楼,今日忽然就去了,她正奇怪,原来是家了进了凶徒?

郑家老二闻言,忙道:“正是!”

“何时之事?”

“五日前夜里!”

“详细说来!”

“就是、就是……那日夜里约莫三更,小的一家正睡着,一个黑衣蒙面的凶徒忽然就闯进了家中,手里提着刀,说、说……说我爹当年知道得太多了,他定然将那些事说给了我们听,所以要杀人灭口。幸亏有几个军爷在村子里,听见声响进屋来将那凶徒打跑了!”

正因此事,郑家才商量着开棺,但开棺乃是大事,需禀告族公,族里又是商议又是定祭祀的章程,一来一去便耗去了四五日,今天才派郑当归去盛京城里找到了望山楼掌柜,拿着信物到都督府传了信儿。

暮青听罢沉默了一会儿,问:“那凶徒真是如此跟你说的?”

郑家老二点头如捣蒜:“正是,小的不敢欺瞒都督!听闻都督断案如神,还请都督为小的一家做主,我爹死的冤枉!”

两人说话的工夫,那坟堆便刨平了,刨坟的两个青壮年常干农活,手脚利索,冻土也刨得不慢,不久就见了棺材面儿。暮青没有再说话,只看着那两人继续清理,那些被请来见证开棺的村民们皆伸着头望着那棺材,又惧又好奇。

待棺旁的土也扒了出来,两名青壮年过来跟族长回禀,族长看了眼哭着的王氏,叹了一声,扬声道:“起棺——”

郑郎中当年下葬时,家里还在盛京城里开着药铺,有些家财,棺材用的木料甚好,盛京地处江北,雨水不如江南多,棺木烂得慢,人下葬了十几年,棺材只是四周烂了些,坟土堆的高的中间还好好的。

四个青壮年下了坟去,郑家的两个儿子下坟扶着棺头和棺尾,山风吹着漫天纸钱,妇人哭声呜咽,汉子们齐声喝着,咬牙将棺木抬起推送到了坟坑上头。

“起钉——”族公又喊道。

棺盖上的铆钉有的已松,有的棺盖两侧烂了已经露了出来,郑家的两个儿子起了铆钉,随后将钉锤丢到了地上。

“开棺——”族公的声音已哑,这一声却喊得甚长,山风送着此音远去,传了半山,伴着郑家妇孺的哭声,听得人心口发堵。

郑家两个儿子抬着棺木头尾,由人帮忙齐力一抬,只听咔的一声,未见棺中情形,先闻到一股子腐臭气。那臭气被山风一吹,村民们皆背过身去掩住口鼻。

“把孩子抱走!”暮青道。

王氏等人上山时将家里的两个小孙子也带了出来,听见暮青的话才反应了过来,两个儿媳忙护着孩子避去了上风向,坟地旁边的人这时也都纷纷散了开。

暮青大步到了棺旁,这时棺盖已经搬开,郑家人红着眼转开脸不忍看棺中情形,那几个帮忙刨土开棺的青壮年却都是胆大之人,但瞥了眼棺中,皆退后几步,不敢再看。

郑郎中当年是在井里泡烂了才捞上来的,下葬时因肉已泡得软烂,一动就掉,家里连寿衣都没法给他换,只在他身上盖上了衣冠,并以一些古玩珠翠压着。如今古玩珠翠还在,尸体上的肉早就烂光了,衣袍发了黑,烂得只剩下几缕绣图盖在尸体上。一些珠翠滚在棺边,伴着密密麻麻的虫蛹,黑乎乎的,闻着臭气熏陶,看着令人作呕。

暮青穿上外袍,戴了口罩和手套,提了验尸的工具箱来。那工具箱是她在拼湖底捞出来的那具尸体时,元修的亲兵从义庄仵作那里拿来的,她派人去义庄说了一声,这工具箱就留在了身边。

她拿出镊子来,众目睽睽之下半个身子都俯进棺材里,也不怕臭,捏着那几缕还没烂尽的衣袍便将那些碎布提了出来,之后,一副完整的男尸骨架横陈在她眼前。

她大略看了一眼,从棺材里捧出骨盆来看了看,又拿出根腿骨一样的骨头瞧了几眼,放回去后看向郑当归,问:“你爹死时二十八岁上下,身长有五尺四寸?”

郑当归没敢看棺中,但听后呐呐点头,“正是!”

那时他年纪虽小,但爹的年纪身长却记得清楚。

暮青点了点头,道:“人是被掐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