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一品仵作 > 第663章 尽人事,听天命(2)

一品仵作 第663章 尽人事,听天命(2)

作者:凤今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9:41 来源:笔趣阁

“至于天下人,不妨也等着。看朕弃此半壁江山,此生是否便难成明主,看她日后留于青史之名是红颜祸水还是三尺青天!”一道城门隔了巍巍宫阙,却隔不住浩浩帝音。

这日傍晚,永寿宫塌,盛京城乱,男子一袭残衣坐在马上,于两军阵前立言,要天下谨记——以帝之名。

“此言未免过早,能出盛京再说不迟!”帝音未灭,一道鸿音即生,携大风怒雷而至!

漫天红霞仅余一线,杀机自城内而来,刺破晚霞,惊了御马。

步惜欢轻抚马鬃,李朝荣策马而出扬剑护驾,清风剑刚挑出便迎面撞上贯来的大风,那箭风霸道至极,浑具煞破云霄之力,李朝荣惊得面色一变!

元修今日在内城门外和皇宫密殿中两度负伤,竟还有这等开弓之力!

李朝荣心惊之时,箭风已逼弯了剑尖,擦划出一溜儿细碎的星火,直逼步惜欢!李朝荣回头时,见步惜欢的眉心被照亮,似皓月映入明潭,刹那间被星火惊破!

“陛下当心!”李朝荣纵身而起,反仰折回之时,忽觉剑气生异!

剑在他手中,剑气竟离剑而去,徐徐一荡!这一荡,星火激散,乘剑风直上,入万里星河,于凛然杀机里绚烂一绽,惑人心神。李朝荣心神一失,内力即乱,凌空落下之后提剑仰头,正见箭矢射入漫天星光里,刹那间连声崩断,铮音不绝,随剑气余力凌空迫向城门。

一线红霞气吞城楼,千军万马皆不可见,唯见大风连卷残霞,撞上清风剑气,残箭上泛起层妖红,两道内力绞杀的瞬间,星火残箭皆化作残灰齑粉,风摧而落,寂灭无声。

城门内外久无人声,步惜欢依旧轻抚着马鬃,李朝荣回头,惊色难消。

方才借清风剑气之人应是圣上无疑,剑气无识,星火无念,随心而御,非臻化境不能为之,圣上之功果真大成了!

“朕非但要走,还要带身后的百姓一同出城,爱卿不妨拦拦看。”步惜欢懒洋洋地抬了抬手,一名将领立即策马而去。

御林军后方,百姓赶着牛马车,车子里外坐满了人,有背着行囊的,有抱着孩童的,拖家带口,大多数人仰头望着被大火烧红了的天,神色彷徨不安。

好端端的忽然要背井离乡,如同流民般远迁他乡,谁都不愿不舍,奈何乱世将至,不走难活。

但因走得突然,百姓收拾行囊携家带口颇费了些时辰,圣驾及御林军一直在等,外城的城门已被御林军所占,只待百姓到齐,一同出城。但此时仍有百姓未到,元修却已率亲卫军追至,多等一刻便多一分变数,步惜欢命人到后面点齐兵马,先将到了的百姓送往城门口等待。

车马流水般缓缓退去,步惜欢望向元修,面上不见波澜,却先发制人道:“朕已派人将恒王接出,其余人于朕来说生死无关,但华老将军于爱卿来说,只怕并非无关之人。”

说话间,御林军中绑出一人来,正是元修的外祖父。

天色渐暗,城火未灭,黑烟漫过城楼,似狼烟起,冷风如刀。

两军严待,天下间最负盛名的两个男子隔着城门对望,狼烟呛煞喉肠,人声寂灭,杀意透骨。

半晌,城门那边传来元修的声音,平静,却森凉,如冰封的静湖下藏着的寒刀。

“退!”

这时,城西。

几道人影趁着夜色摸进了一条深巷,风穿过弄堂送来淡淡的血腥气,血影脚步一顿,随即纵身窜上一棵老树,跃下来后一身杀气。

“家里漫水了?”绿萝用江湖黑话问。

“元修果然骨子里流着的是元家的血!都督带他走咱家窖子,他没救成人,回头倒把咱们家给端了!”血影啐骂道,他们乔装出府,一路上到处都是官家府里的马车,他们混在丫鬟小厮的人堆里摸到了城西,这一路脚程虽慢了些,倒挺顺利,哪成想都到了家门口了,竟又生出变数来!

“密道通往何处?”姚蕙青问。

血影听出她问得急,便如实道:“外城观音庙。”

“那糟了,圣上有险!”姚蕙青忧心忡忡地道,“将士们的家眷出城需些时辰,我等也未到,圣驾此时必定还没走。侯爷举兵清剿此地,所图何事?若仅是泄愤倒也罢了,若不是……这会儿只怕已有兵马从密道往观音庙去了!侯爷若率兵守住内城的城门,圣上恐有被围之险!”

姚蕙青仰头望了望天,重重深巷遮了远方的城门,却遮不住那被火烧红的天。旧巷幽深,不见灯火,唯见天那边一弯冷月悄升,这光景让人恍惚忆起进侯府的那夜,犹记得那夜路虽幽长,幸有皓月当空,而今冷月似钩,已蒙血色。

她与那人虽仅有一面之缘,但依旧记得那夜一盏明烛映亮西窗,当日披甲还朝英武无双的男儿倚在榻上,病颜惹人叹,沉郁寄眉间。一瞥之缘,她已看得出他心志必坚,其情必绝。

为明志而不惧自戕之人,性情中多带有几分决绝,正应了那句“世间重情之人多是绝情人”之言。

那人志在报国时可不惧自戕,志在复仇时想来也不惧弑君……

风过深巷,低呜不止,悠长如叹息。

一声拳音传来,打断了姚蕙青的思绪,血影收回砸到墙上的拳头,忍下了去城外报信的念头。他一走,这些妇孺就只能靠绿萝一人保护,绿萝必以萧芳为先,其余人难以自保。再者,报信也没用,御林军人少,把守城门和护卫百姓分出了不少兵力,主子即便得知有险,可调之兵也不多,即便以神甲军与西北军周旋,可偷袭后方的禁卫军如若改杀御林军的家眷,大军必乱!

啧!要出城还真不易!

“那密道可还有其他出口?”姚蕙青问。

“有!”

“几处?都通往何方?”女子的目光明静如湖,风欲动,而湖波不生,“我有一策,虽无把握,但可一试!”

一盏茶的时辰后,荣记古董铺里,杨氏带着崔灵崔秀两个小丫头在门外望风,屋里透出的烛光照见门阶上未干的血,满院尸体尽在眼底,两个小丫头紧紧地抓着杨氏的衣袖,一声不出。

屋里,残桌上铺开了一张沁着血色的黄纸,纸上墨迹未干,画着一条密道图。图画粗简,只能看出密道出入口及岔路所通之处。血影扎在女子堆里,把密道图推给了姚蕙青,道:“院子里的尸体已凉,底下的兵马恐已走了半程了,我们得快!”

密道口开着,他刚刚察看过了,里面果然进了人,但不知有多少,门前的血还没干,但尸体已经凉了,底下的人脚程若快,少说走了半程了。

“那得看骆小爷的了。”姚蕙青抬眼道,“速去传信,让人执都督府的腰牌到盛远镖局,请万镖头带镖师分三路救驾!这里有两处岔口,正居密道中段,镖师可分两路从中而入,以声响将禁卫引来,拖延禁卫出观音庙的时辰!密道幽窄,兵刃相拼难以施展,必不会有大伤亡,禁卫军有无需多久便会看穿镖师的目的,他们有军令在身,不敢久战,定会速退,因此还请剩下那一路镖师速到观音庙埋伏,敌多我寡,无需死拼,密道口狭窄,进出受限,因此若以迷药攻之,则可以奇招制敌!”

一计献罢,众人皆目露赞意。

姚蕙青曾救过暮青,但那夜的泰然自若并未给血影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直到此刻他才认真地看了眼姚蕙青,心中对暮青那句军师的评价有些信服了。

盛远镖局!他怎么就没想到?

盛远镖局乃江北第一镖局,镖师皆是江湖人士,人数众多,且武艺高强,他们若肯帮忙,那是再好不过。亏姚蕙青连盛远镖局里有那好使的迷药的事都记得,天底下最聪明的女子是不是都聚到都督府了?

都督对盛远镖局的二当家有再造之恩,想来他们不会拒绝——当然,也由不得他们拒绝。

血影眼底掠过狠辣之意,听姚蕙青又开了口。

“待骆小爷传信回来,我等便进密道。观音庙离城门最近,我们最好能从观音庙出去,若走其他岔口,赶往城门的时辰里恐生变数,为防拖累圣驾,我们最好能从观音庙出去,因此那边的战事不可拖得太久。密道里不知进了多少禁卫军,但能预见的是药攻难制众敌,禁卫军如若退避,定与紧随其后的两路镖师再战于密道中,一时半会儿恐怕难有胜负,出口一旦被堵住,我们是出不去的。因此,骆小爷还需再传一信,禀知圣上,望能出兵入观音庙,与镖师两面夹击,此战可胜!这时辰里随军南下的百姓应该也到了,我等一出观音庙,圣驾便可出城了。”

姚蕙青说罢,将密道图收起,凑近烛火引燃。圣上虽然要弃城而去,但盛京城里的人不可能都撤走,总会留些人下来用做密探以图日后,因此骆成应当能将信儿传出去。

事不宜迟,计策一定,血影即刻便出了房门,悄无声息地没入了夜色中。

杨氏带着两个女儿退进屋里,绿萝到门边把守,众人暂等。

“你读过兵书?”等待的时辰里,萧芳问道。

姚蕙青笑了笑,“浅计罢了,我哪知兵策。”

她爹虽是武官,可兵书皆在书房里,她一介庶女哪里能读得到兵书?只不过是困于闺阁,终日无事,心思比旁人细些,思虑得周全些罢了。

“女子若真能出仕为官,天底下的谋士恐怕多不及你。”萧芳面色依旧冷淡,却难掩欣赏之意。她也是将门之后,从未读过兵书,便没有姚蕙青这般聪慧,同是多思之人,她心中的多是忧思,今日一较,倒是落了下乘。

屋里再无人说话,血影来去不过一盏茶的工夫,一回来便道:“走!进密道!”

众人忙出了屋,往后院库房去了,姚蕙青走在后头,抬头望了眼天色,心莫名有些慌。

变数她应该都思量到了,望能顺利吧……

人事已尽,剩下的,只能是听天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