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一品仵作 > 第263章 冤冤相报(2)

一品仵作 第263章 冤冤相报(2)

作者:凤今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9:41 来源:笔趣阁

桑皮纸薄,只蒙一张人不会死,但若受刑者不肯认罪,司刑之人便会再加一张纸,一张叠一张,有个四五张,人就能活活被闷死!此刑的残酷之处在于张张黄纸覆于人面,人在临死前那漫长的恐惧与折磨。

大兴的刑法只有五种——笞、杖、徒、流、死。死刑只有绞死、斩首和凌迟三种,就连宫中赐死也只有毒酒、白绫、匕首三种。密旨赐死恒王妃,用的却非官方所用之刑,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掩盖死亡原因。

“母妃死后,对外宣称的是思子成疾,郁郁而终。”

果然!

毒酒、白绫、匕首,哪一种赐死方法都会在死者身上留下伤痕,闷死的表面上看不出伤痕,只有仵作才能通过腹部鼓胀判断死因。

不过,同样是闷死,用枕被捂死人不过是片刻工夫,用盖帛之刑对受刑者来说却是漫长的折磨。太皇太后如此折磨恒王妃,究竟有何深仇大恨?

“太皇太后与恒王妃有旧怨?”暮青不解,留子去母之事宫中常有,但杀人之法多会给个痛快,如此折磨一人,除非有怨,“还有,恒王呢?他难道眼睁睁看着发妻受此折磨?”

“他?”步惜欢苍凉一笑,“他侧妃侍妾一屋子,还时不时买个歌姬进府,他心里哪还有母妃?母妃受刑那日,他在青楼美人香里,直到次日天明才烂醉如泥的被人抬回府里。”

“这么说,他不知道密旨一事?”

“他知道。密旨是头一天下的,他接旨后没敢在府里呆着,那日便出府去了青楼。母妃被人一张黄纸接着一张往面上覆时,他在青楼一杯接着一杯饮酒,这就是我的好父王!”步惜欢忽的起身,大步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子,华袖厉舞,风刀碎剪了满树雪花。

暮青无话,她办过太多案子,见过太多穷凶极恶的罪犯,她知道世上是有这种人的。只是难以想象,恒王妃受刑之时是何等痛苦凄凉,那时她至多花信年华,错嫁薄情郎,夫君懦弱,不护发妻,不救幼子,宫里来几个人就能对她堂堂亲王妃用刑,王府里无人出声,夫君不敢护她,幼子救不得她,她就被人那么一张张黄纸盖在她脸上,活活闷死了……

“母妃被害时我在宫中,直到七日后王府奏报朝廷说她思子成疾郁郁而终时,我才知道。大兴以孝治国,太皇太后命我回府为母妃守灵,我回到王府时,那灵堂里熏着浓香,却遮不住腐气,我命人开了棺,看见棺里躺着的人穿着母妃的宫袍,人却已经……”

步惜欢再说不下去,暮青却已经知道了。

尸体已经**了。

步惜欢登基时是二月,虽是初春,但盛京还冷着,时不时有雪,但七日也足以让尸体呈现**巨人观了。

尸体高度**,面部肿胀,眼球突出,嘴唇外翻,舌尖伸出,腹部肿胀,且有口鼻流血、死后呕吐的情形,难以辨认死者生前容貌。而且,恒王妃是被闷死的,腹部鼓胀,气体较多,尸体**时腹部的**速度会较其他部位快,步惜欢开棺看到他娘亲时,尸身的腹部应该已经自溶,化成腐水了。

这等景象被一个六岁的孩子看到了,那人还是他的母亲,他是如何熬过来的?

暮青起身走到窗边,她想起汴河那夜,开棺验柳妃的尸骨,步惜欢曾盯着棺中神色有异,那时她不解,如今想来是那情景触动了这段记忆吧?

“我不能吹寒风,关窗。”暮青知道这时应该说些话来安慰人,但她不会安慰人,心里不想他吹冷风,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不知怎么就说了这么句。

步惜欢转头瞧她时,见她正低着头皱着眉一副懊恼神色,纵是少年容颜,那模样也有几分有趣可爱。他眸底生出些暖意,顺手便将窗关了,这事埋在心里多年,他从未与人说过,今夜说出来,心里畅快多了。

“陪你守岁,到头来倒让你听了段儿不痛快的。”步惜欢走回桌边坐了。

“没事,我爱听案子,省得去茶楼听话本了。”暮青道,桌上饭菜已冷,她对楼下道:“上来把饭菜热一热。”

她在宫宴上吃饱了,此时根本不饿,但她记得步惜欢没吃几口,再过两个时辰他就要回宫接受百官朝贺了,下了朝才能用膳,还不如吃饱这顿年夜饭。

月杀就在楼下,听见传唤便上来把饭菜端下去了,人走之后,暮青回身时怔了怔。

步惜欢懒支着下颌,气得牙痒,却仍笑道:“那客官听得开怀,是否该赏点银钱?”

他懒在那里,画烛银台,容颜比月明,这等姿色坐着就能领赏钱了,还需说书?

“客官来将军府吃年夜饭,可有给饭钱?”暮青反问。

“算得真清楚,可真小气,倒没瞧出你财迷来。”步惜欢笑了声。

“并非小气,只是钱要留着。”

“留着何用?”

“娶媳妇。”

“……”咳!

步惜欢险些磕着,见暮青面无表情,说得理直气壮,不由笑得有些深,“嗯,那是得留着,多攒些,不然还真娶不上媳妇。”

暮青挑了挑眉,“寻常百姓家,二两银子够买个媳妇,臣不算黄金,现有银千两,可娶五百个媳妇。”

娶五百个媳妇?

步惜欢低头,肩膀微颤,半晌,沉沉笑出声来。她这正正经经的性子,竟也能开玩笑。他知道,她是想要他心情好些,不然哪会陪他说这些。

“爱卿好志向。”笑了会儿,步惜欢抬起头来,眉宇间缱绻溺人,道,“不过,朕的后宫都还没有这么些人,爱卿就别想了。与其想这些没边儿的,不如想想听朕说书的赏钱如何给。”

暮青一瞧就知道他没往好事上想,顿时冷着脸道:“说书说一半就想领赏钱?”

太皇太后和恒王妃有何恩怨他还没说呢。

“她和母妃没恩怨。”步惜欢淡道,“与她有怨的是先帝。”

先帝?

“元家先祖与高祖相识于野,乃开国之臣,士族豪贵,功高势强,前两代尚好,后来便与皇子常有牵扯不清之事。仁宗时朝中结党私争之乱已甚重,与元家结交的皇子便被仁宗拿来开了刀,并立了贤王为太子,贤王之母乃安平侯沈家之女,沈家与元家向来政见不和。贤王登基后,对元家又是一番弹压,立储时又立了与元家政见不和的皇子,如此历经两朝,先帝时元家已退出了朝堂,领着朝廷的俸禄安当闲散国公。谁知五胡叩关边关城破,荣王在江南举兵造反,内忧外患,朝中压不住局面,先帝便破了前两朝之例,登元家之门,拜老国公之子元广为相,并许其女元氏为贵妃,元家又重返朝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