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杂家宗师 > 第五百零二章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一声锣响,大乾超级联赛的第一轮焦点战结束了。

三比三这个结果,虽然有些不尽如人意,但也算是给梅罗之争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京城第一蹴鞠手梅东梅开二度,先后进了两球,罗西也不甘示弱,两射皆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此外苏崖、莫齐也各进一球,不愧铜球奖得主之名和罗西使计相邀的强力帮手。

四位京城顶尖蹴鞠手的优秀发挥,让在场五千蹴鞠迷大呼过瘾的同时,又透露着几分遗憾,根据乾超赛制,下次再想看他们四人一场对阵,就得在六七月份了。

不过也因此,这场比赛刚打完,众蹴鞠迷就开始期待下一场两家蹴鞠社的龙争虎斗。

………

北马蹴鞠场贵宾席

萧赫已经回去了,他一个堂堂的兵部尚书,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闲,出来看这场蹴鞠比赛已经算是挤出来的时间了。

如今比赛结束,萧赫也待不下去了,和马晋招呼了一声,带着几个随从匆匆离去。

萧尚书能走,马晋却不好离开,这场开幕战打完,下午东马蹴鞠场还有一场联赛呢,他这个鞠协会长得过去站一下。

说起来,因为京城蹴鞠迷有限,统共也就个几万人,出于长远考虑,为了不分离门票,损害各蹴鞠社收益,一天之内,只能举行两场的联赛,这大大的降低了蹴鞠场的使用效率。

马晋将四座蹴鞠场另行它用,除了利益上的考虑,更多的也是不想让这几座蹴鞠场空着。

…………

下午

乾超第二场联赛结束,漫景社五比三战胜了失去当家头牌蹴鞠手苏崖的利武社,取得了乾超的第一个三分。

根据乾超赛制,胜一场得积三分,平一场积一分,败一场无分,赛季三十二轮踢完,积分最多的一个为冠军,两社同分,加赛一场决出胜负。

此番漫景社凭借这次胜利,超过因为平局而各得一分的饕牙、八杀两家蹴鞠社,暂列乾超第一。

当然,随着联赛不断进行,漫景社能不能这个第一就未必了。

………

乾超头炮打响,看着蹴鞠场中挤的满满当当的蹴鞠迷,十六家蹴鞠社东家笑的牙不见眼,非要摆酒席做东请马晋吃饭。

马晋顾念着家里怀孕的颜妍,婉拒了宴席,带着祝虎几人回了公主府。

结果到了公主府,马晋才发现早上信誓旦旦说着等他回家的颜妍,在他出了门之后,人家就悠悠的回了娘家串门,方才还派人传信,说贤妃怕她路上颠簸,伤了胎气,特留颜妍在宫里住上一宿,明天让马晋去接。

呵呵,路上颠簸,伤胎气,合着之前颜妍是飞进宫里的?

马晋冷笑一声,果然,女人………都是可爱的小猫咪………

没办法,谁让人家肚子还揣着他的崽呢,别说这是贤妃强留,颜妍才没回来,就算是颜妍故意耍自己,马晋为了马家的小崽儿也得忍着。

所以说,有人质傍身就是底气足………

………

不过颜妍不在,马晋今夜也能松快些,这段时间颜妍因为怀孕,睡觉一点不安稳,翻来覆去,睡的很浅,为了照顾她,马晋也没怎么休息好,要不是白天能在衙门补补觉,一个多月下来,他也未必能撑的住。

吃罢了晚饭,让下人伺候完洗漱,马晋见时辰还早,索性去了书房,打算再写……抄……回忆记录些三国稿件,月中的《杂志》还得用。

自景康帝十九年七月初一,三国在《杂志》第一刊刊载前三回,至今过了半年,总篇一百二十回的书,刚刚连载出来四分之一多一点。

不过虽然刊载出来的三国章回不多,情节却非常紧凑,**迭起,一层接着一层。

就比如马晋如今正动笔回忆的,就是三国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也是三国演义的重要主角之一,号称多智如妖的诸葛亮诸葛孔明正式出场的章回。

………

关于诸葛亮这个人物,后世其实是有些争议的,其大致分为两点,一,诸葛亮是否是真心实意的辅佐刘禅,他是真的忠心耿耿呢?还是像曹操、司马懿那般大忠实奸,其二,正史中的诸葛亮的才能是否真的如演义那般厉害,

为此,许多历史爱好者从各个角度分析这么蜀汉丞相的,常常吵的不可开交。

而马晋,作为一个业余的三国迷,自然也跟着认真研究过诸葛亮,经过分析,他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

诸葛亮是忠是奸,马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但从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又是建庙,又是痛哭至病,有人弹劾向他诸葛亮也是直接砍了的种种态度来看,诸葛亮要是“真曹操”,刘禅不会如此。

而诸葛亮才能如何,这个更是早有答案,在正史中,从汉末以后,诸葛亮就一直以聪智著称,《三国志》、裴注等多部正史,都有明确记载诸葛亮高人才智的。

只不过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给诸葛武侯冠以了其空城计、借东风、三气周瑜等传奇色彩,导致诸葛亮的民间印象极为显著,几乎等同于智慧象征。

所以,一些专家学者为了博人眼球,就开始翻案,从正史中挑出只言片语,然后就大做文章,最出名的,就是类提出“历史上的诸葛亮根本不会军事,只是精通内政。”

诚然,相比于演义的算无遗策,诸葛亮在正史中的军事记载没有那么出色,但能凭蜀汉一偏隅之地,摁着司马懿狂揍了小十年,其军事才能又岂能小觑。

某些学者为了贬低诸葛亮,将蜀汉其他谋士、将军捧上天,以彰显诸葛亮滥得虚名,殊不知诸葛死后,其香火蜀地几十年不灭,那些谋士将军又有几人祭拜?

许多人说诸葛亮被妖魔化了,其实妖魔化不一定是死了几千年的诸葛武侯,而是某些欺世盗名的人………

………

心里想着后世诸葛亮遇到的种种不公,马晋顿觉心中愤慨无处发泄,也不写三国了,重新拿过几张纸来,借着心里的这股劲,马晋下笔如有神,一个时辰的功夫,就挥笔著就一篇文章。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已知天定三分鼎,尤竭人谋六出师论千古名相诸葛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