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带着帝国当皇帝 > 第五十四章 敲打阁臣

带着帝国当皇帝 第五十四章 敲打阁臣

作者:不抽烟的老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6:24 来源:笔趣阁

按照惯例,内阁的办公地点是在宫中,一般处在乾清宫和午门之间的位置,方便阁臣随时进出及皇帝随时召见。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内阁今日才成立,目前只有两位阁臣。内阁属吏也没有配齐,地方还在紧急整修改造中,所以暂时两位阁臣都在本部衙门的值房中办公。

朝廷各大衙门都紧挨着皇宫,穿过端门,出了承天门,再跨过外五龙桥,从长安左门进去就是宗人府和六部衙门所在了。

六部衙门后面的一拍官署则是翰林院,太医院、詹事府及东城兵马司衙门。另外一边,从长安有门进去就是五军都督府及太常寺的所在,和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以及钦天监等衙门呈背靠背的关系。

史可法散朝之后回到兵部值房,想着皇帝有可能随时召见,安排兵部属官正在整理各项资料,方便皇帝垂询的时候自己好作答。

马士英从封疆大吏一跃而至成了礼部尚书还成了内阁次辅,心中得意,散朝之后径直往吏部来了。

享受了礼部一众下属的参拜和恭贺之后,马士英便进了值房,翻看着礼部右侍郎长孙国仁送来的本部人员名册细细翻看起来。

大致翻了一下,发现如今在岗的人手才堪堪一半,不仅眉头皱了起来。

站在一旁的长孙国仁察言观色,急忙上前两步解释道:“部堂,咱们礼部还算是好的,前几日为了筹备皇上的登基大典才临时扩充了一些人手。其他衙门人手很多都不足三成。”

马士英也明白这个情况,南京这一套班子本来就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当年,成祖迁都北京之后,为了表示孝道,也在南京保留了一套朝廷班子,官员品级跟北京官员一样,待遇一样。事实上,这套班子基本没有什么差事,任职官员不是被贬,就是来养老的,平日里无所事事。

只有南京户部一直掌管着天下盐引勘合的管理和发放,除了刘瑾当年当权时北京户部管了两年,后来又交到了南京户部。

所以,被调到南京任职的官员除了那些身患重病无法动弹的,壮志消磨丧失信心的,都在拼命的钻营,想要调到北京或者外放地方官,缺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扔下手中的名册,马士英端起面前景德镇烧制的官窑青釉茶杯轻轻的呷了一口茶,雨前龙井的清香沁人心脾,让初夏的燥热减退了些许。

马士英为官多年,很会笼络人心,示意长孙国仁坐下,就着登基大典的事情将他好好夸了几句,又好生免礼一番后便让他退下了。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马士英心情还说有些波澜不定。他虽然一心想着入阁,私下联络了徐弘基等一干勋臣给他造势,但也只是抱着投石问路的心思。

这些日子通过跟新皇帝的接触,马士英心中总是忐忑不定的。皇帝表面上看上去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对待臣子都很和气宽厚,但是却总让他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又联想到之前自己在杭州的所见所闻,以自己多年阅历,总是有种奇怪的感觉,但是哪里奇怪他又具体说不清楚。

因此,他有些摸不着皇帝的真正心思,虽然之前皇帝跟自己许诺过,但是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场面话还是真心话。所以今天让勋臣提议自己入阁,一个是为了试探同僚们的态度,另外一个则是试探皇帝的态度。但是没想到众臣无人反对,皇帝也很爽快,这让马士英很有些意外。

不过这种意外自然是求之不得,让他也无暇去想其他的了。

正此时,门外传来了长孙国仁的声音:“部堂,皇上派人召您进宫。”

马士英闻言起身,向门外迎了出去,看见院子里站着一个圆领襕衫的内侍。那内侍虽然不认识马士英,但是见他从尚书值房中出来,自然晓得是他,急忙小碎步上前鞠了个躬道:“马老先生,皇上召您去东暖阁见驾。”

按宫中俗习,内侍们称呼内阁大学生为老师傅,可不是像许多小说中那样一率都是大人到底。一般来说大人都是同级之间或者上级对下级称呼某某大人。下级对上级称呼则有许多讲究。

比如说县令的属吏一般称呼县令为县尊。县令则要称呼知府为府尊或者府台,称呼巡抚或者按察使则称为抚台或者按台。比如马士英兼着礼部尚书,下属官员则要称呼他为部堂。一般只有六部正堂官和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才有资格被称为部堂。

内阁首辅一般官员要称作元辅,而马士英就是次辅了。

马士英笑着道:“多谢公公前来传旨,不知道这位小公公怎么称呼?家乡何处”

小内侍明显有些受宠若惊,急忙道:“马老先生客气了,奴婢张德福,是贵阳府人。”

“还真是巧,老夫也是贵阳府的人,咱俩还是老乡啊。马安,拿二两银子给小张公公。”马士英笑眯眯的扭头向一边的长随吩咐道。

长随马安掏出二两银子塞进张德福的手心里,急的张德福急忙推辞,口里说着:“奴婢可不敢收老先生的银子。”

马士英笑道:“这有什么,这就当是老夫给你这个小老乡的一点见面礼,就别推辞了。”

张德福还待推辞,马士英脸色一沉,装作要生气的样子,他才扭扭捏捏的收下。

马士英这一番举动,让小张公公这心里便一下子对他大有好感,再加上又是老乡,更是生了亲近之意。本来要说几句亲近话,说忽然想起自己还要去兵部给史可法传旨,这才匆匆的行了个礼告辞了。

马士英为人处世圆滑,不管心里面怎么想,但是面上却对一个在宫中为奴为婢的小太监亲亲热热。他知道跟这些皇帝身边的人搞好关系大有好处,所以才出手如此大方。

礼部隔壁就是兵部衙门,张德福从礼部出去就走几步就进了兵部衙门,不过一会便出来了,左右看看,掏出怀中的二两银子用牙齿咬了咬,又放进怀中,匆匆的向宫里走去,边走边琢磨,内阁大学士也不一样啊,有大方的也有小气的。

史可法为人清廉,再加上有时候又有些迂腐,所以根本就没有一点讨好交结内侍的心思,因此小张公公才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来。

当年永乐皇帝兴建北京城时,皇宫是以南京皇宫为蓝本的。整体结构上比较相似,但是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东暖阁紧挨着乾清宫,是皇帝日常读书处理政务的地方,按照规矩大臣是不能进去的。一般皇帝如果要接见大臣,都是在对面的西暖阁。只是如今西暖阁还没有收拾出来,朱成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就将召见两位首辅的地方安排在了这里。

话说马士英和史可法两人联袂来到乾清门前,早有引路的内侍将他们带到了东暖阁隔壁的值房里,上茶之后便让他们等待皇帝。

一路上马士英本来有意跟史可法攀谈,只是史可法却板着脸走在前面,没有跟他说话的意思,马士英心中知道什么原因,也不再开口,悻悻的跟在后面。

两人坐在榻上,喝着茶水,想着一会皇帝可能会垂询的事情,默默无语。

不一会,内侍来传,说皇帝已经到了,请两位阁臣过去。

虽然外面已经很有些燥热,但是这房间里面却是凉爽宜人,丝毫不觉燥热。朱成坐在榻上,身前的案几上摆着文房四宝,正在奋笔疾书写着什么。

史可法马士英进了们,跪倒行礼:“臣叩见陛下。”

朱成抬起头来,笑道:“两位卿家免礼,起身就坐。”

两人谢恩起身,小心翼翼的坐在了内侍搬过来的椅子上。

朱成也不说话,继续低头写着自己的东西,两位阁臣也不敢说话,只能静静的等待着。

半响,皇帝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来朝他们看了过来,却依然不说话,只是直直的盯着他们,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两人。

按照规矩,作为臣子是不能跟皇帝对视的,两人低着脑袋,急忙回避皇帝的目光。

房中的气氛很有些怪异,渐渐的两人背后都开始渗出冷汗,后背的衣服都紧紧的贴在身上了,两人仿佛都有一种被猛虎盯着的感觉,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既有臣子天生对皇权的敬畏感,也有朱成刻意释放出自身气息的压迫感,更是因为心虚。

为什么心虚,两人自然心知肚明。虽然他们两个曾经商议拥立桂王的事情很是机密,但是却还是消息流传了出来。虽然史可法心中自忖自己当初提议立桂王是出自一片公心,但是皇帝信不信那可是另外一回事了。

虽然马士英在定策上立了大功,但是若是皇帝不讲理来个过河拆桥卸磨杀驴,那他也没地方哭去了。

两人越想越怕,越想越有可能,皇帝今天找他们是来秋后算账了。只是这也太无常了吧,早上刚刚任命自己为内阁大臣,如今就要这般下场,幸福不要太短暂吧。

看着两人冷汗涔涔,心神不宁的样子,朱成嘴角泛起一丝微笑,这才缓缓开口道:“朕初登大宝,诸事不明,日后两位卿家还要多多佐助才是。”

两人松了一口气,急忙跪倒在地道:“陛下如此信任,臣当万死不辞。”

朱成又道:“两位卿家都是内阁辅臣,替朕总揽国事,日后当要精诚团结,互相襄助,不可因为过往之事而起龌龊,互相牵绊。可能做到?”

两人心中一惊,知道皇帝说的过往之事肯定是拥桂一事,急忙道:“臣谨遵圣意,一定互相扶助,精诚团结,誓死效忠陛下。”

朱成呵呵一笑,起身走到两人身前将两人扶起道:“只要你们忠心事君,心中有朕这个皇帝,朕一定不会亏待你们。如果天下有人不认朕这个皇帝,朕也一定会让他后悔莫及的。”

两人被皇帝这番没头没脑的训诫给惊得又是一阵冷汗涔涔,这哪里像传说中的贤王风范啊,说话的语气虽然淡然,但是却给人一种强大的压力,颇有种杀伐果断的气概,甚至让两人产生了眼前是洪武爷或者永乐爷的感觉。

马士英又急忙跪倒道:“陛下乃是天下共主,真命天子,若有人不尊陛下,臣愿为陛下领军伐之,虽肝脑涂地,死而无憾。”

史可法也跪倒,却是昂然道:“圣天子在位,施仁政,行王道,布教化,自然天下归心,万民尊崇。若如此,有人不敬陛下,臣也愿为陛下率兵讨之。”

朱成听出来了,这意思是说你这个皇帝要是真的当的好,施行仁政,教化万民,自然天下归心,人人信服。反过来的意思就是你若是个桀纣一般的无道昏君,那自然别人是不服的,要起来反抗的。

两人的回答就可有看出两人的秉性来,马士英虽然称不上奸邪,但是却是个善于逢迎上意之人。天子若是昏庸,马士英自然干的多是昏庸之事,自然也就成了奸臣。若是有道明君,马士英也是个勇于任事之臣,也能博得一个干吏的名声,关键看他摊上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史可法则是个有原则的人,一个清廉自守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就算不能要求别人遵守原则,但是他自己一定自我要求。只要他认为对国家无益的事情,他就一定不会去做的。

两人都可用,但是关键看怎么用。至此,朱成已经心中有数了。

“两位卿家忠心耿耿,朕甚感欣慰,都起来吧。”朱成这一番敲打,也是有目的的。史可法虽然成了首辅,但是毕竟曾经决议拥立桂王,担心皇帝心中会有芥蒂。他借这番话就是告诉他过去的事情就算了,朕知道你也是有苦衷的。马士英因为定策有功,心中不免得意,他这番话自然是让他收敛内心的骄矜之气,不要想着以此来要挟天子。同时,也是显示一下自己的君威,让他们从内心敬畏,而不是表明的恭敬。

两人谢恩起身,知道皇帝要说正事了。

“朕找你们来就是想听听你们关于延揽人才的想法。”皇帝开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