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带着帝国当皇帝 > 第五十二章 马士英入阁

带着帝国当皇帝 第五十二章 马士英入阁

作者:不抽烟的老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6:24 来源:笔趣阁

立刻就有一人出班大声反对道:“不可,我朝从没有勋臣入阁的先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话一出,又站出来许多大臣纷纷附议。

从永乐年间设立内阁到现在,大明朝确实没有一个勋臣入阁的例子。勋臣本来就是世代承袭,地位超然,不用干活朝廷还白养着。还想入阁,文官们肯定不会答应的。

看到这么多人反对,魏国公徐弘基面色如常,一言不发,站回了班列中。

倒是被提名到的诚意伯刘孔昭,这位大明开国元勋刘伯温的后人跳出来道:“既然我不能入阁,那马瑶草总有资格入阁吧。”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敢情在这等着呢,搞了半天这帮勋臣是为了马士英摇旗呐喊。

马士英的心思几乎众臣皆知,但是就是没有人举荐他。一来是朝堂中的文官东林党人居多,他们故意忽略马士英。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马士英如今还挂着凤阳总督的牌子,算不上部堂大臣,资格上有点不够。

马士英事前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所以早就暗中找了这些勋臣帮忙。这些人也知道马士英在新皇帝跟前立下了定策大功,受宠是必然的事情,自然也乐得赚这个人情。

刘孔昭这话一出,马士英一下子紧张起来。耳朵听着周围的动静,眼睛紧紧的瞅着御阶之上皇帝的表情。

他这一招也算是投石问路,一个是看众臣的反应,另外一个是看皇帝的反应。

武英殿中的气氛忽然沉默下来,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反对,很有些怪异。

文官们的态度很矛盾。在拥立潞王这件事情上,东林党人虽然有首倡之功,但是最后却是依靠马士英来一锤定音的。他们这一点上他们很不爽。

马士英本来是支持福王的,但是福王一死,后来又和史可法商定拥立桂王,只是后来听说福王已死,手下四镇又拥立潞王,这才急急忙忙转舵,支持潞王。这种典型的投机行为被东林党人明显的视为无耻的摘果子行为。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若是关键时刻没有马士英的投机行为,潞王即位恐怕也没有那么顺利。而且马士英又谄媚道亲自跑到杭州去迎驾潞王,在新君面前卖好,得到新君的信任。

现在天下人人皆知,凤阳总督马士英是定策第一大功臣。因此,怀着这样的纠结心态,在皇帝垂询内阁人选的时候,东林党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忽略马士英。但是如今勋臣提议马士英入阁,他们即使心中不爽,也不好当面反对。

还有一点原因也不得不提。毕竟新皇帝是以较远的皇室宗支即位的,有点得位不正的意思。这拥立大功人人都清楚,但是却不能拿在面上来说。

他们若是反对马士英入阁,那不仅是得罪了马士英,更是得罪了当今皇帝。没有人不知趣到新皇帝即位第二天就去得罪皇帝。

心里既不爽马士英,但也不想得罪皇帝,所以只好闭嘴不言了。

虽然文官们这边保持沉默,但是勋臣这边却没有这些顾忌。这些人都是世代相传的纨绔子弟,本来整天就知道在南京城里吃喝玩乐,秦淮河中走马章台,骨子里本来就是好事的主。如今有机会参与到国家铨选内阁大臣这样的大事中,自然乐得参与其中。

隆平侯张拱日出班奏道:“臣也赞同马鹞草入阁!”

接着又有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等人纷纷出班附议,赞同马士英入阁。

虽然在朝廷大事上,这帮勋臣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却也不能阻止他们说话。

这些人本就是无事生非,喜欢起哄架样子的主,一个站出来,很快几十个全都出班赞成马士英入阁。

虽然他们说话不顶事,但是好歹几十个勋臣,也算是给马士英极大的壮了一把声势。

看着这边闹哄哄的,文官们一个个吹胡子瞪眼睛却也没有脾气。

最后被崇祯钦点的南京守备勋臣,兼着五军都督府中都督,统领六万京营士兵的忻城伯赵之龙也站出来赞同马士英入阁。

其他人的话可以被无视,但是作为南京三大守备大臣之一的赵之龙的意见就有些分量了。

赵之龙一开口,又有好几个武官站出来支持马士英入阁。一来他们是跟潮流讨好马士英。而来马士英作为凤阳总督,手下管着十几万兵马,也算的上半个武将,所以武将心中感觉亲近些。当然,也有故意起哄跟东林党人过不去的意思。

人群中也有不少人在低声议论,说话的人一多,这武英殿中就显得有些吵杂。

朱成看着下面乱糟糟的场面,心中不悦,眉头微微蹙起。

“金殿之上,请勿喧闹。”站在一旁,已经荣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韩赞周瞧见了皇帝的表情,急忙出声喝道。

殿中大臣们闻言这才安静下来,想起这是新皇帝第一次大朝会,若是被纠劾御史弹劾殿前失仪就麻烦了。

对于马士英的观感,朱成并没有那么坏。原本的时空中,他看过很多南明史料,也有很多时人笔记。在大部分的资料中,都把马士英形容成一个奸佞之人,说他勾结阉党阮大铖,一心媚上,排挤东林诸君子等。

其实这都是东林党人强加在马士英头上的罪名。东林党人如此不待见马士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他在拥立新君时的投机行为,另外一个是他在当了首辅之后举荐了昔日对自己有恩的阮大铖入朝为官。

第二条原因是他被诬蔑最大的原因。阮大铖在崇祯朝因为牵扯进了魏忠贤的案子中,被划为阉党之中,非常的不受东林党人待见。阮大铖这个人的品行姑且不论,他算不算阉党也很值得商榷。但是东林党人奔着恨屋及乌的态度,马士英自然也跟着被骂的狗血喷头。

东林党人中虽然也有真正的正直君子,但是大部分人已经成了一种极端主义分子。一旦某人跟他们的意见不合,就会被他们各种打压,各种狂喷,就像一条逮谁喷谁的疯狗一般。而且往往还是一拥而上的那种,很难召集得住。

他们虽然个个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却用笔杆子对不同意见者口诛笔伐,不把你的名誉扫地决不罢休。总而言之,用一句时髦话来说,他们就是一群有原则的喷子。这个原则就是顺我者的就是君子,逆我者就是奸佞小人。

明末局势如此糜烂,与东林党人干系莫大。

虽然朱成即位,东林党人出了大力,但是朱成对他们依然没有好感。但是他不会把这种厌恶表现出来。他如今是皇帝,要收拾这个烂摊子,光复江山,名声也很重要。

但是他也不会放任东林党人在朝中势力做大,在朝中兴风作浪。因此,他需要扶持一股势力来抑制东林党人,牵制他们。或者换句话说,他需要一个人来替他挡在前面成为喷子们的靶子,替自己承担骂名,他才好躲在后面推行自己要做的事情。

而马士英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有入阁的野心,又不被东林党人待见,正好需要自己的支持。

同样的,若想换的皇帝的支持,马士英自然就得跟皇帝一条心,替皇帝背骂名。

想到这里,朱成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没说话的史可法垂询道:“史卿以为如何?”

史可法如今是唯一的阁臣,他的意见自然是重要的参考。

殿中臣僚们都将目光看向了史可法,等待他的表态。

马士英脸色紧张,心中惴惴不安。毕竟他曾经坑过史可法,心虚是正常的。

史可法本来挺信任马士英的,但是上次的事情让他心中生了芥蒂。只是他毕竟是一个胸怀广阔的人,虽然忠厚,但是毕竟也在官场沉浮这么多年了,自然知道皇帝心中是属意马士英的。而且在拥立这件事上,他也和东林党人生了嫌隙,对他们的观感差了很多。

因此,如果能吸收不被东林党人待见的马士英入阁,也算是对目空一切的东林党人的一个小小打击,而且还能迎合上意。

因此,稍作考虑,史可法便奏对道:“马瑶草于社稷功莫大焉,臣赞同。”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低声叹息,自然也有轻微的笑声。

马士英则有些颇感意外,同时心中也对史可法的胸怀更是佩服。

朱成也有些意外,但是这毕竟是他想要的结果,于是道:“既然如此,补马士英入阁,加东阁大学士衔,兼领礼部尚书。”

马士英神色激动,急忙上前谢恩道:“臣定当不负陛下隆恩!”

如此,内阁已定,史可法为首辅,马士英为次辅,内阁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

新君即位,事情繁多,但是却也不能一一在大朝会上解决。如今有了内阁两位大臣,朱成找他们商量就可以了。

随朝内侍的“退朝”声中,中兴朝的第一次大朝会就此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