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十六章 刘协驾崩杨后垂帘

三国之望子成龙 第十六章 刘协驾崩杨后垂帘

作者:狂妄之龙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5:16 来源:笔趣阁

开篇之前必须强调一句。

女人是可怕的,封建时代的女人更可怕,比封建时代的女人更可怕的,是封建时代后宫之中,被冷落多时的女人。

自武昌四年初,汉帝刘协就因为心脏病的关系,安心养病,从此几乎没有再临幸过任何一个后妃。董承之女董贵妃还好,至少还有一个孩子刘冯在身边,所以就算没有刘协的宠信,她也能十年一日地过日子。

可最悲哀的,就是武昌元年入宫的杨欣杨皇后。此女是杨彪的女儿,杨修的姐姐。姿色也算是一流,当然这样的美女居然能在当年洛阳大抢劫之中‘幸存’下来,也由不得别人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杨彪之女了。

当初迎娶这位的时候,考虑的当然是拉拢杨家作为外援。而杨欣的美丽,估计也是刘协迎娶她的原因之一吧?

只可惜,入宫多年杨欣一直没有怀上孩子。武昌四年之后,刘协为了延命,所以更是不能触碰女色,因此这位皇后其实和打入冷宫没什么区别。

身为一国之母,当夜深人静自己独守空闺的时候,杨欣当然是郁闷之极。而每当她看到董贵妃逗弄太子刘冯的时候,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某种情绪是越来越浓厚,不知不觉已经完全占据了杨欣那纯洁的心灵。

最终,杨欣真的忍不住了,所以,她做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计算好生理期之后,她服用了一些促进怀孕的药物,待药力开始散发的时候,她来到了刘协的寝宫之中。而这里的侍卫、宫女和宦官,已经提前支开了。至少,还没人可以漠视她这个皇后的权威。

而刘协身上的药物也发挥了作用,可以说杨欣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在西域进贡的贡品里面,找到了一种促进男女房事请调,无色无味的药物。并通过专门负责给刘协喂食的宫女,将这种药下到了饭菜之中。

于是,当她羞红着脸带到刘协身边的时候,刘协已经神志不清。消瘦的身体缓缓坐起,眼神中尽是迷离之情。

慢慢的,他发现了杨欣此刻那洁白如玉的肌肤……

两人**,刘协几乎将他几年的压抑,全部发泄到了杨欣的身体里面。然后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呼吸开始慢慢变得稀薄。

在这里其实应该感谢杨欣,因为她还算有良心,因为药下了不多。也因为这样,刘协被发现情况不妙的情况下,经过太医救治,还是活了过来,只是从此只怕是下不了床了。

此时,正是吕布开始对张鲁发起进攻的时候。

无奈下,刘协只能委任那些朝臣将日常的大事写成奏折交给内侍,由内侍送到他的床边宣读,然后他口述处理的仿佛,确认无误之后,再交给内侍用印。

至于害他成这样的杨后,要说他一点怨恨都没有那绝对是假的。可休养了两个月刚准备对杨后下手的情况下,太医告诉他,杨后怀孕了。经过诊断,有很大的几率是一个男孩!

子嗣!多么神圣的词语。对于刘协而言,他明白这个词的重要性。

比如灵帝,他一生之中并非只有刘辩和刘协两个孩子。其实在召何蜜入宫之前,他也有几个儿子,只可惜都夭折了。

刘辩出生那年,为了让神灵保佑这个好不容易才有的孩子,刘宏将他送到了道观里面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刘辩当然是健健康康的,只可惜刘辩从血统上来说,根本就不是他的儿子。

刘协呢?膝下只有一子,便是董贵妃的儿子刘冯,汉朝当朝太子。

一个继承人当然好,至少不必担心兄弟互相争斗。可问题也明显,一个就是孩子没有竞争对手,不经过内斗的磨练,在缺乏对外战争的皇宫之中,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是那些老狐狸们的对手吗?

另一个就是最要命的,就是刘冯的体质并不好,前三岁还好,如今那体弱多病的体质已经完全凸显了起来。不止是朝臣,连他也担心这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早夭了。到时候,自己这一脉就算是绝后了。

如今伏后那边传来有了子嗣,刘协最终还是无奈选择了妥协。用自己本来就活不久的小命,换来一个可能中兴大汉的天子,这个赌博他觉得划得来。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武昌七年冬。

吕布麾下果然强将如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完全占据了益州。刘璋还算识相,城破之前立即出城投降,所以刘协也没有为难他,给了他一个汉昌郡王的封号,圈养在了长安城外的行宫之中混日子去了。

拿下了益州,刘协也算是慷慨,将益州世家子弟交换了一番安排到了益州的各个地方,也算是乡人治乡政策吧?至于不少寒门或者有点c才华的,则直接征辟到了中央任职。

多亏了他们,大汉朝堂的朝堂总算没那么空虚了。三公九卿总算也完全凑齐,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大家上朝之后,面对的却是没有皇帝的大殿。

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司马懿的年轻人走了董承的路子,成功进入了朝堂之中。

当刘协听闻,这位司马懿居然以三千士卒,不仅诛杀了张贼麾下大将徐晃,还杀得来犯的魏军损失了三万多人之后,将司马懿召入了宫中,亲自和他聊了一个多时辰。

要不是最后医官说刘协必须休息了,否则聊天的时间或许会继续下去。

但从那一天开始,司马懿就得宠了。本来他是一个文官,但在刘协和吕布的协商下,将阎行调入地方担任大将,任命司马懿为司隶校尉。算是文武双方协商之后,第一次妥协的结果。

并非刘协不想给司马懿更高的职位,只是武官一方他能够争取的最高等级也就是司隶校尉了。而在武官系统里面,刚刚加入的司马懿资历太少,对大汉也没有什么功劳,所以吕布自然不能随便就任命他担任一方大将。

不过这样也就不错了,有司马懿的制肘,刘协相信就算他死了,新皇权力交替的过程应该会很顺利。那些身居高位还想更进一步的权臣们,在做事之前估计也会考虑考虑司马懿的屠刀会不会朝着他们的头上落下。

司马懿还年轻,新皇即位之后,他也不过是壮年,到时候年轻人的棱角已经完全磨砺干净,变得成熟稳重了,再派去地方担任大将,甚至作为统兵主帅对张铭发起攻击,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了却了心事的刘协,就好像某个故事里面说的,那个等一颗樱花树开花足足等了五十年的老人,结果在樱花盛开的隔天就去世的情节一样,在一个安详的清晨,刘协安详的睡了过去。

此时乃武昌八年初,即公元204年。刘协去世,享年二十三岁,谥号为‘大汉孝兴皇帝’。寓意也很简单,就是表示其在位,大汉中兴了一阵之意。

某个角度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至少避免了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事情。

就在他去世不过三个月,一个炎热的夜晚寒风突至,一个宫女的疏忽使得大汉太子刘冯着了凉开始发烧,最后医治无效,以虚岁五岁的年龄,实际年龄才四岁的年纪离开了人世,去天国找他爸爸去了。

董贵妃当场哭晕了过去,醒来之后夷平了当值的宫女三族之后,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用白绫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至此,后宫乱成一团,新帝应该交给谁来即位引来了争议。

有人当然提议宗人府宗正刘铮即位,也有人说迎接刘璋、刘备、刘表入长安即位。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朝堂就这样成了菜市场,或者说像某岛上某党的议会现场更妥当一些。

最初的争议变成了争吵,然后升级成为轻度暴力行为,最终演变成全武行。权臣们互相拉帮结派,今天你打击我,明天我打击你,反正这日子算是没法过了。

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婴孩的蹄声从后宫之中传出。如此才完全经这些已经偏离主题的臣子们的心,拉回了正题。

伏皇后生了,一个大胖男孩!根据刘协遗嘱,取名为刘熙,并加封为太子!若此时刘协已死,则由刘熙即位,成为大汉天子。

有了刘协的遗诏,再加上杨家的鼎力相助,司马懿和吕布的武力威慑。最终朝臣们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专心辅佐这位刚出生都还没有满月的东汉第十四个皇帝(刘辩虽然被废,本身也并非灵帝血脉,但毕竟当过皇帝,所以算是第十二个皇帝)。

可问题就出来了,谁指望这还没满月的孩子就能履行皇帝的义务?当然需要有辅政大臣负责帮忙照看一下朝政才行吧?其实若非如此,只怕朝臣还没办法那么快达成意识的统一。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刻已经是太后的杨欣,看着这些吃天家米粮拿天家俸禄的朝臣,为了自己的权利不顾朝廷的安危,一时半会坐月子还下不了床,也就耳不听为净算了。

当她坐完月子调养好身子的时候,发现这帮家伙居然还在吵的情况下,终于的忍不住爆发了。

一句话,垂帘听政!也不管朝臣们将她骂成吕后第二什么的,直接动用了吕布和司马懿的武力,将几个不听话的臣子直接砍了,这才完全控制住了朝政。

至于吕布他们为什么愿意帮忙出兵,只能说吕布不想管政治,但也不希望朝廷拖他的后腿。所以陛下谁来当他无所谓,但安静祥和的朝廷才是他最想要的,所以为此他可以出兵帮助杨欣。

至于司马懿是什么想法,这就难说了。

还好,杨欣也不过分,当着朝臣的面发了毒誓:“熙儿及冠之年,哀家自当退位!若违此誓,天厌之!”

这年头,大家还是挺相信天地鬼神的,所以誓言一般不随便乱发,发了那么就一定会遵守。所以杨欣的誓言,也使得颇有怨言的朝臣们,彻底没有了攻击的对象。

于是,在杨欣的努力下,汉庭依然顺利的运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