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四章 华夏局势袁绍备战

三国之望子成龙 第四章 华夏局势袁绍备战

作者:狂妄之龙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5:16 来源:笔趣阁

如今的华夏风雨飘摇,大汉正统很否保留尚且难说,地方皇族的日子也难过了不少。

张铭的出现让大汉的生活水平确实地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这点谁也不能否定。香醇的美酒、精美的玻璃工艺品、香水、茶叶这些奢侈品姑且不说,这些一般都是有点家财的人才有资格享用。

但自从雪盐和雪糖的销售政府再也没办法干涉开始,大规模晒制的海盐以及大规模种植甘蔗,并且大量制作的白糖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当然,除张铭麾下的州郡以外,其他州郡的居民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称上几两白糖,毕竟白糖并非生活必需品。

只是雪盐这种被各个州郡定为禁卖品的‘私盐’,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好评,依靠人治的政权根本没办法遏制走私的进行,所以到头来这些雪盐依然很便宜地出现在寻常百姓之家。

和雪盐不同,白纸和书籍倒没有被禁止贩运。或许各个势力的统治者也明白,这是摆脱世家垄断朝政的最有效办法。所以不仅不禁止贩运,还多次以官方商队的身份,收购大量的书籍运回自己的势力,然后分发给各个书塾的学子们。

其中最有其利的除了张铭,大概就是远在江东的孙策了。麾下臣子虽然被张铭和刘备瓜分了一点,但大部分班底还在,而且有诸葛亮这个政治小强人的帮忙,几年的时间里不说已经控制了扬州和交州,但让这两个地方没有山越作乱倒是做到了。

当治下平定,孙策就打算找那些私吞了江东大半土地的世家算账了。可经过诸葛亮的劝告,也明白了自己还不适合光明正大和他们作对。虚心请教一下,诸葛亮就给他一个釜底抽薪的计策:

那就是大量培养并且重用寒门子弟,淡化江东世家子弟在江东的比例。没有了政治后台,世家不过是无根浮萍,要怎么捏还不是孙策来决定?

想通其中关键,孙策便大量自张铭处购买了廉价的书籍,同时学习张铭在各州各郡各县开设了书塾,并将这些书籍下拨了下去。

几年下来,虽说一流的才子没出来两个,但村县级干部才华的倒有了不少。随后孙策以考核为名,将许多占据了村县干部的江东子弟开除了出去,将那些寒门士子填补了进去。

一时间,江东四大家族对江东的统治权开始被撼动。因为没有伤及筋骨,而且孙策对改革表现出的强势,使得四大家族对此无可奈何,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妥协。

而孙策则意气风发,大有挥兵百万过长江,席卷天下一扫乾坤之势。

相对孙策的意气风发,老牌皇族的刘表和刘璋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沿用了大汉旧制的刘表和刘璋,虽然治下没有经历过战火,文人墨客齐聚两地,各行各业也算是繁荣昌盛。看起来应该是人间天堂,实际上内患无穷。

先说刘表,今年已经六十一岁的他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年老力衰的身体,以及错综复杂却难以理顺的家事。

当年刘表孤身赴任,代替王睿出任荆州刺史。依靠联姻拉拢了荆州大家蔡氏,同时借助蒯氏兄弟对蔡氏进行牵制,总算是坐稳了荆州刺史之位。可临老即将入土的时候,这家事却是让他不得安生。

按说能够继承自己的,当然只能是嫡长子的刘琦,只是刘琦生性谦和懦弱,让他当继承人真的能够保住荆州吗?估计保不保得住是一回事,死后能不能稳住局面都成问题。

再加上续弦的蔡氏一直怂恿兄长蔡瑁支持其子刘琮即位,同时数次暗害刘琦,失败之后更是多方给刘琦下绊子使其名声变坏,以至于刘表怀疑刘琦是否能够活得过自己入土之前。

可要说对付蔡氏吧?这荆州兵权几乎又都在蔡瑁手中,水军统帅张允谁都知道是蔡氏的忠犬,唯一能够使用的就是侄子刘磐和老将王威两人的部下,只可惜一个远水解不了近火,一个年纪大了麾下又没几个士兵。

所以刘表也在头疼,是不是要改立刘琮算了。只要安排一些地产什么的给刘琦,就算自己死了,他也能够依靠这些地产财物,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不是?

一念至此,刘表就查看了一下荆州的赋税情况。看完那一刻,他吐血三升,直接晕倒在地,要不是侍女发现得早尽快医治,只怕刘表就要提前归西了。

为什么会这样?

只因为当他核查了荆州近几年的赋税情况之后,他蓦然发现很多深深打击到他的消息:

襄阳城的商店众多,而且商品琳琅满目,可最大大问题是这里的商品大多都是张铭那边运过来的。荆州方面还能上得了台面的,只剩下一些价值不大的土特产而已。

虽然这些商店也能给他带来不少税收,但工商匮乏的荆州,领地内的自由工匠下降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最可怕的是居然负责为荆州将士打造武器的工匠也纷纷跳槽到了张铭麾下,近两年来的武器居然都是在张铭那边进口的。

荆州的居民此刻已经可以毫无顾忌的吃盐,可盐税居然三年一直为零。也就是说在荆州市面上贩卖的雪盐,几乎都是走私过来的。可偏偏就是这些走私过来的雪盐,光明正大摆出来出售了。

最让他吐血的是,大量奢侈品充斥市面,使得荆州的官吏大多生活奢靡。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以那些官吏的俸禄怎么够用?所以协助走私、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什么的已经成了规矩,tmd违法犯罪居然还直接上了法律规定了这是!

荆州虽然看起来依然是那么风平浪静,人们生活依然风调雨顺,幸福美满。实际上那些底层的百姓已经是怨声载道,官吏们尸位素餐完全就是得过且过般敷衍了事,贪污**更是弄得百姓雪上加霜。

一切不过是在积蓄,一旦到了临界点,暴乱是绝对无法避免的下场。再加上连续三年的财政亏空,用来日常饷银都要成问题,更别说用来镇压人民的暴动了。

刘表恢复意识的第一时间,便是大哭了一场。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偌大荆州,如今居然变得千疮百孔,仿若一个激将崩塌的大厦,距离倒塌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悲愤之余,刘表至少还没有挂掉。他又有了一个新的父亲任务,就是要尽量将荆州,安安稳稳地经营,直到自己的继承人坐稳荆州为止。

相比刘表,刘璋的日子虽然难过但也没那么糟糕。

巴蜀毕竟出入困难,商队就算要进去,一来一回往往都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而且崇山峻岭之间盗匪不断,十个商队到最后说不准就只有三四个商队可以安然来到蜀地里面。

因此虽然因为大量廉价商品充斥其中,但经济方面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刘璋的头疼,是在政治方面。

儿子在长安好几年了,前两年还好,多少还有点书信回来。这两年几乎是一点音信都没有,都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

若是这样也就忍了,毕竟儿子没了可以继续生。自己春秋正旺,妻妾也给力,几年下来也有那么两个小屁孩出生了。

只是有一件事最让他郁闷,那就是长安方面在汉中又增兵了。西凉锦马超带着族弟马岱、弟弟马休统领三万西凉铁骑,二万精锐步卒陈兵阳平关外虎视眈眈;同时大将张辽带着副将曹性、宋宪陈兵葭萌关中,随时都有可能对蜀地发起攻击。

如果仅仅是陈兵还好,偏偏长安那位老大的心思刘璋根本就猜不透。按说大家都是亲戚,要打先打袁绍、张铭之类的逆贼才对,怎么看样子先拿自己人开刀了?

要打没问题,自己虽然不喜欢暴力但也不是软蛋不是?可问题是人家是正牌天子,一个诏书下来自己成了逆贼不说,原本还算服帖的世家只怕也要不干了。

为什么那么说呢?很简单,如果打赢了当然没什么。可一旦打输,那些跟随自己抗击朝廷大军的世家,名义上就是‘从贼’。这个完全可大可小,识相的投降,那么一切好说。不识相的话,多年积蓄下来的祖产当然也就别指望可以保住。

在这个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世道里面,你指望那些世家出身的臣子会抵死相随吗?刘璋就算再傻,难道还不知道这些年自己虽然名义上是益州刺史,实际上根本就是这些世家手中的盖章工具吗?

正因为这样,自己才头疼,日子没发过了啊!唯一能够期望的,就是长安那位不过是心血来潮放士兵在这里晃荡一下就算了,开战什么的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

刘表和刘璋为各自的麻烦而头疼,而身居河北的袁绍此刻却是壮心满怀。

“准备得怎么样了?”在主位上的袁绍一边批阅着公文,一边询问了一下前来汇报的沮授。

“一切准备就绪,上党一带徘徊的张燕已经接受招降。韩猛、鞠义二将也已经屯兵壶关,随时对上党发起攻击!同时颜良文丑二将也随时可以攻打平原、白马两地。”沮授虽然不太赞成袁绍南下,但袁绍已经不止一次无视他们的劝阻,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

“武器装备方面怎么样了?”

“经过工匠测试,已经证实了张铭那边的精钢都是通过煤炭冶炼得到。经过工匠的努力,大量的钢铁已经出炉,麾下士卒已经完成了换装;炎兽已经囤积了三百多台,足够应付三线作战所需!”

“很好,继续准备,秋收之际,就是我军策马南下之时!”说到这里,袁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眼神里面尽是愤慨。

“喏!”沮授暗暗叹了口气,告别而去。

“张铭,没想到你我还是在战场相见了。别以为这七年的时间里,某就是在头疼那些混账臣子之中度过的!某这次南下,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但愿你不会让我失望啊!”哂笑着,袁绍转身看了看花了几年时间绘制的地图,死死地盯着兖州的那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