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五十一章 历史不变刘宏归天

三国之望子成龙 第五十一章 历史不变刘宏归天

作者:狂妄之龙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5:16 来源:笔趣阁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张铭,在回到兖州之后就开始积极备战。不仅将士兵扩大到了五万,更是直接秘密使用了土法炼钢和土法炼焦,密锣紧鼓的打造了上万制式横刀。

所有的武将武器和铠甲都被更新了一遍,拿到武器和铠甲之后,那些武将也不吝慷慨效忠之言,对于他们而言,这两样东西无疑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容易存活下去。

至于为什么张铭没有在之前北上抗击鲜卑的时候就打造,这个大家都选择沉默了,哪怕是关羽也明白,这样的利器不能随便亮出来,毕竟张铭的真正敌人不是那些使用破烂武器的鲜卑骑兵,而是大汉的老牌世家们。

因为扩军的关系,无论是李典还是乐进,这下子也不偶尔抱怨自己没有真正上阵杀敌什么什么的了,如今每天就训练士兵这一项,足够让他们累得回到家立刻就睡过去。

而张铭北上讨伐鲜卑的消息传开,同样也为张铭带来了不少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泰山人于禁前来投效,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原黄门郎荀攸、颍川身家族人陈到、汝南小屁孩吕蒙(今年不过十岁)、江夏平春人李通、临淮东城商人鲁肃纷纷前来投靠。

当然另外还有一些比如张英、樊能、周昕几个不太出名或者注定一出场就别人秒杀的悲剧人物也纷纷投入张铭的麾下。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张铭的出名仅仅是武将这方面,文臣方面几乎是凋零得紧,鲁肃都仅仅是一个儒商,家族仅仅算是一个商人家族,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士族,要不然也不会被张铭派一个使者,就屁颠屁颠过来投靠了。

将各个投靠的将士,根据才能安排下去,基本上要么就是一方守将,要么也是某个大将麾下的偏将。吕蒙年纪太小,而且还是瞒着父母出来的,所以张铭还得派人去核他父母说一声,得到了他父母的同意,才将他丢到训练场和那些小屁孩们一起训练。

荀攸被任命为参军,主军中谋略这一块,也算是专业对口。平时没有公务的时候,兼职担任主簿掾吏,帮忙族叔荀彧处理政务。

荀攸的到来,也算是标志着荀家彻底放弃与张铭的怨念,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了张铭的这边。或许,张铭的身份让他们觉得张铭应该是一个愿意捍卫汉室正统的人物,因为他如果不捍卫,别人就会用他天子义弟的身份下手,到时候张铭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鲁肃初到,所以安排在刘晔的手下当功曹掾吏,只待资历到了,那么自然会获得升迁。其实当他当上功曹掾吏那一刻,他已经从商人正式变成士族,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不会有什么不满。

粮食通过糜家和甄家商队,秘密在各个渠道分散汇集到了陈留的粮仓之中,而张家商队也在张铭弟子糜横的运转下,大力贩卖茶叶、烈酒、琉璃器皿等商品,张铭除了琉璃器皿还有所限制数量以外,其他的都大开绿灯,因此数目暴涨之下,已经贩卖到了整个大汉境内,偶尔也有从丝绸之路过来的胡商购买一些。

托胡商的福,棉花、花生这些非大汉原产的物种,也在近两年到了张铭的手中,张铭接手兖州之后,也有委派典农都尉派下种子,给兖州各地的世家耕种,今年已经收获第一批棉花,并被张铭高级收购。只待脱籽和拉丝工具完备,棉花即将成为兖州军的制式制服,而张氏商行也将多出一个主打产品。

在兖州为大乱忙碌的时候,洛阳也不消停。

首先就是刘宏确确实实为张明守了三个月的孝,然后发现守孝三个月,身体居然好了许多。他不是一个蠢才,自然知道之前服用的两种丹药有问题。又联想到给他丹药的是何后,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何进,尤其是何进身后的那些世家。

你们巴不得我早点死,然后你们就谋朝篡位对吧?不好意思,我身子骨还硬朗着!我十几年内还死不了!

在强烈的愤怒和怨恨下,主要还是对幼子刘协的担心下,他总算是爆发了。

首先大骂了一番何后,要不是那些世家相逼,只差没有直接废后;之后将刘协送去给董太后,教给她帮忙教育这个喜爱的小儿子。并且下达命令,委任三个月后回来复职的张珑带领部下,在刘协出入的时候贴身保护,同时还命令蹇硕从旁协助。

其次,借张让和赵总的口,再次构陷了一批世家大族的文人,第二次党锢开始,又是一批无辜士人惨遭横祸。不少士人更是南下兖州,寻找张铭的帮助。其中刘馥、娄圭、崔琰、吕范四个大才更是投入了张铭麾下。当然,期间不乏被发现,然后经过荀彧等人的苦心劝告之后,才加入了张铭的麾下。

最后,将三公几乎都撤完去,袁逢、杨赐之类的朝廷老人,如今除了回家养老没有什么好做的了。另外大概是觉得自己人才用得贴心的关系吧,所以将刘表任命为荆州牧、刘岱本来是兖州刺史,因为张铭的关系改为青州刺史、刘岱之弟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刘焉这个老滑头走动了关系,被任命为益州牧。

天下格局变得和历史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兖州势力换了人,青州刺史也换成了刘岱,仅此而已。

世家们忍气吞声了三个多月,总算是再也忍受不了了。

在何进家中的秘密聚会,袁逢就大胆地言明天子无德,已经不适合继续坐在朝堂之上,问在场谁愿意行霍光之事。

霍光干了什么好事?当然就是废立天子了!

然而,在场的众人纷纷保持了沉默,甚至连召开这次会议的何进都没有说什么。

霍光废立天子自然风光一时,但后来死后被自己所立的君主挖出来鞭尸,霍家也几乎因为他而灭亡,谁知道自己做了,会不会他和一个下场?

因为袁逢的闹剧,整个会议变得有点无聊,最后就这样没什么动静就散会了。

回到家,袁逢拿过下人端给他的茶水,喝了一口觉得烫了,立刻将杯子摔在地上,并让人将端茶给他的下人拖下去杖毙。

可想而知,久居三公的袁逢突然下岗,这差距心里让他多么的纠结。

只是袁家进一步的动作没有了,在袁逢从三公地位下来之后,就消声觅迹了。要不是袁绍偶尔还经常出去和曹操一起喝花酒,顺便一起到处游玩,别人还以为袁家打定主意当缩头乌龟了。

唯一一个有动静的,不是明处而是在暗处,在何后的哭泣哀求下,张让行动了。和何后当地下夫妻那么长的时间,甚至他也认为刘辩就是他的儿子。所以,在何后求他下手的时候,他终于是决心玩次大的。

大到什么程度?那就是赢了自己一个太上皇,享受着怀里的美人和后宫的三千佳丽,看着儿子成就千秋霸业;失败了,不过是十八年后一条好汉罢了!自己在宫里享受了,不是自己应该享受的东西足足二十余年,也够本了!

当然,张让不是自己动手,至少他学会了拉拢,尤其通过秘密渠道,他知道了袁逢其实也对刘宏很是不满。

于是,他秘密来到了袁逢的府上。没人知道他在里面干了什么,只知道他足足在袁逢家中,呆了足足两个多时辰。

然后在次日,刘宏突然暴发重病,卧床不起。三天时间,脸色逐渐变得青白,肌肉开始萎缩。每一个御医前来查看,出了开一些温补的药以外,谁都没办法开出可以治病的药。因为,他们明白,这根本不是病,根本就是中毒了!

想想请他们来的黄门说的:“此番为陛下治病,你们可要稳妥一些,否则牵连到了家人,可就不好了……“

皇帝死了,自然会有新的选出了,可自家人全部死了,那么可就什么都完了。于是,御医们此刻,什么医德什么救死扶伤的,都一边凉快去了。

五天后,刘宏在床前召来两个儿子,吩咐他们一定不能亏待了张铭,要将张铭牢牢拉拢住,并且下了一道旨意给各州郡的皇室宗亲,要求他们好好服辅佐两位王子,然后就此驾崩了。

刘宏死后,一切都妥当地进行着。无论是入土还是后续手续,都有专人有条不紊的进行。西园八校里面,唯有蹇硕哭死了过去,张珑则是仅次之后,稍微哭了一下。至于其他校尉,除了一副哀容,没有多过的表现。看来,刘宏之死,只怕他们心里已经有底了。

刘辩当了新的皇帝,何进秘密在府中开了酒宴庆祝了三天三夜。何后当了太后,第一时间在床上好好感谢了一番张让的出力。然后在张让睡过去的时候,来到了刘辩的寝宫,二人总算是无需再计较别人的眼神,尽兴了一番。

如同历史上说的,何进在刘宏死后,意图铲除十常侍。而十常侍在张让的带领下,抱上了何后的大腿,得以保全一条小命。只是张让蓦然发现,何后对他是越来越冷淡了,而且他的权利,正慢慢被何后架空。

他后悔了,但知道何后还不想杀他,所以只能乖乖当他的常侍,地位反而不及赵忠这个张铭的岳父了。何后虽然对张让冷淡,但对赵忠可是宠幸得紧,或许是看在赵忠身后的张铭的份上?还是他需要赵忠这个老牌真宦官,帮忙威慑那些朝臣?

党锢因为刘宏的死结束了,袁逢、杨赐这些下岗的三公,在刘辩的亲至下,又返回了朝堂,继续当他们的三公。然后朝政又在三公的帮助下,变得平稳和安详,朝堂之上一片祥和,只是暗地下的龌龊事没有被暴露出来罢了。

张铭得到刘宏死亡的消息之后,足足哭了一天,‘听说’还哭晕了过去。第二天起来,立刻表示兖州三个月内禁止一切娱乐歌舞,为刘宏哀悼。并且委派远在洛阳的张珑,以义侄子的身份,为刘宏守孝一年。

至此,张珑和万年公主的婚期,算是无期限搁置了下去。对于张铭而言,这是不错的结果,毕竟他不希望张家,尤其是他的子孙和刘家扯上太大的关系。

哪怕是自己,也不过是因为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才一直‘假扮’刘宏之义弟。不过也因为这样,自己已经下不了船了。

历史虽然提前了一个多月,但距离不大,所以其实历史大范围而言,并没有什么变动。还有三个月,何进将被杀害,而董卓即将进京。

董卓之后,天下即将大乱。群雄割据,逐鹿天下,即将拉开帷幕。

(本卷完)

p.s

订阅,和鲜花,最近变得越来越少了……打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