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七十六章 东吴称臣金融改革

三国之望子成龙 第七十六章 东吴称臣金融改革

作者:狂妄之龙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5:32 来源:笔趣阁

随着司马懿死亡,梓潼也在魏军压境的第一时间宣布投降。投降速度之快,让关羽等人不仅暗叹:司马懿果然不是很得人心。

当然这不能完全怪他,司马懿就算家学渊博,本人出道得太早了,以至于他还没有那么高深的城府,以及足够的军事经验。说穿了,就算投入秦国,司马懿也不过是一个精于计算是文士罢了,所谓的军事才华,都是在他那精密的计算中完成的。而若非麾下将士们的配合,只怕就算他有再强悍的计算能力,也不能将计谋完全发挥出来。

张铭的出现带来了太多的蝴蝶效应,不仅改变了庞统,也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三人之中或许有人比历史中的他更加强悍,但司马懿和庞统在尚未到达人生巅峰之前,过早出仕的结果,就是比历史中的他们略有不如。

火器时代的先一步进入,不仅使得一批三国时期的武将跟不上这个时代,也使得精于计算的文臣变得无所适从。战场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也使得一些原本计算无误的计谋,出现了失误,一个个小小的失误,直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尤其司马懿在成为一代名臣统帅之前,先一步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君主。以至于政治、军事逐步变成次要因素,帝王心术和平衡之术成为了他学习的重点。和历史中的他比起来,现在的他连三成都没有达到。

三个月的时间,魏军就将巴蜀之地完全占据,进一步开始南下攻打南中蛮夷。大量的先进医疗技术,以及慢慢完善的地理知识使得南中的六口毒泉完全失去了作用,保护南中的瘴气也没有了效果。

随着枪炮的不断射击,刚刚统一南中不久的孟获战死沙场,祝融夫人在随后被人发现,并将她押到了陈留。其余如孟优、阿会喃等人,纷纷表示投降。

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祝融夫人的母族地位比孟获的部落要高,有她的帮助可以更好的稳定南中蛮夷的人心,直到魏国将其完全汉化为止。而最大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在野性美的基础上,透露出来的妖艳让人非常动心。

原本她是手下献给关羽的,就算关羽不要,至少可以给张辽或者马超。只是关羽看到她的模样,并且知道了她的身份之后,就派人将她送到了陈留给张铭。

其余众将虽有不甘,但既然这个蛮女是献给自己主子的,心中就算有不满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了。况且其实这样安排也合乎大家的意思,因为这样动人的可人儿,无论关羽给谁或者自己留下,都会让其他的人心中产生不满,这样对同僚的和睦共处会有不良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个蛮女并非只代表她自己。只要她登高一呼,南中十几个部落会立刻派出上万勇士前来投效。拥兵自重对于军人而言可是一个很致命的玩意,在华夏的政治环境下,谁也不希望被人抓住这点来说事。

换言之,祝融夫人能够直接投靠,帮助魏国安定蛮人部落那是最好不过。但为了进一步上一个保险,让他嫁给张铭那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若张铭觉得自己老牛吃嫩草不好意思,进而将其交给他的那些儿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结果张铭的表现果然不负当年他得到的‘风流’的称号,当祝融来到他家的院子,并且和他打上一场之后,这个蛮女仿佛牛皮糖一样赖在了张铭的身边,而张铭显然也不是柳下惠那种x无能人士,之前的战斗中祝融夫人那制服诱惑外加野性魅力,已经让他决定,一定要将其收入私房。

作为蛮夷的祝融夫人显然没有什么贞洁观念,孟获的死并没有让她产生殉情的想法,改嫁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不过显然张铭的那些妻妾并不喜欢这个作风‘非主流’的新妇,所以最后祝融夫人只能过去和田豫作伴,当起了一个外室。

田豫对此倒是表示很高兴,因为她的房子太大了,而张胜张赢开始前往荆州之后,自己一个人居住太孤单了。如今有祝融夫人作伴,对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至于益州,张铭任命马良作为州刺史,诸葛均作为别驾。任命徐盛作为守将,蜀地老将严颜和张任作为副将。至于其余如黄权、张肃、张松等人,都各有任命,年轻一代如董允、费炜等人,也进入华夏大学进行就读,两年后会另外安排他们的就职。

益州和南中开始纳入魏国的版图,在有心人的推动下,麾下百姓和学生都是叫嚷着南下灭吴,一举统一华夏。就在灭吴之战进入讨论阶段,并且即将实施的时候,东吴派出了张昭作为使者,来到了魏国首都陈留。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递交吴国的国书。至于内容很简单,就是吴国打算以从属国的身份,向魏国称臣。

国书递交之后,监国亲王张铭以及一干文武开始讨论吴国这一举动的真实含义。最终得到了一个结论,吴国并非害怕魏国,而是需要一点时间进行战争准备。

于是乎,就有人提出尽快对吴国进行宣战,趁对方立足未稳的时候,一举将其灭国;

然而又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主要论据就是魏国刚刚经历了匈牙利抗击战、秦国灭国之战,期间动用了太多的物资,并且也有不少士卒战死沙场,以现在魏国的实力虽说硬要打上一场灭吴之战没有问题,但金融改革即将开始实施,国内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再加上有更好的准备,才能减少灭吴之战中魏军士卒的损耗,所以提议不如接受吴国的称臣,并且准备个两年再行发起战争。

最后显然主和派人士的声音更加响亮一些,又或者张铭的心中依然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软弱,所以在私人酒会的场合,非正式地答应了东吴的请求。

随后,在张铭的提议并且经过荀彧等人的讨论之后,魏国拟定了一张诸如修路权、港口通商权、矿产开采权等一系列不平等条件,扬言吴国一旦拒绝,那么东吴的请求他便立刻正式拒绝,并且开始灭吴之战。

张昭当时心中带着满腔的愤慨,但孙策的命令还是让他谨记于心,于是仔细看了一遍那份合约,发现里面的条件几乎都是涉及商业的条令。并没有每年进贡、每年吴皇亲自前来朝拜什么的辱及吴国尊严的条文,仔细想想觉得没什么不妥的情况下,他代表孙策在合约上签了字。

于是,东吴正式向魏国称臣。而合约发回孙策手中的时候,孙策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将合约交给了诸葛亮帮忙看看,结果诸葛亮一看,立刻大叫张昭卖国。

的确,他不懂得什么叫做铁路,但他知道若是给魏国修建了那条叫做铁路的东西,那么魏国的士卒沿着铁路一举南下吴国便非常便捷了。要知道不少铁路是跨江建造的,这就使得士卒南下的时候,减少了就地搭桥的麻烦。

至于港口贸易权、矿产开采权就更加不用说了,一个涉及吴国的都财政收入,一个涉及吴国工业发展的命脉。前面一个还有商量的余地,毕竟合约上并没有说不能收取赋税,只是后面那个可以商量的余地就小了许多。

只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合约已经签订,最多是在细节上磨磨嘴皮而已。

之后又是三个多月的嘴皮战役,最终修路和贸易权上面吴国大败,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不过这没什么,交易可以带来赋税这对吴国也有好处,至于那些间谍的渗透,只能加派人马进行监控了;修路就更加没什么了,大不了战争的时候将桥梁炸毁,自从有了火药之后,破坏工作变得是那么的轻松。

而唯一有所进展的就是采矿权了,魏国承诺不参与开采吴国的铜矿、铁矿、金银矿等涉及金融和军事原料的矿产,但其余矿产的开采,吴国不能拒绝,并且第一年开采出来的矿石不能收取任何赋税。

孙策和诸葛亮都知道魏国采矿,第一年就探矿、安装设备、挖掘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都要花费四五个月的时间,正式开始挖矿都要在后半年才能进行。少收半年的赋税,就矿石尤其是那些非贵重矿石而言,也值不了多少钱,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合约正式生效之时,大量魏国商人带着他们的队伍来到了吴国进行探矿,很快一个个矿洞开始兴建,大量吴国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安排,减少了吴国的就业压力,同时那些采矿的地方,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也逐渐发展出一个个大小的城市。

这些当然就轮不到张铭等人头疼,他们如今正在实现魏国的金融改革。

华夏银行正式出现在了华夏大地,并在第一时间在全国各个州郡都开了一个分店,甚至连吴地也没有错过。知道了银行的性质,孙策和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于是东吴分行建设也算非常顺利。

在这一年里,张铭宣布华夏实施金本位,并正式发行经过三十多个专家研究开发出来的纸币和硬币。华夏银行更是实现了存款有利息和低息贷款业务。只是这年头的世家和个人都对银行这玩意保持怀疑的态度,所以除了一些需要在外地做生意的商人,依然很少人将积蓄存入银行。

不过这不要紧,因为很快张铭就宣布,从今开始,魏国的军队军饷,正式使用纸币支付,并且并非直接发到士卒手中,而是每月按月存入银行,存入之后会有专人通知当地军官,由军官通知士卒们前去银行查账。

至于查账之后是领出来,还是继续存在银行里面,就由士卒们自己来决定。

士卒们一开始也不太习惯这种方法,但几个月后习惯了,觉得这样也不错。至少凭着那全国通兑的业务,他们的军饷也可以在别的地方领取,不需要同以前一样,要找人帮忙送回家里。

而他们的家属在习惯了在银行取钱之后,也开始在银行里面存钱,慢慢地就带动了周围的百姓一起往银行里面存款。

华夏币开始慢慢普及,银行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个人的存取变得逐步变得更加安全与便捷,只可惜没有电脑可以使用,否则银行业务会变得更加便利。

至于一开始实行的新军饷发放制度,也使得军队的财政被政府牢牢的卡住。地方已经没办法直接插手军事,军官也不能再享受吃空饷的福利,更不能通过直接发放军饷来收买人心。政府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力度,因为银行的出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银行业的出现也带动了魏国经济的发展,对刚刚占领的益州的重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益州以过去谁也想不到的高效率迅速重建,多条进出益州的道路正在兴建,兴建完毕之后,入蜀便不在是难事。

魏国人民看着每天都在变化的华夏大地而喜悦,然而身处陈留的张铭,此刻则是陷入了哀伤之中。

那个他爱着的女人,那个因为自认为年老离开陈留返回琅邪的徐若仙,在公元二百零八年三月底的时候,病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