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四十八章 桃代李僵吴国异动

三国之望子成龙 第四十八章 桃代李僵吴国异动

作者:狂妄之龙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5:32 来源:笔趣阁

年仅三岁的小张昕又一次来到了这个皇宫,这一次他不是以客人的身份进入这里,而是以主人的身份入住这里。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刘熙了!”昨天张铭将他带到书房,简单聊了几句再有一阵沉默之后,张铭对他说了这句话。

他一开始听得迷迷糊糊,却是一点都不明白自己的名字不是叫张昕吗?在父母口中可爱的小昕昕,怎么今天就突然变成刘熙了?而且刘熙不是那宫中的小伙伴吗?

回到卧室,他发现母亲哭了。问为什么哭,蔡琰什么都没说,只是将他带到自己的身边,跟他说了一些事。

最让他惊讶的,是刘熙永远离开了皇宫。这年头孩子都挺早熟的,张昕虽然才三岁,但还是知道这永远离开是什么意思。

刘熙死了?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他死了自己怎么就变成他了?

带着疑问,他问了母亲。而蔡琰也不吝惜言语,一言一句地将怎么的安排告诉了他。末了,还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当这个刘熙,不要让父亲难做。

张昕当然不愿意,不是他不想当刘熙,而是他不想离开这个家一个人住在哪个皇宫之中。早在很久以前他和刘熙玩的时候,就知道自从刘熙住进了皇宫,很长一段时间的夜里,他都没办法安心入睡。

最让他不想去的,其实还是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他不想离开自己的父母,更不希望以后见到他们,只能当他们是臣子,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但最终,在张铭的强势介入,以及蔡琰的千叮万嘱之下,张昕还是含泪答应了。他是魏王的儿子,虽然还年轻,但他懂得自己有属于自己的责任。

于是,他成为了刘熙。

入住后第二天,那些小伙伴也纷纷来到了自己的身边,这让昨晚几乎没能安心入睡的他快乐一下。

然而,仅仅是一会而已。

只因为他们叫唤自己的,时候,并不是称呼自己的本名,而是称呼自己为刘熙。这让他自己不由得叹了口气,暗道:是啊……如今我是刘熙了……

宫人和宦官都重新换了一批,整个皇宫的警卫也提高了三成以上。而刘熙的身边,也二十四小时跟着两个姿色还不错的宫女。她们并非是花瓶,而是经过典韦一番**之后,武力不亚于任何一个一二流武将的警卫员。

像她们这种女警卫员也挺多的,主要分配在几个儿子、张铭的妻子身边充当警卫。当然她们的另外一个作用也不难猜,简单来说就是给几个儿子充当暖床用的生活品。

当然,若他们满意,收入房中充当侍妾什么的,这张铭就不管了。只是妻子就绝对不行,哪怕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她们,举止气质不亚于任何一个小家族出身的世家女子。

张昕,如今已经是刘熙了。他在宫中就这样又居住了数日,总算才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而宫外,也传出了这样的情报:

当年刘熙入住魏王家,魏王担心刘熙被奸人所害,所以将其与亲生儿子张昕掉包。前不久入住宫中的张昕被刺,证明了魏王多年的担心。如今已经加强了宫中的防御,但自知汉帝刘熙继续居住在家中甚为不妥,所以送回宫中。

如此一来,大家算是明白了,原来多年前张铭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啊!要不是‘张昕’被刺杀了,这个秘闻还没办法让天下人知道呢!

不过如今张铭既然原因将真正的刘熙送回宫中,那么过去的所作所为就算了吧!毕竟张铭也算是错有错着,否则大汉了真的要绝后了。

至于那些知道事情真相的,估计短时间内也不会派人来暗杀‘刘熙’了。毕竟刺杀了一次,结果第二天就又多了一个‘刘熙’出来,谁知道现在这个‘刘熙’是不是又是假的来着?

至于真正幕后的黑手,则只能暗暗捏碎几个茶杯,大骂:“桃代李僵,张铭你狠!”之类的话语罢了。

显然,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知道这所谓的刘熙一开始就是假的。而如今张铭一而再再而三的将‘刘熙’推出,显然就是只希望让大家知道‘大汉皇帝刘熙’的存在,而不是刘熙这个人存在。

既然如此,刺杀再多又有何用?

至于之前看不清形势的张恒,最近几天在张瑜那里开始稍微开窍了。至少他明白张铭拥立刘熙而不是自立是另有目的的,至于是什么目的,他还需要在张瑜那里好好学习一番。

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至少张铭这边是这样。

而南部的吴国,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三年前,孙策趁着秦楚争霸、刘秦争霸完全吞下了荆州。任命顾雍为荆州都督,主管荆州大小政务,两年下来,已经初具成效。至少在经济上,已经开始获得了一些恢复,同时稍微扛住了一些魏国的经济侵略。

荆州毕竟底蕴十足,两年下来人气就恢复得很好了,原本秦军欠下的债务,也是孙策的支持下还清了,一切都开始顺利发展起来。

于是孙策又有了进一步的安排。

首先将顾雍调回了建业,作为诸葛亮的助手,协同三年前投降过来的张昭一起帮忙处理政务。至于诸葛亮本人,这段时间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之中,正值重要时刻自然无瑕顾及政务。

随后,孙策任命孙权为荆北太守,主管荆北的襄阳、江陵、江夏三地。而荆南则交给了弟弟孙翊,由他统管荆南四郡兵马。

孙翊的管辖范围虽然比孙权多上一郡,但谁都知道荆北是荆州最繁华的地方,而荆南还在开发阶段,依然有不少穷乡僻野,人口也少了不止一倍,所以由此也算是看得出,孙策对孙权还是很不错的。

然而孙策任命孙权为荆北太守,从一开始就没有安好心。

当然与此说是有什么坏心思,准确的说其实是给孙权一个考验。

若他能够认清楚自己的身份,专心为自己治理荆北,那么磨练个几年将棱角彻底磨平了,完全可以调回建业帮忙主管一些重要政务。

可若是在地方依然结交世家,密谋不轨,那么孙策完全有能力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须知孙权此番担任太守,负责的紧紧是政务,而不是军事。

早在一年前,孙策就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学习魏国实行军政分离了。如今的吴国,当了太守的只能主管地方政治,军权却是不归他管的。

从这里又看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孙策对孙翊还是很看好。虽然没有将荆南四郡的政务交给他,但却是给了他四郡的兵权。只要孙翊能够安守本分,更进一步成为军事都督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孙翊确实和孙策预料的一样,每天习武练兵,绝口不提政治。或许是他本人确实是一个武痴,但也有可能和他那博学贤惠的妻子徐氏有关吧?

其他的那个妇人自然是不会懂,但孙策怎么想的,她或许可以猜得出来。女人嘛,天生第六感就比男人强一些。而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孙翊对这个夫人的意见,还是可以听得进去的。

或许也是因为他这个当弟弟的,对孙策这个大哥也算是了解通透。有些事情以前没有想明白罢了,在徐氏的一番提点下,当然就通透了许多。

相对于孙翊的表现让孙策感到欣慰,北部的孙权就让他失望了。

孙权这个人怎么说呢?俗话不是说人活于世,要学会‘厚黑’二字吗?又有言‘曹操得其黑,刘备得其厚,而孙权又黑又厚’,只可惜后面还有一句‘孙权得其厚黑二字,却不能彻底’。

换言之,就是这位虽然像是一个人才,但在真正的人才眼里,做事多少有点首尾。他或许以为抹干净了,但在别人眼里是那么的鲜明的存在。

在荆北期间,他偶尔借助宴会笼络当地文武官员,若有若无提示自己老哥征战沙场还可以,但治理国家太刚强了,在他的麾下他们是不会过得很愉快的。

不管说了自己多少好话,又给孙策泼了多少脏水,最后的目的不过一个:自己才应该是吴国之主,孙策只配当一个将军,而不是君王。

前文提过,所有世家不过是一些投机者。一个强势有主见的孙策,和一个自己傻都不知道孙权,大家当然愿意选择孙权。只是孙策那个屁股坐的太稳了,所以当然不会有任何一个世家光明正大表示帮助孙权,但家族一些族人投入他的麾下,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鸡蛋永远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至于武将,孙权也笼络到了一些刘备的旧将,吴国的将领也算是多少笼络到了一两个,但最关键的贺齐等人却是没有拿下。

不过这不要紧,贺齐他们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哪怕他们自以为是不食烟火的仙人,但他们的部众可不是!

一年下来,孙权完全可以骄傲地说:“整个荆北,自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掌权者了!”

昔日的江东四大家族,顾、张、朱、陆在孙策麾下混得也不是很好。所以孙权找人和他们接触的时候,双方达成互惠互利的攻防同盟,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朱家已经秘密吩咐朱然投入孙权的麾下,而陆家将陆逊送入孙权府邸充当佐吏,张家、顾家则秘密为孙权准备必要的武器、粮草。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诸葛亮早年组建的‘龙组’情报部门,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随后,将这一切送到了孙策的案上。

孙策接到这些密报之后,有一天的时间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面。第二天凌晨才走了出来,而书房里面,一片狼藉。

这其实和虎毒不食子差不多,所谓长兄如父,失去了父亲的孙家,孙策这个长子自然担当起父亲的义务,去照顾自己这些不懂事的兄弟。

每一个兄弟,孙策都看得很重。因为在寄人篱下那段时间里,他们依靠的就是兄弟齐心,才赚取了足够的资本,南下创造了今天的吴国。

可为什么,没有建国以前兄弟可以毫无隔阂的聚在一起。而建国以后,就要为了那所谓的权利而翻脸呢?

一句话,孙策很伤心,所以事情就大条了。

针对孙权的行为,孙策已经开始进行了最后部署。而同一时间,孙权也得到了世家们的帮助,言明若是起兵,则帮忙作为内应打开建业的城门。

两个曾经的好兄弟,都在针对对方进行部署,只待其中一方先行发作。

吴国,此刻是暗流涌动。

这天下,又要不太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