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六章 官渡将起袁绍南下

三国之望子成龙 第六章 官渡将起袁绍南下

作者:狂妄之龙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5:32 来源:笔趣阁

“刘协对自己的皇叔下手了?”得到情报的张铭有点诧异,原本以为刘协会在张袁大战的时候,在一边下黑手,可如今的发展却打出他的意料。

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刘协有没有张铭不知道,但至少还有几个亲戚。在家族文化浓郁的古代,这些亲戚按说也是自己的臂助才对,偏偏这个刘协最先动手的就是这些亲戚来着。

至于刘协和刘璋的大战,张铭没有太大的兴趣去关注,刘璋距离自己还隔着一个荆州,就算要发兵过去救援都不可能,更别说虎口夺食从刘协嘴巴里面吃下益州的州郡了。

当然若是直接发兵,连同荆州一起拿下来或许可以,只是貌似孙策前不久刚刚和刘表订立同盟条例。刘表不仅将近几年收拢的三千北方战马送给了孙策,更是开放了几个通商口岸,仅对江东来的客商收取少量的交易税,几乎和平白送钱给孙策一样。

孙策之父孙坚虽然死在了刘表手中,但实际上当时刘表并没有直接出兵,而是袁氏门阀的故吏黄祖下的手。如今袁术已亡而黄祖已经垂垂老矣离死不远,加上刘表的如此好意,为了共同抵御张铭计,孙策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仇恨,与刘表签订了同盟条例。

这两个势力的同盟不知道能够维持多久,但同盟期间张铭若是要南下,必须做好同时应付两家攻击的准备。同时,还要小心背后的袁绍和长安的刘协不会暗下黑手。

因此,益州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张铭还不能有太多的干涉。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趁着刘璋还没有被灭,多多加派商队,通过武器与粮草的买卖,换取一些蜀地矿产的开采权和金银等贵重金属而已。

就这点,张铭已经开始实施,几乎是刘协出兵的第二天,就有不少商队带着粮草武器,前往了益州。至于这次战争能够给张铭带来多少利润,这就只能留着日后见分晓了。

处理完毕刘璋方面的事务之后,张铭又开始专心准备起来。袁绍的准备日益完善,自己当然也不可能坐定挨打了才反击,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反击,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所以如今张铭治下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实际上也做了不少了准备。

通过陆陆续续的商队,将几个关键城池的粮草武库给填满;趁着战役没有起来,这些城池的护城河也进行了挖深与拓宽;洛阳与宛城两地,有三万士卒乔装打扮之后,陆陆续续进入了军营之中,一声令下即可立刻武装上阵。

总参谋长戏志才已经秘密带来了上党,带领以徐晃为首的虎贲第三军做好了迎击甚至反击的准备;鲁肃带着破浪二军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从黄河入海口进入黄河,自河面对袁绍渡江士卒进行攻击;刘晔也从夷州调了回来,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一职驻守在司州,总督上党郡、河东郡、洛阳、宛城四个地方的军事作战。

平原、官渡两地的守军已经开始进行最后的整训,日常训练强度增加了20%。如今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士卒,也感受到了战争即将到来那种凝重的气氛,训练哪敢马虎,平时加点训练量就喊累的几个刺头此刻都不敢嚷嚷了。

在双方互相准备的过程中,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

汉军已经攻入了梓潼,城守庞义还算有点良心,死战不降,最终被马超枭首。守将杨怀、高沛二人就完全是两个二五仔,城门一被攻破,立马就带着麾下部属投降了。

梓潼攻破了,刘协就下了诏书,将刘璋连同他老爹刘焉从小尿床到死后仪仗僭越都遴选了出来,洋洋数千字只有一个中心‘刘焉刘璋父子莫须有造反’。

最后更言明自己本着亲戚的面子,若刘璋立刻投降,那么一切好商量,最少也就是一个圈禁而已。若不投降,那么也怪不得自己这个侄子无礼了。同时对蜀地世家说了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别家破人亡了才知道后悔’。

就那么一句话的杀伤力还是很强大的,至少那些二五仔们已经开始在暗地里偷偷商量要不要投降了。可想而知,一旦汉军南下,所到之处起码会有近半的世家会果断选择投降,而不是汉军死磕。

江东和荆州方面一片风平浪静,暂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唯一一个变动就是刘备奉刘表的命令南下清剿五溪蛮,结果不仅收得一名蛮将沙摩柯,还占据了长沙城,就这样赖着不走了。

刘表无奈,只能以刘备功勋卓著为名,任命其为长沙太守,原本那个韩玄韩太守去担心新野太守。这不能怪刘表无情,只能说韩玄既然能让刘备那么轻易占据了长沙,那么他就得为自己的过错负责。

秋收之际,全国各地都是抢收。哪怕是汉军也在抢收,只是他们抢收的是别人的庄稼。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关键的时节,然而若从战略条件去考虑,也是一个不错的战争时机。

其他人人不认为不管,袁绍至少是那么认为的。就在秋高气爽之际,一封檄文传遍了天下。

洋洋洒洒依然是三千余字,为了避免说骗字数就不直接念出来了。 只说其中心,大概就是:

张铭虽为汉臣实为汉贼,借先帝义弟之名,拉帮结派占领了大汉司、兖、青、徐、豫五州与扬州局部地区。

无视汉朝的行政制度,擅自设立各种部门,俨然就是打算造反了!

身为大汉诸侯王,四世三公的大门阀,袁氏有权利也有义务讨伐张铭,将这忤逆之人绳之于法,送与长安交由陛下发落。如果不这样,简直就是对不起身上的这身大汉王服之类的。

而随着这个檄文发布的第三天,驻守在延津的袁军开始整军备战,只待袁绍一声令下便渡水直攻陈留。

与此同时,渤海、壶关驻扎的袁军也是蠢蠢欲动,随时对上党、平原二地发起攻击。只是这两地兵员并不多,重点依然是延津。

或许在袁绍想来,只要攻陷了陈留,抓了张铭,那么其他州郡自然就会乱成一团,到时候攻打起来比现在不知道容易多少。

历史就这样,拐了几十个大弯之后,最后又变得和原本的历史差不多了。官渡之战,最终还是要上演,只是演员从曹操与袁绍,换成了张铭与袁绍而已。

袁军最后还是南下了,以颜良为帅,淳于琼、吕旷为副将,对黄河以南的官渡发起了攻击。

顺利地渡过了黄河,当颜良等人即将对官渡据点发起攻击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漫天夹杂着石块的箭雨。一场雨过,猩红血水流了一地。上千袁军,还没有发起攻击就这样挂掉了。

箭雨过后曹仁带着虎豹骑第一军五千人对颜良发起了冲击,颜良仓促应战,虽然在后阵箭雨的掩护下勉强击退了曹仁,但为此又付出了四千余部下的生命。

眼看敌人又是一批将领即将出动,颜良有点奇怪,按情报对方的兵马不是就一万人吗?怎么如今看来起码超过三万人来着?

自知情况不妙,颜良无奈带着部属又退回了延津港中,等候着袁绍的到来。而张铭军将战场打扫干净之后,也默默回到了据点之中,等待着下一场战役的到来。

与此同时,张铭正式对袁绍的檄文做出了反击。

最直接的就是用已经挂掉了袁术来说事,直指袁家早有不臣之心。同时公布了袁绍写给了袁术的书信,让天下人明白,在袁术即将灭亡,打算北上投靠袁绍的时候,袁绍就曾言要袁术献出手中的传国玉玺才会接纳他。

到了最后袁术也将玉玺交给了袁绍,可袁绍并没有将玉玺交换朝廷,而是偷偷藏了起来。到了这一步,不臣之心都已经是明摆着的了,还有什么资格说别人有不臣之心?

然后,针对袁绍这种有预谋的突然袭击,张铭判定其为不正义,不人道的侵略行为。不仅无视大汉法律,更是在没有天子诏书的情况下妄自讨伐同僚,如此不忠不义的行为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说到这里张铭挥舞了一下手中的诏书,言明自己已经讨来了诏书,今上已经定义袁绍的如此行为是不正义、不合法、不人道的侵略行为,所以诏令张铭拿下袁绍。

自己身为先帝义弟,身为大汉诸侯王,没有天子诏书自然不能随便攻打同僚,没看见袁绍都在做战前准备了,自己还是一动不动吗?

如今既然诏书下来了,作为一个大汉臣子,自然应该奉旨讨贼。

最后就是宣布了即日起,将对擅动刀兵的袁绍进行自卫反击!

有了张铭这句话,张铭治下开始迅速行动起来,新的政治制度很快就发挥了最大的效果。不过两天,士卒已经整装待发,而各种辎重物品也全部准备就绪。

张铭这次依然没有亲征,特命曹仁为帅,夏侯渊、乐进为副统领魏国虎贲步军第一军,虎豹骑第一军对胆敢进攻官渡据点的袁军进行攻击。

另外还特别派遣戏志才前去协助,只是没想到和戏志才一起前往官渡的,还有某个打算夫君度第n次蜜月的张茹。当然妻唱夫随,张茹的夫君张飞也无可避免的去了官渡。

命徐晃为帅,曹休、吴懿为副,领虎贲第三军步卒北上,一举拿下整个并州。同时下令许褚(从保镖中毕业,就读了一个阶段的军校之后,放到了地方担任团长一职,如今已经升职为旅长)、夏侯尚、夏侯兰协助镇守上党、河东两郡,防备袁军的攻击。

命驻守在平原的夏侯惇为帅,吕虔、张斌为副带领虎贲第二军,协同恶魔骑别动军太史慈,大将田豫对渤海发起攻击。

最后命令何曼司令带领三万步卒,两万骑兵北上平原接替夏侯惇等人守城。命令刚刚十八岁的六子张鼐、七子张凯在其麾下听用。这两兄弟也算是第一次上了战场。

而袁绍几乎是在何曼开始北上第二天,也收到了张铭的宣告。第一反应是让沮授留守邺城,严查张铭的间谍。然后带领三子袁尚、大将张南、蒋义渠、蒋奇、焦触,谋士许攸、郭图、逢纪、审配开始南下延津。

自此,官渡之战顺利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