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四十二章 关中议事出兵追击

三国之望子成龙 第四十二章 关中议事出兵追击

作者:狂妄之龙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5:32 来源:笔趣阁

当虎牢关的大门朝着诸侯大军真正敞开,城楼上的‘董’字旗悄然落下,诸侯们明白了,虎牢关投降了。

只是大家还不太相信,因为以吕布的为人,能够顶住好几天的狂轰滥炸,为什么没有死拼到最后一个人就投降了?难道这是一个诈降计?

在张珑的示意下,孙坚悲剧地被选中,无奈下只能硬着头皮慢慢朝着虎牢关靠近,每一步都充满了警惕。

当他成为诸侯讨董第一个站在虎牢关上,名流千古的大将的时刻,他总算明白了,虎牢关真的投降了。

“什么?!迁都?!董贼安敢!?”当最后一个士卒进入了虎牢关之中,张珑召来守将田方,这才知道虎牢关投降,以及吕布撤退的真正原因。

一时间,诸侯立刻骂声连连,公孙瓒更是直接不顾身上的伤口暴起大喝,结果牵动了身上的伤口,痛得龇牙咧嘴,又给刘备搀扶着坐了下来。

“这不难理解!”董卓迁都张珑等人自然在第一时间,就通过天眼众知道了,只是为了保护天眼众的存在,所以直到现在,才在田方的招供下,顺势由张舍说了出来。

“你我攻打虎牢那么久,牺牲的士卒也有两三千之多,(其余诸侯麾下,为了讨好张氏兄弟倒也舍得下了点血本。)可虎牢关只怕也好不到哪里,我等如果再攻打两天,只怕虎牢关的大门依然会向我们打开。

这点吕布自然会知道,而得到情报的董卓也一样会知道。

大家都知道,洛阳到虎牢关几乎无险可守,想要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几乎不可能。而如果仅仅是依靠洛阳城墙来防守我等,我想我们的燃烧弹,已经给董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吧?”

说到这里,张舍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他必须给大家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

果然,在经过张舍提点,诸侯们开始思考了起来。没过多久,大家总算是明白了,董卓害怕投石车,所以效仿先秦,退入关中据函谷关而守!

想通了, 大家又变得有点黯然。

为什么呢?这得问问大家为什么会来会盟了。

为了大汉天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进京勤王?偏偏庶民可以,别在这里拿出来骗鬼,就连鬼都不相信这些玩意。

大家所谓的不过是名利二字罢了,名自然是参与会盟共讨董贼的威名;利却是洛阳那二百多年帝都所积累的底蕴。

可董卓迁都了,而且还要退入关内,只怕这些好东西都会被他打包带走,傻瓜才会相信董卓只带走天子,而将所有财产留下来给诸侯们添加实力呢。

函谷关可不同虎牢,只怕投石车的作用不大,血肉攻城又显然划不来,最头疼的是董卓开拔已经有几天了,只怕如今早就过了函谷关……

于是,想不黯然都难了。

“启禀公子!袁绍派了一名使者前来,是否要召见?”在大家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士卒走了进来,单跪向张珑报告。

“袁绍的使者?叫他进来吧!”张珑可没有承认过袁绍的盟主地位,会盟誓言那是诸侯的事情,不关他这个中间插入的什么事。

士卒得令,立刻走了出去,不多久,一名士卒就走了进来。见诸侯在场,态度也还算客气,只将腰间一封帛书拿了出来,递给了张珑,言明这是盟主传达下来的命令。

“即刻攻打洛阳,务必将董卓拦在半路之中?”看完帛书,张珑将其递给了下首处的张舍,然后给诸侯们慢慢传阅,自己则就里面的内容,抱怨了几句,“不说董卓走了几天,董卓身边那超过二十万的士卒,又岂是我等所能力拼的?袁绍死了全家,是不是打击过度疯了?”

“他们全家没几个正常的,原本以为袁绍会正常点,谁知道现在看来也正常不到哪里去。”张舍不失时候地踩了袁氏兄弟一脚,也算是给自己的哥哥捧捧场,“只是如今的问题不是他们是否正常,而是我们是不是要进军?”

一句话直刺要害,在场的诸侯立刻将耳朵竖起来,等待着张珑的决定。

打吗?现在追过去或许可以遇到董卓军的后军,打不打得过不说,打赢了自己能够得到什么?金银财宝早就随着前军进入函谷关了吧?

所以,不打是绝对的基调!只是最大的变数不是袁氏兄弟,而是如今上首处,比大家年纪都小的张珑!

“袁绍倒好算计,汜水关他们打了半天都没有打下去,就知道让我们拼死拼活的却一点都不知道犒劳犒劳我们。”对于袁绍那个自以为当了盟主,自己就是李刚的白痴,张珑完全没有要听话的意思。

“告诉使者,我等日夜攻打虎牢关,损失惨重而且军粮告罄。不仅需要休养,更需要补充军粮。若袁绍两天之内不把我们所需的军粮补齐了,那么我们不走了!”

“公子英明!我等此次分兵而来,日夜攻打虎牢关,不知道死伤了多少士卒。如今不过刚刚打下虎牢关,士卒正是疲惫,军粮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进军?怎么说,都得休息几天才能进军吧?”待张珑刚刚说完,孙坚就立刻跳起附和。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发现了对方嘴角的笑意,纷纷起身附和,叫嚣袁绍再不供应军粮,再不好好犒赏一下立了功的士卒,那么大家不仅不打了,还立刻退军回各自的防区,并向天下言明袁绍的无能无德。

大家既然都统一了想法,那么自然会有士卒将这里的一切告诉使者。而使者听了之后头大如斗,作为小兵哪怕是袁家子弟的他,也做不了主,只能灰溜溜返回汜水关,对袁绍禀明一切。

在使者返回汜水关后不久,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将走了进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小将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太浓烈了。

“虽然杀气略显稚嫩,但那么浓郁的杀气,这小子到底杀了多少人啊?”大家都知道杀气的最高境界是收发自如,随心所欲。可能够将杀气实体化,已经证明了这个小将身上的杀孽只怕不少。

“参见公子!”看到上首处的张珑,再看看其身后充当护卫的张铭,太史慈拱手行了一礼。一时间,身上的杀气立刻消弭一空,仿佛从来没有过一般。

“这小子,不简单啊……”刚才还以为太史慈还不太够格的,如今不得不承认这个江山,总是不缺乏一流的人才的。那么小的年纪,已经做到了将杀气收放自如的高级境界了。

“子义无需多礼,过来说话!”每次看到太史慈,张珑就非常的高兴,“这位是我军精锐重骑——恶魔骑的统御太史慈,入关前我派他率领部众在前方探查,如今应该是来汇报的!”

顺带着,张珑也讲他介绍给了诸侯。其实也无需介绍,只听他是恶魔骑统领,大家就明白了。身为一方诸侯,情报工作是基础,张铭这个大诸侯,身边有哪些强悍的部队,相关情报自然早已放在了各个诸侯的书案上。恶魔骑身为精锐重骑部队,连同太史慈这个年轻统御的相关情报,诸侯们早已是明白的。

只是总不能说‘我认识,他的一切情报我们早通过探子知道地一清二楚了!’之类的话吧?所以趁着张珑介绍的时机,假意初次见面,纷纷拱手向这位年纪小过自己的将领行礼。

太史慈经过这些年的锻炼,整个人变得沉默了许多,只是淡淡行了一礼,便转头看向张珑,说道:“公子,根据儿郎们的探查,吕布军因为伤兵的拖累,所以行军速度不快,此刻还在撤回洛阳的路上。

只是根据儿郎反映上来的情报,吕布麾下的并州狼骑以及大量精兵并没有随着伤兵一起行进,显然偷偷潜伏在了路上什么地方,打算伏击我等!”

“这不太符合吕布的性格!若是吕布,应该想办法立刻将伤兵带回洛阳接受救治,洛阳不行就应该飞奔长安,怎么还会打算用伤兵作为诱饵伏击我等?”看过吕布不少的情报,张舍很快就看出了端疑。

“这并不奇怪,根据儿郎的侦查,吕布那些所谓的‘伤兵’虽然都缠着布带什么的,但步伐矫健沉稳有力,只怕一个两个都是精兵假扮的。真正的伤兵,只怕已经先一步转移了!”通过铜管和玻璃制作而成的望远镜,恶魔骑自然能够在吕布军不知情的条件下,看出敌人的真实情况。

只是身为兖州军,太史慈怎么可能将这个秘密武器,泄露给在场的‘外人’?于是干脆直接带过,绝口不提这个东西,反正张珑他们心里明白就好。

“而且现场指挥的也并非是吕布,而是一名中年将领,根据情报应该是董卓麾下老将徐荣!至于一直出现在徐荣身边的‘吕布’,根据观察,绝对不是吕布本人,也就是说,吕布不知所踪!”

“既然明面上的军队是由徐荣负责指挥,那么吕布应该是负责指挥埋伏起来的那些士卒吧?以他的武力,就算如今只恢复了三四分,骤然发难我们也难以讨好才对!”张舍想了想,将心中所思分享了出来。

“徐荣如此小心,也是建立在我们‘追击’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不追击,我们能奈我们何?”对于徐荣所谓的伏击,张扬立刻表现出极度的不屑。

而他的不屑,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毕竟前往洛阳一点益处都没有,既然如此谁还会有事没事地去玩追击呢?

“徐荣也不需要我们一定去追击,伏兵的价值并不是给我们造成损害,而是拖延时间,为董卓安全撤入关内服务。只要这个目的达成了,那么丢失虎牢关的责任也就可以弥补过来了。所以,我们追不追,其实对徐荣而言没有太大的区别!”张珑看了看这些有利就争先恐后,无利就互相推诿的诸侯,心中隐隐有所不屑,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如同张珑所料的,诸侯们听了他的话,更加没有了追击的意思。打不打都没有任何好处,那么当然不打最好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大家即将打算散会去休息的时候,一个士卒跑了进来。

“报!董卓向南匈奴单于呼延泉发起了邀请,呼厨泉已经带领麾下三万匈奴兵向洛阳方向进军了!”

“什么!董贼居然引外族入关!?”事情到了这一步,性质已经完全变了。以前若说讨董不过是自家人解决家事,如今董卓的行为根本就是汉奸卖国了啊!

于是,张珑顺水推舟站了起来,对下首处的太史慈说道:“子义,点齐兵马,即可随我杀向洛阳!”

“各位将军,如今南匈奴入侵,身为大将军长子,朝廷的臣子,珑岂能纵容胡人在我大汉领土上作恶?各位一路过来伤亡颇大,还请好好休息,至于前方战事,就交给我军了!”刚要走,张珑想起了各诸侯的存在,不禁回过头来安排一二。

“将军一路小心!”讨董发展成为抗击异族了,加上没有任何好处,诸侯谁想出动?难道就因为一腔热血,就这样豁出去了不成?

相反,张铭身为大将军,守卫大汉领地那是分内的事情。作为张铭的长子,既然张珑已经主动请缨了,总该让别人好好履行以下职责才对吧?

于是,在诸侯们的目送下,张氏兄弟点齐了兵马,以恶魔骑作为先锋杀向了洛阳。

但张珑的目的,真的是击败南匈奴吗?

或许也是目标之一,但张珑,或者说是张铭真正关注的是那失踪了的传国玉玺!

经过天眼的汇报,传国玉玺显然被潜伏在宫中的何后带走,但绝对没有带离皇宫。换句话说,传国玉玺显然还遗留在宫中某个角落之中。难道,就如演义里面说的,是在宫中某个枯井之内?

为了传国玉玺,不管是张铭还是张珑、张舍二人,都觉得有拼一拼的必要。

于是,有了这次追击。一个被安排好的追击,无论是太史慈的出现,还是士卒出现的时机,其实都是经过仔细安排过的。

p.s

这几天思路都很糟糕,或许进入瓶颈期了,休整几天,每天暂时一天一更。没问题了,就恢复一天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