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万历1592 > 七百三十九 朱翊钧毕竟也不是省油的灯

万历1592 七百三十九 朱翊钧毕竟也不是省油的灯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2:18 来源:笔趣阁

让萧如薰成为总督京营戎政对于朱翊钧而言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一来,萧如薰是朱翊钧的绝对心腹,绝对可以信任,如果掌握了对于大明朝而言绝对重要的京师兵权,就足以发挥出影响朝局的力量,进而成为自己在朝中发话的力量来源。

张维贤和徐文壁这些早就被养成猪猡的勋贵后代根本不足与谋大事,朱翊钧对待他们优容,当然有着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维护自己的权力的想法,可是很快朱翊钧就悲哀的发现,整个北京城的勋贵们都被圈养成了合格的猪猡,真真是半点作用也无。

少数几个还能站出来说话的全都是文官的附庸,满脑子想的都是挣钱花钱,完全没有家国天下,和他们商议大事就等于是在自杀。

朱翊钧这才明白正德皇帝和他的嘉靖爷爷到底是在怎样的环境之中苦苦挣扎维护权力,意识到兵权对于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帝王的重要性,可是无论他怎么挣扎,他都无法越过兵部直接掌握一支人马,就连宫廷禁卫都无法直接掌握。

曾经还能震慑文官的锦衣卫和东厂却在嘉靖时代步入了低谷期,成化时期和正德时期一度可以抗衡文官的东厂西厂内行厂也只剩下东厂还能存在,作为皇帝最后的心理安全屏障。

可事到如今,锦衣卫和东厂都在不同程度上和文官有了勾结,朱翊钧心中最后的安全壁垒也崩塌了,强烈的危机感促使着他向外寻求帮助,就在此时,一个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吐露实情的将军出现了。

这根救命稻草的出现让朱翊钧看到了一线曙光,在周密的思考和部署之下,朱翊钧决定缓缓展开自己的夺权计划,可是实现这个计划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军队,只有军队才能支撑自己的野心。

朱翊钧深深明白军队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如今这个只有太监才能勉强信任的时期,他没有可以直接调动的军事力量。

萧如薰带回来的可以正大光明参与到献俘仪式当中的人不会超过一万,而他让张诚多方面筹集训练的死士也不过三千,训练时间也不够,根本不能算作强大的战斗力,真正能够依靠的还是萧如薰的军队。

这相对于京师周边的那数十万军队而言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不能一击毙命的话,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朱翊钧还没有拿皇位去做一场豪赌的勇气。

而这个时候,沈一贯的投桃报李让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中央集权国家的京师是绝对的国家心脏,谁掌握了国家心脏,谁就能掌握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权。

特别是在这个讯息传播极其缓慢且缺乏手段的时代,等外地军队知道京师政变的消息的时候,政变已经结束,大局已定,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所以,在政变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就近的军队,拥有京师卫戍权的京营,还有宫廷内的皇家禁卫,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家禁卫的作用比京营还要大,区区几千人就足以决定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

现在的京营毫无疑问是掌握在文官集团和他们的附庸勋贵手里,也就是张维贤的手里,张维贤等大明顶级勋贵在京营当中经营了百余年,根深蒂固,早已将京营变为了自家的后花园。

京营自从土木堡以后,只在正德嘉靖和万历初期稍微振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就和北宋禁军一样,成为了毫无战斗力的老爷兵。

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京营是有精锐的,但是那都是属于张维贤徐文壁等顶级勋贵的私兵武装集团,保护他们自己的安全的,人数不多,装备精良,待遇好。

而作为主力的其它的那些京营兵就和杂役没什么两样了,也就守守城门装装样子欺负欺负过往客商和小老百姓,真要拉出去干仗,就和之前李成梁一样,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现在连京城都不住了,回辽东养老去了。

京营兵们不仅人数严重不足,装备上也是千奇百怪,他们用农具的本事远远高过用兵器的本事,天子脚下的军队,因为灯下黑的优秀传统,而变得不堪一击,这也真是天下奇景了。

这一切,朱翊钧是不太清楚的,他隐约知道一些,但是知道的不完整,没有具体数据可以搞到手,搞到了也不太敢相信,尤其是骆思恭不再被他信任以后,他就更加不信任那些到手的情报了。

现在,他对京营的了解可以用两眼一抹瞎来形容。

而如果可以让萧如薰代替张维贤执掌京营,那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他就可以很快得知京营到底被这些混帐折腾成了什么样子,当初那么强悍的京师三大营现在究竟成了什么奇葩物件。

更重要的是直接掌握京师兵权,从此拥有说话的底气。

沈一贯说的很美好。

看起来是在为皇帝考虑,要配合皇帝。

可是朱翊钧毕竟也不是省油的灯,吃进嘴里的再吐出来有多难,这一点他不会不清楚。

所以,看完沈一贯的奏表,朱翊钧已经没了刚开始的激动。

“沈阁老,你说的的确很好,可是,京营交给勋贵统帅那是常态,是规矩,张维贤为人也不曾犯过什么罪,担任中军都督府大都督和总督京营戎政也是规矩,没有犯错,又该用什么理由拿下他呢?”

沈一贯对此早就想到了。

“回陛下,英国公有没有犯错,这不是最重要的,调职便可,调一个更加尊贵的职位给他,让他升职,把这个职位空出来交给秦国公就可以了,在老臣看来,秦国公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之前的紫荆关战事,京营表现不佳,是该到了整顿的时候了,秦国公统兵练兵之能在大明朝是赫赫有名的,京营整顿之事交给秦国公,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朱翊钧把奏表放在自己的桌子上,走回自己的御座前坐了下来。

“朕当然知道萧卿是最好的人选,可是,京城勋贵掌握京营已是百年多的传统,这到手的利益会老老实实的交给西北将门出身的萧卿吗?

萧卿不是他们自己人,不被信任,况且张维贤没有犯错,朕又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光明正大的调他的职位呢?若是没有理由,勋贵会不会因此对朕不满,并且为难萧卿呢?”

朱翊钧盯着沈一贯,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