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万历1592 > 五百七十九 仇敌(上)

万历1592 五百七十九 仇敌(上)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2:18 来源:笔趣阁

大明朝的官,不,应该说历史长河之中的所有官员,名声不好的不一定就是巨贪,名声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清官,这一点,朱翊钧在抄了张居正的家之后才知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严嵩名声那么差,是祸国殃民的混蛋,遗臭万年,而徐阶的名声那么高,被视作扳倒严嵩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严氏名下田产还不到徐阶家族名下田产的十分之一。

徐阶下台之后,因为家人胡作非为民怨太大,不得已借助学生张居正的威势欺压百姓,贿赂官员,所作所为和严嵩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世间绝对不是非黑即白的世间,大部分人都简单的将历史人物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或是英雄和败类两种,但是人实在是太复杂了,又怎么是这四种属性可以概括完的呢?

有些人甚至一个人就具备这四种属性,比如万古名不朽的夏贵。

当了二十多年皇帝,朱翊钧早就不是那个被文官们忽悠着忽悠着就以为自己是圣君的年轻人了,他也长大了,不然也会掀起国本之争妄图重现昔日嘉靖皇帝大礼议的皇权威势。

对于皇帝来说,他需要的人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贤臣”,皇帝需要的人很多,“贤臣”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小人”也需要,“直臣”也需要,“败类”也需要,“英豪”也需要。

诸葛武侯教育刘禅是用长辈对晚辈的口吻去说的,是作为一个“相父”,一个人生长者,对年轻的小鲜肉刘禅进行教导,所以才进行了简单的“贤臣”和“小人”的划分,让刘禅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简单的观念,然后再慢慢的深入理解。

就诸葛武侯自己去看,怎么可能只把臣子分作“贤臣”和“小人”这两种呢?

这这是区分人的入门分类。

朱翊钧已经基本上到了成熟的地步,他深切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不需要什么样的人。

在当前形势下,沈一贯绝对比沈鲤更适合作为他的选择,他需要一个在群臣当中、尤其是在言官群体当中名声不好的家伙。

这样的话,这个家伙成为首辅,就可以背靠皇帝对群臣开炮,在适当的时候帮助他的沈一贯,而不是一个带领群臣向他开炮的沈鲤。

他要分裂群臣,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裂,让他们自相残杀,让他们自己弄乱自己,这样,他才能浑水摸鱼,一点一点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重振自己的江山,为此,他不惜一切。

什么贤臣什么小人什么英雄什么败类,在朱翊钧面前都是浮云,都不重要,在他眼里,只有两个属性最明确

可以利用的和不可以利用的,简单明了,方便快捷。

沈一贯是可以利用的,沈鲤是不可以利用的。

这样一区分,就很简单了,不管赵志皋是如何的一片公心,不管赵志皋如何陈述沈一贯喜欢结党营私,喜欢排除异己搅乱朝政,会掀起惨烈的党争,甚至会把党争推向高峰,这些,朱翊钧都不在意。

倒不如说作为大权旁落的皇帝,朱翊钧急需要这样的人来搅乱朝政,来让文官集团陷入内乱。

结党营私?好啊!我正需要这样的人!我需要一个严嵩!我需要一个可以和严嵩一样成为皇帝的替罪羔羊替死鬼的人。

朱翊钧知道,哪怕严嵩贪污,哪怕严世蕃狡诈,这都无所谓,因为严党还在的时候,嘉靖皇帝大权在握,群臣要扳倒严嵩,非要迎合嘉靖皇帝,非要争取嘉靖皇帝的支持不可,嘉靖皇帝就成了仅次于朱元璋和朱棣的强势皇帝。

而严党倒了台灰飞烟灭、徐阶上位之后,群臣迅速团结,文官声势大涨,没了严嵩做盾牌,嘉靖皇帝的权威迅速下降,不仅自己的遗诏是徐阶授意张居正写的,还直接导致隆庆的傀儡六年和万历的憋屈人生。

所以可以见识到,一个被妖魔化的大奸大恶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却是多么的重要,的确,大明朝不是亡在嘉靖皇帝手里,嘉靖皇帝一直保持着对国家最起码的掌控,掌控力度还不小,而到了东林君子们当朝的崇祯时代,天下就……

道德君子们当真可以兴盛国家?大奸大恶们当真可以毁灭国家?

政治太复杂了。

所以,朱翊钧永远不会选择“正直的贤臣”沈鲤,而一定会选择“险恶的小人”沈一贯。

赵志皋的最后请求反而帮助朱翊钧下定了决心。

“沈一贯入阁时间早,资历深厚,而沈鲤入阁时间尚短,这不是三甲二甲进士的问题,而是一个规矩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阁老不也经常这样教导我吗?”

听着朱翊钧简单明了的回答,赵志皋的内心一点点的下沉,直到再也无法升起。

群臣对皇帝没有好感,而皇帝对群臣的最后一丝信任也消失殆尽,皇帝开始把群臣当做仇人来看待,而群臣也把皇帝当做黄世仁去看待,华夏有史以来历朝历代,可有如此相互敌视相互不信任相互想着坑害对方的君臣关系?

君臣之前最起码的信任已经消失不见了,最起码的协作关系也没有了,君臣从同舟共济的操船者变成了相互残杀无法共存的仇敌,这样的关系之下,大明朝这艘老旧破损的船只真的还能继续航行下去吗?

赵志皋不知道,也不敢知道,更不愿意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老臣只是一片公心,老臣只是希望陛下可以亲贤臣,远小人,不要被卑劣之人所迷惑,老臣只是希望陛下可以……”

“赵阁老!”

朱翊钧打断了赵志皋的话,微笑着开口道:“赵阁老自比诸葛亮如何?”

赵志皋一愣。

对方是在国家危难的关口把羸弱的季汉重新扶持起来的擎天之柱,以一州之力抗衡十州之地的王佐之才,把中人之姿的刘禅扶上皇位,保他四十多年的安逸,让他安稳的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相父”,忠贞之臣的代表。

他赵志皋在历史长河之中又能算得上什么位置,排的上什么位次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