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万历1592 > 五百一十二 该来的还是来了

万历1592 五百一十二 该来的还是来了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2:18 来源:笔趣阁

蒙古人的战斗力比明军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是如今每一个人的实际心理,所有人都知道在战争中明军往往是被动挨打,蒙古人才是主动进攻,明军将领多有怯战的心理,不敢和蒙古人野战争锋,只敢守城、被动作战。

所以,在一场入侵战争中,明军一方已经情不自禁的将自己定位在了弱者的地位上。

无论是王世扬还是李成梁,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弱者,是防守方,从未想过主动出击,而他们并不知道蒙古人的真实意图。

不能揣测到对方的战略意图,就不能知道对方做这些事情的真正含义,觉得蒙古人进攻紫荆关就是要打京师,因为俺答曾经这样干过,所以后面的蒙古人也会这样干。

如此这样的惯性思维会影响到几乎每一个人,比如李成梁这样的沙场老将。

因为对自己的极度不自信,所以导致过度的谨慎和敏感,一点也不敢主动出击,只敢被动守城,只要守住紫荆关就觉得万事大吉,却根本不会想到蒙古人压根儿没打算进攻紫荆关进而攻打京师。

他们的目的就是劫掠山西晋商们的海量存粮,然后远遁离去。

他们没有想到蒙古人其实也在忌惮京师附近的几十万兵马,因为现在的蒙古没有统一的政权,无论是也先级别的还是俺答级别的都没有,扯力克最多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而俺答是一个地区的霸主。

地位不同,实力不同,底气不同,就能决定俺答敢于把北京城当作自己的目标强迫明廷答应自己的条件,而扯力克没有底气,也不敢妄图进攻明朝的京师。

他觉得自己这一次成功有很大的侥幸成分在里面,甚至还在心底深处担心明朝的报复。

所以他才决定抢完就走。

他没有撼动明帝国的实力和决心,这是他的处境,而明廷错误的认为每一个入寇的蒙古部落都是冲着北京来的,尤其是十万蒙古人!

刘西的想法,正好戳中了明廷最大的弱点不自信。

长久处在弱势环境之下的不自信,土木堡事变之前和土木堡之后的明帝国对蒙古的心理转变是相当剧烈的。

土木堡之前,明帝国虽然渐渐失去早期的彻底压制的军事力量,但是到底还有些家底,蒙古人也不敢肆意进犯明帝国。

而土木堡之后,就像是宋在雍熙北伐之后患上了恐辽症一样,明的文人政府也患了恐蒙症,虽然嘴上很硬,但是心底里还是底气不足的,一步步的放弃原先掌握的军事要地就是明证。

明廷和明军被自己幻想出来的强大无匹的无法击败的敌人给束缚住了手脚,紫荆关的六万明军就没有一个人会想象到自己面对的只是区区八千蒙古骑兵,并不是传说中的四万。

而攻陷平型关之后的分兵行动也是刘西的策略,他觉得完全可以在太原明军身上用一下这个套路,让他只敢防守,不敢集中主力北上反击,直接限制住明军的行动和脚步,让蒙古人得以先把五台周围的粮食给劫掠走。

一车一车的粮食通过平型关离开了山西,然后又离开了大同,进抵归义城,整个路途中,就没有遇到过明军的阻碍。

大同的明军在防守,山西的明军在防守,紫荆关的明军也在防守,将近二十万的明军动员起来,却没有一支部队敢于反击!

全在防守!

包围大同的蒙古骑兵只有五千,但是却把两万明军和三万壮丁困在城内动弹不得,紫荆关内的明军足有六万,却面对八千蒙古人不敢前进一步。

守卫定襄的明军有一万,守卫忻州的明军有两万,守卫石岭关的明军有两万,聚在太原城的明军有四万,而还有六天就能抵达太原的榆林援军也有四万。

王世扬目前指挥的明军足有九万,再过几日就是十三万,还有近五万的青壮被动员起来给明军打造战争堡垒。

而真正前来攻打太原的蒙古人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四万人。

更别说另外一只蒙古部落联军四万余人正在雁门关被魏允贞顶撞的头破血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攻破雁门关。

可就是没人敢于主动出击。

只是真要论起来,就算是主动出击了,这些缺衣少食的明军也未必能把蒙古人击败,边军虽然不怎么缺乏训练,但是也要吃饱穿暖吧?吃不饱穿不暖的也不仅仅只是太原和大同的明军而已。

情况已经不能更糟糕了。

李成梁在抵达紫荆关的路上,就不断的遇到从紫荆关以西逃来的大量难民,他们一路逃一路说着蒙古人有多少,有多凶残,恳请官军打回去帮他们夺回家园……

然后就有不少官军抢他们的衣服和鞋子,混进他们的队伍里一起逃走了。

对于这一点,李成梁认识的要清楚得多,他压根儿没怎么组阻止,做做样子斩了七八个逃兵,也没能阻止更多的人逃跑,到了紫荆关的时候,五万京营兵只剩三万出头了。

就这样,号称六万军队的紫荆关守军,其实也就只有不到四万多一点。

柴国柱看着李成梁,李成梁也看着柴国柱,彼此都感受到了彼此的绝望。

就在这个时候,李成梁忽然想起了当初和戚继光闲聊的时候,戚继光谈起他在东南抗倭的时候发生的丑事,那个时候戚继光就说自己差点被老爷兵给害死,从此以后就不敢再用老爷兵了。

而现在,李成梁也亲身体会到了戚继光的苦楚。

蒙古人远比倭寇凶残,还是骑兵,战斗力更剽悍,李成梁都不知道自己如果想要出城野战的话,能坚持多久不往回跑,或者能否跑回来。

他直接就失去了野战的心,安排剩下的军队布防,然后和柴国柱站在城头,望着远处一眼望不到头的难民队伍。

万历二十五年十二月六日,在难民队伍消失半天之后,在最后一名难民哭诉自己的家人全都被蒙古人杀掉之后,一阵尘土烟雾在李成梁眼中天边的尽头处出现了,李成梁瞳孔一缩,瞬间意识到

该来的还是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