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四章 世子师傅

崇祯十三年 第四章 世子师傅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张献忠暂时离开了成都,但对张献忠的恐惧并没有离开。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腊月十九日一整天,四川各衙门都在继续打探献贼的消息。到晚上,巡抚衙门在收到德阳县的告急文书后,综合各类消息,终于对局势做出了较为清晰的判断:献贼大队十四日屠仁寿县,杀了知县刘三策。十五日夜在成都府凿城不成,十六日白天献贼主力到达成都府东门外后,估计见官军守御严密,一时半会儿打不下省城,猛如虎、张应元两镇兵马又在后面穷追,相距只有几天路程。于是献贼弃城不攻,继续北上,去打德阳县。现在德阳县十有**已经丢了。至于明天,猛镇前锋南阳参将刘士杰的骑兵保准到达成都府。

多了这支客军劲旅,省城可谓无忧矣!于是成都府的各色人等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成都的四门仍然不准打开,门洞边的安民告示上说:如果明天还是太平无事,城门继续按照老时间开闭。

报捷奏表还没有递进蜀王府,但外面世界的变化很快传入了府中。朱平槿也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个好消息,不过他面对笑逐颜开前来报信的曹三保,只是微笑了片刻,然后简单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久违的太阳终于出来了。宦官宫女按照蜀王府的规矩,准时拉开了世子寝殿的一幅幅帷帐、窗幔,并且打开殿门和窗棂,让绚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透进来。

蜀地的习俗,不管是夏日还是冬日,早晨睡觉起来必须开窗透气。蜀献王朱椿就藩成都后,也都入乡随了俗。要说这习俗形成的原因其实挺简单:蜀地四周群山环绕,盆地中央低洼潮湿,云层低矮,阳光难得。长期关门闭窗,人容易生病,物容易发霉。唐朝柳宗元贬官路过四川,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叹曰:“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于是乎给后人留下一句成语:蜀犬哮日。

既然成都冬日的暖阳精贵,只要放了晴,无论城里还是乡下,人们都喜欢到户外活动。或者晒晒衣被粮食,去除湿气;或者打打麻将牌九,试试手气;或者泡泡茶馆酒肆,传传消息。当然,王府不让王子们睡懒觉,也有督促学习上进的意思。

朱平槿被窗外的阳光刺醒,只得起了床。刚被宫女宦官伺候着梳洗更衣完毕,朱平槿就瞥见小宦官王四忠无声无息地进来,轻声禀报:舒师傅着人传话,今日辰时三刻,舒师傅进府讲学,让朱平槿准时候着。

如果说大明藩王都过着奢靡腐朽的猪圈生活,那么蜀王府便过着有追求的猪圈生活。自蜀献王朱椿开始,蜀王府就非常重视家庭的文化教育,按照儒家的价值取向修身养性,家庭男性成员更是讲究“博综典籍,容止都雅”。

朱平槿魂穿伊始,不愿留下是非。他赶忙几口吃了早点,提前了一刻钟赶到了书堂。

成都府有一圈高达三丈四,基厚二丈五,长约二十二里的城墙。蜀王府在成都府的正中心,也有一圈城墙。其规制一同于南京皇城,只是规模略小。作为洪武亲王,蜀王府又与燕藩之后的各亲王府略有不同。

蜀王府为高大的双层城墙包围,分为内城和外城(萧墙),宽阔的护城河环城一周。王府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南北走向的三根轴线上,其中轴线由南向北,分别伫立着棂星门、裕门、端礼门、承运门、广智门、后宰门等城门。

棂星门是王府最南端的城门,是个城楼式的建筑,面阔五间,相当于京师的大明门(注一)。

端礼门是王府的正门,相当于京师的午门,是一座极为高大的三重檐三门洞的歇山门楼,也是成都府的最高建筑(注二)。

进入端礼门,便是蜀王府的核心部分。从端礼门向北,依次是承运门、承运殿、圜(yuan)殿、崇信门和存心殿。承运殿是蜀王府的正殿,相当于紫禁城的奉天殿(清太和殿),承运门就相当于奉天门(清太和门)。承运殿前有巨大的广场,是藩国举行最高等级仪式的地方。南京的奉天殿面阔九间(注三),覆以黄色琉璃瓦;地方藩王的承运殿等级低一等,只能面阔七间,覆以青色琉璃瓦。承运殿后面的圜(yuan)殿和存心殿,面阔五间。二者与承运殿一起,共同组成了蜀王府的外三大殿。

出了存心殿继续向北深入,便是蜀王府的后宫了。后宫也由三座大殿组成,作为蜀王与王妃的寝宫。广智门、后宰门分别是蜀王府内城和外城的北城门。后宫与广智门之间,则有一座小小的王府花园。

书堂便在承运门内广场的东厢。书堂的学生只有两个,蜀世子朱平槿和二王子朱平樻。朱平樻是庶出,王宫人所出,今年九岁。也许因为是庶出,而且母亲地位卑贱,幼小的朱平樻总是沉默寡言。他在世子朱平槿面前总是礼数周全,但没有什么亲近感。朱平槿到书堂时,朱平樻已经恭候在屋外了。看见瘦弱的弟弟跪在冰冷的方砖上,朱平槿赶紧叫了落辇,牵了朱平樻的手进屋。

与京师的太子学官设置一样,能给世子讲课的老师有好几名,却只有一名正式的老师,称为世子傅。理论上,王傅和世子傅的地位非常尊崇,非博学大儒或朝廷重臣不可,下师傅一等的老师是教授;至于侍讲或是侍读,便只能算助教。献王朱椿当年请了全国有名的大儒方孝孺当世子傅,还给方孝孺讲学的房子赐了字,名曰:“正学”,结果燕王进京,灭了方孝孺十族,差点给蜀王府引来滔天大祸。从此以后,蜀王府延请的世子傅,不请朝臣、不请名儒,不请有意出仕之人。

朱平槿现在的师傅是四川泸州举人舒文翼(注四)。

舒师傅六十开外,清瘦矍铄,顾盼神色一身正气。今天的讲学内容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大明会典》中关于藩国藩王的部分规定,包括玉牒、封典、请封生母、婚配、选娶继配诸章。朱平槿的名分早定。作为蜀藩的嫡长子,朱平槿刚满十岁就被朝廷赐封蜀世子,并依例授金册、传用金宝,正式开始领副国级工资。等到蜀王仙去,朱平槿顺理成章便是平字辈的第十五代蜀王。所以舒师傅讲的这些内容,朱平槿大都是不关心的。

朱平槿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婚配。

“哪壶不开提哪壶!按律十五岁选婚,也就是明年了,不过十几天的光景。老儿此举,必受老妈差遣!”朱平槿心中腹诽,“平樻倒是听得认真,心中琢磨郡国封在哪儿呢。不过郡国封在哪儿都没用,总之他走不出成都!”

讲学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茶都上了两回。之后是学生提问、师生作答的交流环节。这时朱平槿站起来作了个揖,问舒师傅道:“崇祯元年,献贼与闯贼同起于陕北。十三年来,流贼在晋、陕、豫、楚、南北两直流徙无定,崇祯八年更是焚我凤阳祖陵!今献贼大举入川,荼毒蜀境,甚至叩我省城,学生请问师傅,可知是何缘由?”

这下捅了马蜂窝。

一提起献贼,舒老儿立马就不淡定了,一身正气顿时溢出胸膛。他先是慷慨激昂痛批上月被逮入京的四川巡抚邵捷春,说他身为守土之官,迭失名城,该杀该杀;再批督师杨嗣昌,说他驱贼入蜀,徒靡国帑,该死该死;三批四川总兵方国安,说他练兵无术,守城不固,该败该败。末了,舒师傅双手扶桌,老眼涌出大股泪花:“泸州陷入贼手,可怜我舒氏满门忠烈,兄弟五房共百余口,俱与献贼死战,无一人苟且偷生!”

哇!轮到朱平槿大吃一惊,“可有此事!本世子竟不知道!”

舒师傅还没说痛快:“还有老夫那七侄女婿苏琼,独领一州之军民上城抗贼!贼军十万,围城三匝,环攻四面,杀声震天,援军却久候不至!城破之时,那苏琼以一介书生,独战献贼大将数人,血满周身,尤大呼酣战!”

舒师傅激动之极,竟不顾六十高龄,蹦起来用手挽了个大大的剑花,唬得朱平槿和曹三保一愣,赶忙上前扶住坐好。

“苏琼?”朱平槿偏头小声问。

“正是那泸州知州!”曹三保赶忙回禀,“松潘道黄谏卿赴任一同战死的,还有与满城文武!”

“这儿才到正事!”朱平槿想。

舒师傅继续保持着说书的节奏,名士大儒的风范荡然无存。前世s委大院推倒了大门边的一截围墙,然后面朝大街建了几间信访接待室。朱平槿为几件群体性 事件也参与了对上访群众的接待,对上访老大爷面对s委领导时所表现出的倾诉**非常熟悉。没有笔记本端着奋笔疾书,于是朱平槿陪坐在舒师傅身边,一只手握住舒师傅的手,另一只手跟着舒师傅讲故事的抑扬顿挫,不时轻拍节奏,表明自己听的很认真,很专心,也很赞同。瞅见舒师傅进茶的一个空,朱平槿赶忙招呼小宦官王四忠近前,大声吩咐他速将舒师傅此等满门忠烈之事禀报王爷,并奏请王爷申饬巡抚、巡按及三司衙门,尽快查明此次献贼入川,蜀地官员百姓尽忠死节之壮烈者,广为褒奖,优加抚恤!

听得世子吩咐,四忠、四贤不由得暗暗相觑:以藩王之尊,岂是他们两个小小宦官想见就见的?故而他俩唯唯诺诺应了,又磨磨蹭蹭不肯出门。

舒师傅见那小太监久不动作,急道:“世子大仁大义!蜀地万民之幸也!老夫才疏学浅而能为世子傅,不负平身所学矣!”说着,他竟不顾师生之别,起身欲长揖到地。

朱平槿连忙扶住舒师傅道:“学生明日定当登门,亲往师门祭奠!让蜀地皆知师傅满门忠烈!”

舒师傅一听这话不错,这才重新入座。

“你想害老子!藩王仁义名声大,是祸不是福!再说老子的爹还在呢!”朱平槿心中暗骂,“我要交换点实惠的。”

朱平槿对舒师傅一揖道:“学生听说,此次宛城(注五)客将猛如虎剿贼出力甚多。其从楚地出发,千里追敌至成都,实在是劳苦功高,故杨督师以为总统诸军。献贼为沮我军士气,离间客军,故意散播流言,说什么‘想杀我左镇,跑杀我猛镇’,故而府城百姓中也颇有些流言。学生不通兵法,想不出破敌之法,便作诗一首赞扬猛镇官兵,以坚我军将士杀贼之志,以定府城百姓惊乱之心。学生想请师傅参详点评。”

“哦?”舒老儿一听大感兴趣,“快念来听听!”

“却只有一句。下面还想请师父给续上。”

“不妨,先念来听听。”

“猛镇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老先生沉吟半响,方才开口道:“此诗起句气象磅礴,颇有苏子‘大江东去’之势。好诗!好诗!”

不过老先生又摆摆头:“老夫长于义理、经史,律法,却并不擅长诗文。”他想了想又道:“不若世子广请蜀中诗文大家续诗,重赏之下必有名作续貂。嗯,此等利国利民又风雅斯文之事,定会传为美谈!”

既然师傅高度肯定了这件事的重大意义,王爷哪儿就没什么困难。于是朱平槿慎重起身再作一揖道:“多谢师傅指点!学生才疏,名家续诗之事还请师傅操劳品评。学生要立刻进宫,亲自将师傅满门忠烈之事禀报王爷!”

注一:大明门先后改为大清门、中华门,后来拆除。现在原址上是毛 主席纪念堂。

注二:这座建筑保留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惜了。

注三:现在游客所能见到的太和殿是焚后重建,面阔十三间。但建筑体量反而大幅下降,只是原奉天殿的侏儒版。

注四:舒文翼的原型是蜀王府前长史、丹棱人宋文翼。剧情需要,人设改了。

注五:南阳古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