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一声(一)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一声(一)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五年四月六日傍晚,刻意控制着前进速度的蜀世子朱平槿和他的老婆罗雨虹赶回了成都。

但是,他俩并未进城,反而在崇义庄以北的荣军院旁的崇义军事基地,悄然设立了临时行在。

崇义基地尚在建设之中。

一栋刚刚落成的具有典型罗式风格的回字形三层红砖(注一)小楼,带着工业文明时代特有的鲁莽和粗犷,闯进了这片绿树掩映的静谧之地。它与围墙外荣军修养院成片的青瓦白墙两相对比,简直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进化史。

红砖小楼前面,带着一个平整干净的小操场。再之前,则是若干栋平行并列尚在建设中的副楼和一大片硬化的平地。

就在世子和罗姑娘回到城外的第二天一早,首席军机大臣、四川巡抚廖大亨,世子傅舒文翼,政务司副总理洪其惠、汇通钱庄大掌柜邱义德,蜀王府太监秦裔,四川都司、成都军区司令罗大爵,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成都守备团兼护**第二团团长宋振嗣等人带着各自的计划和心思,从成都府匆匆赶到崇义军事基地的行在拜见蜀世子朱平槿和罗姑娘。

但是,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召见。

廖大亨刚刚得到邛眉异动的快报,正在心急火燎之时,让他在会客厅坐等,简直是一种煎熬。

随驾回蓉的军机大臣马乾及时出现,试图抚平上官的焦躁:世子和罗姑娘召见崇义庄的庄头杨二叔夫妇,一同吃了早饭后便到河边散步去了。世子之举,必有深意,不妨请廖公拭目以待。

深意?见个泥腿子有个狗屁的深意!若军国大事世子倒要与泥腿子来商量,那我们这些两榜进士身居何处?

廖大亨口中气哼哼,胃中却突然翻出一股浓浓的酸水:

早知那杨二得宠,却不知竟这般得宠!想我廖大亨,堂堂一省巡抚,以献省之功,也没有得到饭后一并散步的殊荣!

廖大亨的酸意如此明显,以至于马乾微微一笑:

人说廖抚是世子驾前一条狗,我看倒像名怨妇!

……

小河蜿蜒,林盘蔽日。

牛皮马靴踩上满地的笋壳,发出脆生生的噼啪声响。半截残存的树蔸上,一只骄傲的大公鸡昂首挺胸,警惕地监视着一前一后而来的两男两女。这也难怪,他大群的妻妾和娃儿正在林盘里吃虫子,若是被人捉去炖了,他这一家之主哪里还有尊严和脸面?

始作俑者朱平槿既不知给廖某人的感情造成了重创,也不知道给大公鸡的心理形成了重负。杨二叔一说起田里的那点事,就一改木讷口吃的形象,像大学教授一般侃侃而谈。朱平槿没有想到泥巴里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听得是兴趣盎然:

“……世子爷,仁寿那边丘陵多,麦地排涝方便。可崇义庄这儿是平原,是灌区!

麦稻两熟,听着挺好,可以不让田在冬日里荒着;实则呢,费力不讨好!

麦子喜干怕涝,稻子喜水怕旱,那是水火不相容!稻子收完种麦子,最怕的就是老天下雨,可成都偏偏就是多雨!

这灌区有啥好处?大田灌水方便!春灌时打开木闸,沟渠里的水就自己进了田,省了多少担水浇水的功夫?可是排水不像灌水啊,下雨天沟里的水比田里的还深,开了闸门,这是排水还是灌水?

所以啊,去年冬天,小民没让庄里种麦子,而是种了些蚕豆呀、菠菜呀、葱子呀等等城里人需要的蔬菜。比如蚕豆(胡豆),既能做菜又能当饭,还可以晒干做炒货,城里人过节特别喜欢,能卖好价钱啊!秋天谷子一收,庄里便抢种豆子。数九天寒,怕田里的豆苗冻着,庄户就拿谷草盖苗保温保湿。世子爷,这人天冷要穿衣服,这苗也怕冷啊……”

知道赚城里人的银子了,这是好事。

说农民没文化智商就低?因地制宜,农民心里明白着呢!

麦稻二熟制,曾在川西平原大规模推广过,后来又被打回了原形,就是因为不能因地制宜!

杨二叔说蚕豆价钱好,朱平槿便追问庄里去冬种了多少蚕豆,产量多少,今年种了些什么。

“蚕豆种少了!只种了两千余亩!”杨二叔后悔地一拍腿。可他随后报出来的数字,仍旧让朱平槿吃了一惊。

“春分前后,庄里收过青豆,正好赶上早稻下种。豆苗老了带筋不好吃,便全部犁进了土里,这样还可增加土地肥力。青豆收齐后,小民让秀才们算过,一亩田可以产豆百二十斤以上!

冬春菜贵,按一石二两计,光这两千多亩蚕豆,差不多就卖了五千两银子,进项比种麦子只多不少。全庄七千五百六十亩,冬天一寸田也没荒着,全是各式蔬菜……可惜呀,就是肥不够……

世子爷,这土地就是颗摇钱树!只要你伺候好了,就会源源不断长出银钞……

今春播的主要是早稻和油菜,现在都出了苗,长的也好……

等收了早稻,庄里再种一季晚稻!

时间挤得很,人也累得慌。不管是收还是播,什么事都得跟老天爷抢时间。白天干不完,那就晚上接着干……

可是孩子们还在前方等着吃粮呢,小民们苦点累点也是应当的……”

听着杨二叔的絮叨,朱平槿问起了更关心的事。

“卖了菜,庄户们改得的银钞分下去了吗?不能让百姓苦了累了没有回报!”

“世子爷您放心,早分下去了!曹总管在庄上贴了王府告示,说要‘庄务公开’。这黑板太贵,庄上一合计,就买了石灰在晒场边刷了几堵山墙来写字。

庄户每家有几口人,分了几亩田,产了多少粮食蔬菜,卖了多少银子,交了多少租子,得了多少补贴,租了几天的牛,借了多少粮食和银钞,庄上办公卖豆卖菜的行脚钱花了多少,每户人家应该分多少粮食和银子,都写在墙上……

世子爷您放心,小民不占大家伙的便宜。只要是庄户想知道的,小民都给他写上……”

朱平槿听着,连声说好,接着又问林盘经济和副业情况。杨二叔一一作答。

庄里主要喂鸡鸭和稻田鱼,存栏的猪却没增加,原因是附近的土地都变了田,没地方打猪草。

至于庄里的副业,男人们农闲时去庄外的大安路修路打短工,女人们则领回棉线和生丝在家里织布纺绸子。

今年的副业还有两个新亮点,一是庄里用了世子指点的加热匀翻孵化技术,鸡苗鸭苗一下孵出了不少。新繁和新都等县河道密布,林盘众多,是散养鸡鸭的好地方。各处王庄要养鸡鸭,都来崇义庄采购;

二是庄里的米糕打出了名气,在成都府开了个米糕店,就叫“崇义米糕店”,每天是供不应求。大太监曹三顺已经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正在与钱庄谈贷款。现在酱醋食品协会组织协会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保。担保问题一解决,那么大额贷款发放的主要门槛就算过了。

庄户们分了粮食,终于有了闲钱可以谈婚论嫁办喜事了。杨二叔的二女儿已经有了婆家,年底就出嫁……

生产力一旦摆脱旧有机制的束缚,百姓自发的致富热情和智慧便会迅速释放,便会带来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经济的全面复苏,这就是所谓的“改革红利”。

一斑窥豹,若全川的农业组织皆以崇义庄为榜样,最迟明年底,四川的经济便能支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

更重要的是,占四川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都将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毫无保留的政治支持,将成为自己统治全川不可动摇的基石!

朱平槿听着,一种发至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他亲手设

计和推动的!

然而欣喜之余,朱平槿并没有忘记今天召见杨二叔的真实目的。

“本世子刚刚回来,便听说最近成都有些不太平。一些个不安分的人在闹事……”

朱平槿稍微一牵话题,杨二叔立即跟进。

杨二叔不是那种善于揣摩主子心意的人。他说的,全是他的所见所思所想:

“世子爷,那些书生恨您呢!

前几天小民 运米糕去成都府,回来顺便去东门外机器局看大妹。刚过东门桥,便瞧见一大堆人聚在一起。一个张牙舞爪的书生站在桌上,正在满嘴喷粪。

他说猪圈里的货是躺着吃、睡着屙,白肚皮上八个奶……他在变着法编排您和罗姑娘呢……

小民再一看,不是在河堤上跟我扯架的那个书生吗?当时那个气呀,小民恨不得一扁担劈死了他!”

“结果怎么样?”朱平槿饶有兴趣地偏头问道。

“您猜怎么着?小民一走近,就看见一个黑衣警察挤在人堆前面,夹着根警棍,眯缝着眼睛,听着听着还点头傻笑!

……世子爷,那警察不是拿着您发的饷吗?到底站哪边的?那些混账东西警察为什么不抓?小民当时一犹豫……”

“个别警察思想觉悟不高,分不清是非、跟不上形势,这很正常的嘛!”

朱平槿安慰着愤怒的杨二叔,可是脸上的笑容已经冰冷了。

他在自己的额头上重重一指:“所以呀,要在这里给他们敲敲警钟,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山里有土暴子,城里也有土暴子!”

“对,对!城里也有土暴子!世子爷,您带着小民子弟在前方与土暴子拼命,那些混账在后面给您捣乱,真是没了天良,连土暴子都不如!小民不信老天爷没了天理,那日回庄,便去县里求见曹总管,问问到底怎么回事。曹总管对小民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让小民先把那些人的样子记住,等着世子爷您回来处分!”

“你们庄上的那些不安分子还闹腾吗?新繁县有捣乱的书生吗?”

杨二叔听世子追问,便一五一十将肚里的货倒了干净:

“庄上原来那些人闹腾,还不是因为饿得受不了!现在降了租子,又没了庄头盘剥,剩下的都归自己,他们还不拼命地干,为自家谷仓多屯些粮食?再说庄上征了丁,活多人少,人人都没闲工夫,还瞎闹腾个啥?

不过县城里闹事的书生还有!去年初除五蠹,他们跑了个精光,后来陆续又回来一些。他们闹腾,不就是恨您占了他们的田嘛!他们也不想想,他们那些田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去的?听说郫县、新都也有坏人,灌口还有一些宗室也在闹……

上月庄里收庄稼,请了几个南下的秦地流民来庄上打短工。小民听他们说,汉州和绵州那边闹腾的大户更多……

世子爷,不能任由那些混账胡说八道,败坏您的名声!这几天曹总管打了招呼,县里庄里的护庄队都集合了,大家伙就等着您一声令下……”

朱平槿默默听着,一言一语都装进了脑袋。

一斑窥豹,杨二叔就是四川千百万农民的代表。有了广大农民的绝对支持,他的统治根基稳如磐石,就可以放手干一些早就想干的大事情!

这时,一阵女人的大笑声从背后传来,打断了他澎湃的思潮。

老婆听了什么笑话这么高兴?朱平槿想。

身份、学历、见识甚至是时代都不同的两个女人,能够这样亲密地热聊一个话题,难道又是女人们都热衷的八卦?

八卦谁?难道是鄙人?

一定是鄙人!

一定是恋爱结婚生娃娃那些屁事!

注一:红砖的烧制较青砖简单很多,所以成本也要低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