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八十七章 蜀考张榜(三)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八十七章 蜀考张榜(三)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饶是蜀中学界的泰斗舒师傅,见到这番景象,也不免有些意外。顶 点 X 23 U S

在他的想象中,经他振臂一呼,就会应者云集,赢粮而景从,谁知竟是这般鸟雀四散的凄凉景象!

他知道那些书生在畏惧什么。

他们不是在畏惧考试,而是在畏惧打仗,更是在畏惧蜀王府的政治前景!

舒老儿六十岁残老的躯体里好像跳着一颗二十岁健硕的心脏,更长着一个十岁没发育成熟的大脑。

他热血沸腾,噌一下就从凉轿中站了起来,直接就把轿顶给撞歪了。

“舒师傅!”李四贤率先反应,扑上去扶住了舒师傅。

“哐当!”

假冒伪劣的护卫一激灵,便将金瓜锤摔在了地上。

那金瓜锤更是假冒伪劣,竟然一摔就摔成了两瓣!

原来是个样子货,用空心铁壳敲焊接成的,外面镀了金,光剩了好看唬人,实际一点用都没有!

“世子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世子年仅十五,就知道这家国兴亡的道理,你们这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人,竟然不如一个孺子!”舒师傅颤抖的手指着那些行将散去的考生,“献贼就那么可怕?竟然让尔等裹足如妇人乎!我舒家守泸州……”

朱平槿使个眼色,一个护卫面红耳赤将摔成两瓣的金瓜锤悄悄拣走了,留下一柄镀银的长戟给朱平槿继续杵着。

舒家守泸州的故事朱平槿已经听过好几遍。昨晚朱平槿若是没忍住,反倒要给舒师傅讲讲,他的好儿子在泸州写下的大故事。

不过舒家的英勇事迹,对那些没听过的人来说,确实有些感染力的。舒师傅才讲了个开头,许多已经转身离去的考生又转回来了。

舒老头见自己的这一手煽情十分有效,不禁信心大增。他越讲越兴奋,要不是头上有个轿顶挡着,恐怕他又站起来了。

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俩都是闯祸的种!朱平槿见舒师傅小半个时辰都没讲完,脚也酸腿也麻,心中越发不耐,却不好中途溜号,只好自己买后悔药吃。

好容易舒老头讲完了。

可故事一完,书生们仍旧转身要离去。

那施先生十分愧疚地对着舒师傅长长一楫道:“舒先生,非是我等贪生怕死!实在是跟着王府领兵打仗,乱了国家的法度,触了陛下的逆鳞,将来皇上和朝廷知道,怪罪下来,这……我等小民,躬耕读书就好。天家的事情我们实在惹不起,弄不好会抄斩满门的!”

书生们不就是怕蜀王府有了兵谋反吗?不就是怕皇帝怪罪吗?

皇帝远在天边,就算得了谋反的消息,消息一来一往最迟也要三个月,所以四川那些代天巡狩的官员们的态度才是重点!

舒师傅既然在脑中有了预判,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他不慌不忙,先是冷哼一声,以示鄙视对方见识浅陋,然后才开口说话:

“去年乱民劫掠王庄,我王府钱粮损失巨大,省城外的王庄王店基本上被抢光了!

可官府呢?官府不仅无力保全,至今还拖欠我蜀王一系之宗禄!最后是我家世子花钱借了天全的土司兵,在彭山江口血战献贼余孽,这才把粮食和银钱抢了一点回来!

请问诸君,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既保不了人家的钱粮,还不准让人家自保!猪儿没有潲水吃,还要扒猪圈呢,难道天下的宗蕃都该饿死不成?

如果朝官阻拦王府练兵护庄,王府就要把这

官司打到金銮殿上去!”

舒师傅气势汹汹,嘶声怒吼。他不愧为世子傅,在撕下了伪装之后,言辞犀利的一面立即展示出来。

下面的听众已经隐隐笑了出来。他们都知道,藩王个个最会吃喝生孩子,福王据说吃成了一个三百斤的大胖子。天下百姓由此嘲笑藩王,称“朱家”为“猪家”,称闯献为“杀猪的”。可舒师傅身为世子傅,可以公开讲这个玩笑,他们可不敢。

舒师傅已经进入了状态,他揪住过去的几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不放,冷冷地对着那群书生道:

“朝廷有藩禁,蜀王府代代贤王,能不知之?成都左护卫本为王府亲兵,乃太祖高皇帝为保藩所设,孰知如今竟然谋反于主上!将娇兵惰,全然不知效忠大明!全然不知效忠陛下!王庄王店守不住,连街上的流氓街痞也打不过,竟然让世子除夕遇险!

如今王爷新丧,世子掌管府事,自然要整顿护卫与庄丁!招收士子从军护藩,依我大明律法,又何罪之有!以文制武,乃我大明典军之法。世子已然任命王府右长史郑安民为左护卫之正监军、泸州秀才舒国平为副监军。尔等投入王府,正当大有为之时,既想王府的俸禄,又何必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

朱平槿悄悄用遮脸布擦了擦满脸汗水。不是天热,而是紧张。

舒老头话头转了一圈,总算还是转回左护卫上了。政策有了立足点,这就好。

左护卫是个比较安全的避风港、防空洞。就算是商庄两队,也是巡抚衙门认可了的。

光凭这两个名号,朝官要抓自己的谋反证据,恐怕有点难。要知道,藩王谋反,可是件惊动天下的大事,那不是一个巡按御史就能定案的。

昨晚,程翔凤连夜拜访了廖大亨的亲戚刘先生。刘先生对朱平槿发出的信息极为热情,两人就许多问题充分达成了共识。因为事关重大,刘先生还于今日上午携程翔凤拜会了廖大亨。

刚才程翔凤已经回来,道廖大亨亲自对王府的奏章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这就好!只要稳住了廖大亨一头,刘之勃要只手翻天,那就难了。再给自己一年半载的时间,部队打过仗见过血,上下培养出对自己的信仰,那时就算自己傲娇点,天下又有谁人敢招惹!

……

是啊!书生们仔细思量,忽然觉得舒师傅说得好有道理。

藩王要吃饭,所以要练兵守财;那我们这些书生也要吃饭,进了王府做事求口饭吃,也没错呀!

皇帝与藩王是兄弟,是亲戚间。他们家里掐架,凭什么要连累我们这些苦哈哈卖力气码字的?

再说,王府在皇城坝上公然招兵买马。巡抚和巡按都没有干涉,我们讨饭吃的屁民管那么多干嘛!

皇城坝上这群跃跃欲试看榜的书生,大都是与蔡绍境遇相差无几的穷书生。

没功名,没田宅,没有权有势有银子的爹妈亲戚,甚至没有正当的职业。他们就是一群残酷科举制度下被淘汰的失败者。

藩王虽然在读书人中名气不佳,但有钱有粮还有事情做。只要不卷入藩王谋反的事件中,这份职业还是有吸引力的,最起码每月五斗米,不至于让家人饿死。

前几天有件惨事在成都府都传遍了:一个巴州逃难来的书生饿死在北门桥头边。第二天就有人发现附近一棵歪脖子树上,吊着他的老娘、老婆和三儿一女全家六口。秋收还要等一个月,粮价正是高企不下的时候,若是活

活饿死在秋收之前,那可就太冤了。

那施先生舔舔干涸的嘴唇,悄悄勒紧松弛的裤腰带,眼珠一转,有了个主意。

他上前拱手施礼后问舒师傅这考试的时间。

舒师傅对这位年龄与自己相差无几的老先生还是客气的。他答道因为要等周边几州县的考生到来,所以考试日期定在十日之后。

于是这施先生顺理成章地要求到,他们居所偏远,本来明日便要还乡。如果为蜀考要等上十日,那他们的盘缠可就……

从前有个问题,是如何让一只铁公鸡突然变得大方起来。

答案是,让他花别人的钱。

现在舒师傅就是那只突然大方起来的铁公鸡。他一拍胸脯,立即把参考人员这十日的吃住都应承下来,并且还立即答应,把上门考试免费赠送吃住这条明明白白写进招考规则中去。

“若是一千人来考,老子等于在一个月里多养了两个连!”

朱平槿虽然心痛他的钱粮,可是他不是个算小账的人。有了一千书生军,无论如何都比两连护商队强。

这些书生有知识有文化。经过培养,有一半都可以成为军官。至于他们加入王府的卑劣动机,朱平槿认为可以暂时无视。

d校的教授说,没有天生的革命者。

只要逐渐启发他们的觉悟,用事实来教育他们,用实践来锻炼他们,他们也会成为坚定的革命者。

至于极个别坚决不转变落后观念的,甚至在思想上长期对抗组织的,还可以搞一个抢救运动嘛!

……

舒师傅费了自己的口水,花了朱平槿的钱,终于挑得书生们蠢蠢欲动,准备投贴应试了。那些住得近的书生也急忙回家邀朋结友,准备一同来投贴。

形势一片大好,朱平槿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好歹可以按下一头,专心把泸州这坨屁股上的翔擦干净。

舒师傅也是一脸兴奋。他自信,通过今日的舌战群儒,他在四川的名声终于可以直追杨廷和、杨升庵父子(注一)。那是他一生的偶像和夙愿。

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却在书生堆里响起。

“难道宁王之祸,今日要重现于蜀地哉?”

哄!书生群里炸了锅!

注一:杨廷和、杨升庵父子。

杨廷和,四川新都人 ,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十九岁时中进士,授翰林检讨。明孝宗时为皇太子朱厚照讲读。正德二年入阁,拜东阁大学士。刘瑾诛后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正德七年出任首辅。武宗崩后,杨廷和计除江彬,立武宗从弟朱厚(嘉靖皇帝)继位。在朱厚未至京师时,总揽朝政共三十七日,革除武宗朝弊政,受朝廷内外称赞,加左柱国。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与世宗意不合,罢归故里,五年后卒。明穆宗隆庆初复官,赠太保,谥号文忠。

杨慎,号升庵,妻才女黄娥,号称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

以上为百度提供。响木再添一点佐料:

杨家祖宅即现在成都市新都区升庵桂湖。桂湖附近有著名禅林宝光寺。进入宝光寺大门,左右即供有杨氏父子神像。

禅寺供奉儒臣,殊为奇也!

响木亦不知何年何月之始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