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百一十四章 二叔出城(一)

崇祯十三年 第三百一十四章 二叔出城(一)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朱平槿恢复了状态,滔滔不绝讲述,大堤上的气氛渐趋轻松。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廖大亨、刘之勃等人看见朱平槿昏厥,本来已经慌了神,转眼间这半大小子又神光普照,精神百倍。一连串的命令,便变出一连串的军队;一连串的俚语,更是让人精神一振。突然他们意识到,他们对朱平槿的了解,是少之又少;而朱平槿对他们的了解,是深之又深。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个小子还有多少家底,还有多少本事没有拿出来。如果全部拿出来,又会闹出多大的动静!

“没有了,真的没有了!”朱平槿向廖大亨、刘之勃和陈其赤摊开空空如也的双手:“现在就看诸位大人了!”

“下官遵旨!”廖大亨看看刘之勃,又看看陈其赤,两人都在点头。他挥手将心腹赵师爷招来,命令他起草给抚标将领鲁印昌、曹勋和嘉措的手令。

“廖公,不如我们一同奔返成都,当面向都司及三位将军讲清楚。他们的部队将改编为步兵营和骑兵营,统一纳入护**指挥,拿护商队的军饷,守护商队的规矩。马兵备权轻,拿不下保宁府的张继孟,如今也只有廖公亲自坐镇顺庆府,才能统筹川北大局。本世子愿随同廖公,随军参赞!”

“下官遵旨!”廖大亨苦笑着应道。随军参赞,到底谁参赞谁,这既是个问题,也不是一个问题。

“有谁带着军号?”朱平槿在他的警卫排中寻找。

“末将带着!”警卫班长、原蜀王府体仁门守将,因大过废为白身的原世袭百户黄遂回答。

“吹响集结号!”朱平槿大声下令,“本世子倒要看看,这护庄队能不能上战场!”

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寂静的河道中重新沸腾起来。男人们提着各式工具,在他们的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的高声叫喊声中,跑上大堤列队。只留下那些一无所知的女人和孩子,兴奋地看着这乱哄哄的一幕。

蜀王庄的第一次全面总动员开始了。不过此时谁也不知道,很快还会有第二次总动员。

……

成都东门外机器局的职工宿舍区就在机器局厂区的旁边,是个用青砖墙围起来的大院子。

机器局职工住房子不要钱,但离职便要腾退。院子里规划了五栋三层小楼,可现在只修了一栋宿舍楼、一,另外四栋正在挖地基。已经修好的这栋宿舍楼名叫一号楼,是栋长方形的三层小楼。外墙是青砖,楼顶是青瓦,楼里的楼梯和地板都是木板。小楼只有一个单元,从单元楼梯上去,每层楼中间一根笔直贯通的走廊,走廊两边全是一模一样的房间。房间一丈宽、一丈六尺深,向外有一个两扇木窗。

一号楼里没有厕所,没有厨房,连水也没有。要吃饭、要方便,要打水,都只能下了楼梯,到一号楼侧面的公用食堂和厕所去解决。小楼的样式据说是罗姑娘选定的。虽然很不方便,但优点同样多。如上班近、住人多、节省土地,而且还相当新潮时尚。成都府高大的楼房很少,除了几座城门楼和蜀王府里的建筑,百姓们都知道的高层建筑只剩有名的望江楼和寺庙里的佛塔了。

杨二叔从单元门里走出来,前面是他膀大腰圆的女婿孙家老大,身旁是他闺女扬大妹。杨二叔住惯了自己的农家小院,对这里拥挤嘈杂的环境非常不适应。再说,女儿女婿只有一间房一间床,他来了只好借住食堂旁的小招待所,十分不方便,所以今天一早他便急着回家。

孙家老大背着个大包袱,里面装满了局里发放的各种各样好东西:有中秋节发的竹筒腌肉、有重阳节发的一坛两斤装射酒、有冬至发的五香羊肉,还有一套印有四川机器局标记的灰棉布夹棉对襟衣裤。这些衣裤是织造总局的产品,与乡兵配发的很像,由机器局订购发给职工上班穿。孙家老大现在是销售部副总经理,专管农村销售市场,衣服磨损小,所以省下一套孝敬老丈人。

杨二叔的闺女挽着他的手臂,跟在孙家老大后面。

“爸,让妈不要惦记我们。我现在机器局研究院当库管,也有了一份薪水,生活是不愁的。早中晚三顿都在单位吃,饭菜管饱不管好。白天上班,晚上去研究院读夜校,哪有上街闲逛花钱的时候?每月发下的银钞倒省下不少。二妹和小妹,晚上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贷款买台机器局的织机回去,织布快,多余的布还可以换钱呢!大哥进了警卫营,跟着世子,倒是没啥,我是担心二哥和三哥。听说他们那个护庄队基干中队,就是护商队预备军。王府一声令下,就要上战场的。”

女儿絮絮叨叨,杨二叔一点不觉得烦人。他脸上挂着笑容,感受着女儿的贴心,心里暖滋滋的:“这也没法!谁叫这年头不太平呢?世子说,这叫保卫胜利果实!土贼和流贼都不是好东西,不能眼看着他们来抢东西!”

三人说着话,走到大院门口。大院门口有间传达室,传达室的外墙上钉着块黑板用作告示栏,上面有单位的通知和各种宣传画。世子朱平槿的半侧剪影冕冠头像被很精细地用白灰笔画在最上面,头像后还加了一圈像菩萨样的光环。告示栏旁停着俩脚踏车。孙家老大将包袱放在脚踏车后面的大座钣上,又从腰间解下绳子捆紧。他向传达室里的老头打了个招呼,把车子推出来,递给老丈人。

“对我女儿好些,不准吃酒打老婆!”杨二叔抹下脸,严厉地告诫大女婿,“否则我饶不了你!”

“唔!爸!我不敢!”孙家老大老老实实应了。

扑哧!大媳妇笑出声来。她妩媚地抓住老公的手挽起来,注视他爸摇摇晃晃骑上车,背影慢慢远去。

“听见没?”扬大妹向老公抛了个媚眼,“我爸不准你打我!别以为壮得头牛似的就瞎得瑟,我妈可以叫上一庄子男人来收拾你!”

“你不欺负我就算烧高香了!我还敢打你?”孙家老大在媳妇的淫威下,沮丧地说。

……

杨二叔骑着他的木头脚踏车,沿着锦江的大堤往城北而去,沿途吸引了无数路人羡慕的目光,一群好奇的小屁孩还欢喜地围着他跑了一大截。

杨二叔此行到机器局,是为了给女儿女婿送粮食。他女婿为了娶老婆预支了两年薪水,刀子嘴豆腐心的杨二嫂怕自己女儿饿着,便要他送五十斤米过来。

他身下的脚踏车便是他女儿、女婿所在机器局的最新产品,是上头为崇义庄配发的公车,全县仅此一辆。因为是试生产型,这辆脚踏车连漆也没刷,只在车框架上用红漆写了七个字“四川机器局试制”。

脚踏车有两个木轮子,一前一后连在粗木条钉成的车框上。屁股下有个光滑圆润的板凳,坐久了麻屁股;脚下有两个圆柱形的实心木柱当踏板,蹬久了痛脚心。踏板通过一上一下两个连杆带动大皮带轮,大皮带轮又通过一根皮带扯动后轮轴上的小皮带轮。

整个车子几乎全是木头货,没有任何的减震装置。全车唯一的高科技部件,一是三对轴承。车轮两对,龙头与木框之间一对。二是用来压紧皮带的张紧轮。据说张紧轮上的簧片与火铳龙头上用的簧片完全一样。车子没有减速装置。如果要刹车怎么办?脚底摩擦减速。

杨大妹在研究院,知道点新产品研发动向。她悄悄给杨二叔说,以后这种脚踏车会大规模生产,样式更漂亮,重量更轻便,结构更坚固,使用更安全。龙头把手上会增加一对手刹,后座上会增加两个外挂的箩筐,既可以用来运输粮食物品,还可以带小孩。只是机器局目前产能有限,要优先生产各行业急需的机器。只有等新厂全部建成,产能完全释放,这些百姓用的东西才会大规模生产。

木车轮在凹凸不平的大堤上滚动,产生了不间断的震动。震动经过刚性连接的车身传递到骑车人的手臂和屁股。很快,杨二叔的全身都抖酥麻了。杨二叔没法,只好下车来推着走。

他慢慢前行,快到北门时,已经将至正午。这时只听见前头几声锣响,然后便见路上行人拼命往前跑去,边跑还边喊:“好像出来了!”

北门外的大道名叫大安路,直通新都县,到新繁崇义庄也要经过这条路。杨二叔踮脚抬头看去,远处大道路边已经排成了人墙,从北门口到锦江桥边,又从桥边向北方延伸,出去起码好几里。锦江桥与沙河驷马桥之间,一座新搭的彩棚架在道路上空,上面和两侧还用纸块拼着字幅。

何事如此热闹?

杨二叔连忙架住车,拉住几个跑过的行人询问。那些行人正心急火燎,便简单向杨二叔道,川北土暴子又出山抢粮掠人了。蜀王府和巡抚衙门已经下达总动员令,要成都府的乡兵集结,世子和廖抚要亲自率领军队去川北清剿土暴子,今天就从北门出发!

“今天便要出发?”杨二叔一听急了。

且不说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军中,关键是他是庄头。动员令一旦下达,县里很可能便要他组织百姓送军粮。

“早不忙,玩不忙,偏偏要我今天今天送粮!这下误大事了!”杨二叔心里埋怨着老婆,手脚却不慢。他推车快行,急急往北门方向跑去。可跑了不远,堤上三个悠哉游哉、服色各异的书生一字排开,挡在了他面前。

若是单人,想法绕过去便是。可三人一字排开,如何绕得过去?路上人们飞跑,闪过杨二叔。杨二叔推着车子,大座钣上还捆个沉重的大包袱。杨二叔不敢冲撞了读书的相公,无奈下只好放慢脚步,跟在这三人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