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记行 > 第三章对质

诸天记行 第三章对质

作者:望月声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18 来源:笔趣阁

李杨被带到了知府衙门后堂。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高丽使团刺杀案的性质,不是普通案件能比,就算高丽太子没死,这种案子也不能坐在大堂里公审。

后堂内。

庐州知府公孙真、公孙策、包拯、高丽太子李岗、高丽七皇子李希等人齐聚一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杨和小艾。

“大胆刁民,见了本官居然不跪?”公孙真急着为高丽太子主持公道,站在案首,第一个开口喝道。

“扑通”小艾跪下了。

她只是一个贫民弱女子,哪里能禁受住知府大人的官威。

“李大哥。”她拉了拉李杨衣角,真担心他会硬来。

李杨当然没有硬来。

他不仅没有硬来,跪下后,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是冷笑,也不是讥笑,就是很正常的笑。

偏偏就是这正常的笑,让公孙真觉得,跪下的他,反而是在蔑视自己。

这个男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公孙真心中没来由生出一股无名火,猛拍了一下桌子,“大胆刁民,你可知罪?”

李杨没有吓到。

高丽太子吓了一跳,暗道:被刺杀的是我,你生这么大气干吗?

“草民何罪之有?”李杨问道。

“你还想抵赖不成!”公孙真官威十足的喝道。

“事实上,我连为什么被抓到这里都不知道。”李杨是真不知道。

但他想过。

问题一定出在通关文牒上。

果然,公孙拿出了没收的通关文牒,冷笑道:“本官就让你知道知道,汴梁杀猪街李杨……欲出京至庐州,照验放行,天圣五年,丙午月戊午日。”

他打开通关文牒大声念读,当念到日期时顿住,再看向李杨,“丙午月戊午日,也就是本月初六你才离开京城?”

李杨点点头。

别说是初六,就算是初八初九初十,只要公孙真说的不是三十以外的数字,他都会点头。

因为他从没算过日期。

他一个来度假混日子的穿越客,哪里还会在乎日期?

他在乎的日期只有一个,那就是二十天。

公孙真自然不知道这些,举着通关文牒,继续道:“这上面有本地的盖章,日期是辛酉日,也就是本月初九,哼,从京城到庐州,就算走官道,也有上千里之遥,正常骑马也要十天,你居然短短三日就到了,速度都快赶上六百里加急了,你一个无所事事的游方郎中,能有什么大事如此着急赶来庐州?”

问完后,他又笃定的自行推断道:“就是为了行刺高丽太子,现在,你可知罪?”

李杨顿了一下,心里迅速消化,嘴上反问道:“赶路快了一些,也算有罪?”

公孙真指着李杨,质问道:“还敢抵赖?那好,本官问你,你这么着急来庐州做什么?”

“京城待腻了,想换个环境,换个活法,至于为什么这么快,路上无聊,想追求点刺激,便一路纵马狂奔,没想到三天就到了庐州。”李杨脸上若有若无的笑不见了,因为在集中注意力编织谎言。

通关文牒上可没写他有同伴、家眷,也就是说他是独行,既然就他自己,没有人证,路上的事还不是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一派胡言。”公孙真说不过李杨,气呼呼道。

“这是事实。”李杨道。

“费这么多话干什么,浪费时间。”高丽太子不耐烦道。

公孙真面色一变,又很拍了一下桌子,“你这个刁民,看来不用大刑,你是不会招了。”

“知府大人想屈打成招?”李杨的话就像针,扎中了公孙真心里。

公孙真脸色涨红,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了。

李杨却有话说:“你说我是刺客,可谁见过刺客在行刺时,却在酒楼上吃饭?还带着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孩?而且,你们在与刺客交手时,我依然在酒楼里吃饭,从没出过酒楼半步,怎么刺杀?酒楼里的客人都能证明,这不,掌柜也在这里,他也能证明,如果我是刺客,难道我会分身术?可以一边在酒楼吃饭,一边去街上行刺?”

“是啊,爹,他有不在场证明,你可不能冤枉好人,屈打成招。”公孙策血气方刚,实在看不过去了。

“你懂什么。”公孙真气得一把将儿子拉到一边。

高丽太子冷哼一声,“哼,就算你与行刺之罪无关,那当时本小王向你呼救,你为何见死不救?”

李杨闻言,突然向恭候在一边的酒楼掌柜大喝道:“你可知罪?”

“……”掌柜懵了。

其他人也没反应过来。

“你可知罪?”李杨又质问道。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掌柜大感冤枉的叫了一声。

这里本来就没他什么事,就因为太子当时跑进了他的酒楼,而李杨也是酒楼里的客人,他就被强行带来了。

高丽太子最先反应过来,“大胆,本小在问你为何见死不救之罪,你”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李杨不等他说完,抢先说道。

说的话与掌柜刚才说的一模一样,就连语气也一模一样。

众人愣住了。

“说得好!”

包拯发出一声喝彩,附和而起,“如果见死不救也能算罪,那么掌柜也有罪。”

掌柜一听,腿都软了。

“何止掌柜。”

公孙策高呼道:“当时我也在场,却也没出手相救,也是有罪、包拯也有罪、我爹也有罪、小艾也有罪……凡是街道上没出手的百姓们都有罪。”

不知道为什么,在场很多人的心头,竟隐隐有些发热,心里忍不住冒出一种,想要鼓掌叫好的冲动。

李杨再看向高丽太子,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请高丽太子治罪吧。”

所有人都在看高丽太子。

没有人指责他,但他却好像听到了所有人在骂自己。

他不禁恼羞成怒,指着李杨,道:“你……你这是煽动是非,诋毁本小王,来人,把他给我抓起来。”

在场之中,除了一个高丽将军朴正镐外,没有人动。

就连高丽将军,也被使团中的七皇子李希拦住了。

“王兄,既然人家无罪,就放了他们吧,别让大宋人觉得,我们高丽王室只会无理取闹。”李希淡淡道。

“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来发话了。”高丽太子恼火道,然后瞪了李杨一眼,仿佛在说:你给我等着。

不仅是李杨,所有人都成为高丽太子发火的对象。

“你们都记得,五天之内,如果不给本小王一个交代……哼!”

最后拂袖而去。

公孙真连忙追上去,“太子,且带上衙役守卫。”

“不用了,你那些酒囊饭袋还是留着你自己用吧,朴将军,自即日起,守卫重任由你全权负责。”

公孙真热脸贴了冷屁股,不由悻悻的走了回来。

李杨毫无反应,就像是没看见。

太子一走,高丽使团其他人等也跟着走了。

堂内只剩下宋人,但绝不是自己人。

“知府大人,我能走了吗?”李杨率先打破沉默。

“去去去。”公孙真不耐烦的挥手,就像赶苍蝇似的。

本想给高丽太子一个交代,皆大欢喜,却没想到闹成这个样子,他心里苦闷至极,哪有心情理会李杨。

“走吧。”李杨扶起小艾,自顾自的走出衙门。

“李大哥,小艾。”包拯却追了出来。

李杨停住,回头道:“你还有事?”

“也没什么大事。”

包拯看李杨一副好像什么事都没有的表情,反倒不知道该安慰什么了,最后只能看向小艾,“放心,没事的,知府大人其实并不坏,就是有时候人糊涂了点。”

李杨却道:“他可不糊涂。”

包拯撇撇嘴,“他还不糊涂?自从高丽使团遇刺开始,他就乱了分寸,居然糊涂到想要拿你顶罪。”

“所以才说他不糊涂。”李杨道。

“什么意思?”包拯没听懂。

“你是为了查明真相,人家是为了保住乌纱帽,他糊涂吗?”

李杨不仅不觉得公孙真不糊涂,甚至还觉得公孙真挺精明。

以包拯的头脑又岂会不明白李杨的话,苦笑道:“这官场上的事,咱们就不说了,我想问你一件事。”

“随便问。”李杨大方道,心里却在想:这个包拯,居然真怀疑到我头上来了。

“瞧刚才高丽太子那副想要治你罪的架势,你是不是哪里惹到他了?”包拯直接问道。

“这还用问吗?”李杨突然发现,有时候包拯也不怎么聪明。

“李大哥,你就行行好,告诉我吧,到底怎么回事?”包拯拱手作揖,脸上满是求知欲。

李杨便一指小艾,回道:“高丽太子看小艾的眼神,就像饿狼看到肥肉,都快要放光了,难道这还不明显?”

包拯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他又问道:“可他为什么不找小艾,却要找你的麻烦?”

李杨笑了,看了小艾一眼,凑到包拯耳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见,男人才能听懂的声音,“因为小艾看我的眼神,也快要放光了。”

这理由……

一时间,包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李大哥,包大哥,你们在说什么?”小艾好奇的问道。

“没什么。”李杨拍了拍包拯胸口,神秘一笑,走了。

“李大哥,等等我。”小艾立刻小跑追了上去。

包拯站在衙门口,望着小艾欢快追上李杨的背影,想着李杨的话,他突然觉得李杨刚才那话好像不是玩笑……

最后,包拯摇了摇头。

“我关心这些做什么,他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绝对不是刺客,只是还有一个疑点……他为什么这么着急来庐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