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夺标 > 第166章过山车(一)

夺标 第166章过山车(一)

作者:飞翔的浪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8:29 来源:笔趣阁

宋准给平安发来了一条短信,内容是“男女相亲,女的拿出了硕士证,男的拿出了博士证;女的拿出了驾照,男的拿出了a1照;女的拿出了房产证,男的拿出了别墅证;最后女的眼睛睁得透圆,说,咦,你不是前几天给我办证的那个人吗?”

平安看了一笑,正想着给宋准回个什么内容,有人敲门,工作人员进来说有个叫冯宝宝的女人,说是平县长母亲当年的同事,想见你。uu234

母亲的同事?

冯宝宝四十多岁,能看得出年轻时是位容貌不错的女人,衣着得体,进门对着平安看看,点头说:“你长得真的像你母亲。”

平安的母亲刘红艳去世多年,有老同事上门来访,不知道有什么事。

平安和冯宝宝并排坐在沙发上,喝着茶,听冯宝宝说:“我知道你家以前住的地方,不过去了,已经换了人,打听了好久,大家都不知道你现在住在那了。”

平安点头说:“是,我搬家了。”

“后来,听你对面住的一个女的说,她说和你是同学来着,才知道你在这里工作。”

对面的女人?

米兰?

“我那时候,和你妈妈都在市剧团,我们两个是同一批进团里的,练功什么的都在一起,吃住也在一起,算来,她比我早进团两天,我给你妈妈叫师姐。”

“我离开剧团的早,现在在省里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我一直都不知道你妈妈去世……”冯宝宝黯然了一会:“这会来,其实本来是想让你妈妈帮我一个忙的,但是……所以,反正来了,就来看看你,希望,没有打扰你。”

冯宝宝找母亲帮忙,而不是找平安。平安有些想知道,自己的母亲能帮这个老同事什么忙?

平安这样想,主要是刘红艳在世的时候,除了会唱戏,是在人情世故和生活里的琐事中几乎全然不通的一个人,有时候平安真的怀疑母亲离开了父亲还能不能生活的下去。

但是刘红艳在外面的形象非常好,从来都是一副本市知名艺术家的面目示人,谁能想象的到这位市剧团的团柱子在家几乎从来没有做过一顿饭,从来没有刷过一个碗,从来没有打扫过一次的房间,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甚至,从来没有去参加一次平安的家长会。

有人说男人都有恋母情节,但平安绝对没有,他曾经一度的怀疑父亲为什么就会娶了母亲。或许就是因为母亲会演戏,所以将父亲给欺骗了?

用父亲一次在生气的时候说母亲刘红艳的话,她应该嫁给艺术。可艺术给不了她丈夫和孩子以及家庭的温暖,或者刘红艳需要的只是一个为她做饭打杂的佣人,但平秋明也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大帅哥,怎么会甘心做佣人?

父亲确实为母亲付出的太多了,有时候想,要是父母离婚的话,平安绝对会选择跟着父亲而不是母亲,但他们一直就那么的吵吵闹闹的将就着,直到出事……

因此平安觉得自己一定会找一个会操持家务并且安心于操持家务的女人结婚,而不是一心的追求什么“艺术”追求什么“事业”不承担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将家当宾馆的女人。

有母亲的耳濡目染,平安唱歌跳舞其实都不差,但是学校那会但凡的组织什么文艺表演,平安坚决的不去参加,即便被选上了,他也会找理由退出,甚至假装拉肚子钻进厕所几个钟头不出来。

平安特别讨厌在台上跳来唱去的,这源自与对母亲所作所为潜意识里的排斥。他曾经想,自己长大了,一定当一个坐在台下主要位置看演出的人,等演出结束,自己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上台和当晚主要演职人员合影留念”的那种身份出现,而不是卖力的在台上蹦蹦跳跳扯喉咙拉嗓子吼了半夜但下面观众其实任凭谁在那么多人中都认不出你是谁的人。

父亲是理解自己的……平安的思绪跑得很远,他不由的想到了俞洁,这一刻豁然明白了,不是俞洁不嫁给自己,其实自己知道选择俞洁等于像选择了母亲那种女人一样,也就是说,如果俞洁不做改变,一心的想当花木兰第二的话,那么自己根本就不会选择俞洁做自己的妻子,因为那跟父亲娶了母亲没什么两样……

平安的电话一会一响,工作人员一会一进来给他汇报并签字什么的,这样让冯宝宝觉得自己来的有些冒昧,但平安心里想听冯宝宝说一些关于母亲的往事,因此这个谈话就断断续续的,一直持续到了中午。

“我是想办内退的,因为在我们那里,只要工龄达标,内退工资和在岗差不多,以我的工龄,办内退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我去了人事部门后,给的回复是,内退要三十年工龄,我的工龄不够。”

冯宝宝轻笑了一下:“我看年龄是不可能工龄三十年的,但我和你母亲都是十二岁就进了市剧团,然后,我考上大学去读书,再然后毕业分配工作,辗转几个单位几个省,到现在,工龄三十年只会多不会少。”

“哦,”平安点头,问:“那是怎么回事呢?”

“人事给我的答复是,我进剧团时候的手续不全,没有调令,而根据人劳厅的规定不算正式招工,所以我大学期间不能算连续工龄,工龄只能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算起。”

“我十二岁进剧团,在剧团唱了六年戏,十八岁离开上了四年音乐学院,要是按照人事部门的说法,这一减,我就少了整整十年。”

“所以,他们这样算我是不能答应的,我就问,怎么不算正式招工呢?剧团是国家集体编制,劳动局有登记的啊。他们说让我去当地劳动局查吧,找一下当时的调令。”

这时候下班时间到了,平安请冯宝宝去吃饭,到了外面的饭店,坐下点了菜,冯宝宝继续说:“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事,这话我本来不好意思说,不过,我来也主要就是为了这个,你是我师姐的孩子,我也不当你是外人……拿档案的那个人起身办事,我看到我的档案上面有一行字,是‘该同志作风败坏’。”

冯宝宝顿了顿,喝了口水:“现在的人不能理解这个‘作风败坏’是什么意思,在我们那时候,这简直就等于在宣判你是有罪的。”

“作风败坏对于我而言是什么呢?所以我只能一步一步的查,就查到了剧团。”

“可我和你母亲那会才多大?就是跑龙套的小孩子,那时候人们都单纯,我和你妈妈甚至连女人之所以为什么是女人都不懂。这当时都闹了笑话,正在演戏,我身上不舒服了,将戏服都染了脏了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对你说话,但这的确是真的,我们那时候真的有些傻乎乎的,我和你妈妈都吓傻了,身上流血,以为自己要死了、是练功给练成那样的,两个人还抱在一起哭……”

平安表示理解,冯宝宝接着说:“有这样一件事,现在你听了觉得在讲故事,但在当时是真的发生过。我有个同学准备参军,通知都发了,亲朋好友去饭店摆了一桌欢送他,谁知他喝的有点多,女服务员送菜过来,他随手掐了一把女的屁股,店老板告到县武装部,同学马上被部队退了回来,退回来还发个通知,上面写着:作风败坏。结果我那个男同学看见这几个字,当天晚上就上吊自杀了。”

平安知道这件事,曾经父亲和母亲在闲谈的时候说过。

“还是说当时进剧团的事。我们那批招了十个人,我记得当时工资十九块八,粮票四十五斤,都是国家发的,也就是说,我和你妈妈当时是招工,不是调动,要什么调令?”

平安:“是,十九块八是当时集体编制的学员工资,第二年就是二十八块五。四十五斤粮票是运动员和武功演员的粮食定量。”

“嗯,对,我们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先对着墙壁吊嗓子,站桩,练身段,然后排队跑圆场,然后压腿、踢腿,打前翘、打旋、打翻儿。练完毯子功,再练把子功,先是刀,再是剑,后面是棍子……”

追忆往事,冯宝宝的眼神有些迷离,平安用公共筷子为她夹菜,冯宝宝说了声谢谢:“练功的苦是离开剧团以后才回味过来的,后来看电影,那些电影中的老虎凳算什么酷刑呢?我和你妈妈一进剧团就在凳子上练功,后来腿筋拉开了,还往凳子上加砖头,后面还有人架着身体拼命往下压,直到我们的头贴住脚尖!下来后还要接着踢腿,踢够三十下,再劈叉……”

“我又说的远了……”冯宝宝再次抱歉,平安说:“没事,我很想听听你们过去的事情。”

冯宝宝说的练功的话,刘红艳那会很少在家谈起过,这会听冯宝宝说,有助于让平安了解自己的母亲。

“还是说档案,我来咱们市,是找当时剧团的团长的,可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团长那时候年纪都不小了,这会,当然人都不在了。”

“我去过了剧院,以前的剧院早就变样了,周围建了很多建筑,连剧院一边靠街那儿都成了商铺,还有,院里的水井,也被填埋了,真是大变化。”

平安:“是,听说老剧院就要被拆了,我很久没去过,哦对了,你说的剧院那个水井,后来出过事,有个孩子掉进去了,捞出来人已经不行了,于是,就给填了。”

冯宝宝哦了一声:“水井跟前的那棵树也不在了。”

“歪把槐树?早就砍掉了,那会都说小孩掉井里是因为那棵树,槐,木头的鬼,都认为不吉利。”平安解释。

“哦,也是,说起那棵树,真是有些不吉利,我们那会,树还小,有一人多高,我和你妈妈经常在树下比谁长的高……”冯宝宝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有一次,我和你妈妈发现树枝上有人插了一盒火柴,我问你妈,树上能结火柴?”

“你妈妈说树上哪能结火柴,树能做火柴棍子打我屁股。后来,才知道,树上的那盒火柴是有人对暗号呢?”

冯宝宝说着笑了,平安也笑:“跟递情书一样吧?”

“也是也不是,是我们团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关键是男的结了婚,女的呢,可以说是我们当时的台柱子,长像,身段,真是这么多年都没有再见过那样的角了。”

平安问:“就是说,结了婚的男的和你们当时的女主角相爱了?”

“怎么说呢,没出事的时候,两人挺好,后来他们的事情被发现,男的被以作风不正给抓了,女的……”

冯宝宝忽然愣了:“……不好意思。我想,我知道我档案里那句作风不正是怎么来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