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国赵为王 > 第七十九章 韩国之辩

战国赵为王 第七十九章 韩国之辩

作者:熙檬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42 来源:笔趣阁

赵丹整整思考了一个小时,也没有决定好要怎么对待赵姬肚子里这个疑似秦始皇的孩子。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毫无疑问,既然吕不韦并没有把赵姬送给赵异人,而且赵姬入宫以来赵丹也没有碰过她,那么赵姬肚子里孩子的生父不用说肯定就是吕不韦了。

但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这才是个麻烦啊!

吕不韦是什么人,那可是赵丹瓦解秦国计划里最重要的一颗棋子啊。

所以为了安吕不韦的心,赵姬是肯定不能杀的。

把赵姬送回去也不行,毕竟赵姬进宫也有一阵子了,送回去的话这事也说不清楚啊,万一吕不韦觉得这是在给赵丹养孩子,那就很尴尬了。

可如果把赵姬继续留在宫中的话,就变成赵丹给吕不韦养儿子了……这好像也挺那啥的。

总之赵丹现在很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

当然了,如果真的想要除掉赵姬肚子里的秦始皇,办法也是有的,只要让医生们悄悄搞点打胎药混在饭菜里给赵姬吃就行了。

但是吧,这孩子可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啊!如果让他生下来并且控制得当的话,未来会不会帮助到赵国呢?

……

诸多念头在赵丹心中纷至沓来,以至于赵丹连诸位大臣们什么时候来到龙台正殿都不知道。

来的人当然就是赵豹、虞信和楼昌这三巨头了。

三人见赵丹一直处于出神状态之后都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敢开口说话,直到老半天之后赵丹的亲叔叔赵豹才咳嗽了一声,试探性的问道:“大王,大王?”

这几声呼唤总算是让赵丹回过神来,这时候赵丹才发现原来大臣们都已经到位了。

赵丹忍不住汗了一下,赶忙用力的做了几个深呼吸收拾了一下心情,然后才对着面前的三名大臣道:“今召诸卿前来,实为韩国之事也。寡人欲令王后修书一封,遣使送于韩王然,或可使韩王然出兵助我,诸卿以为如何?”

像赵姬怀孕这种事情,赵丹当然不可能拿出来跟这些大臣们讨论。

三名大臣们听到赵丹的提议之后,一时间都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纷纷思考起来。

事实上也不只是赵丹,就连整个赵国重臣集团都在这件事上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韩国。

毕竟现在的韩国只有区区一郡之地,在赵国君臣们的眼里实在是太弱了一点。

片刻之后,感觉最近自己正在被疏远的楼昌为了表现,决定率先开口:“大王,以臣之见,此事或难为之。”

接着楼昌就开始阐述起自己的观点来:“韩国,兵甲虽坚,士卒虽勇,然国小民寡,又无得力大将,此韩国不得称雄于诸侯之故也。且韩国与秦国已战达四年之久,国中士卒死伤甚重,又何有余力助我赵国也?”

很显然,楼昌并不看好韩国出兵的前景,或者更直接的说就是楼昌就没把韩国当回事。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现在楼昌所在的赵国是史上最强的赵国,而韩国则是史上最弱的韩国,赵国如今的疆域是韩国的十倍以上,人口是韩国的五六倍之多,当然不把韩国放在眼里。

持这种意见的,也不只有楼昌一个。

赵丹的叔叔平阳君赵豹也说道:“今之韩国,地不过百里,城不过二十,已非雄国,乃秦之附庸尔。韩王然恐秦已甚,若秦王令其出兵攻赵,韩王然或能允之。但若大王令其出兵攻秦,则此事难为矣。”

说起来韩国也是惨,堂堂战国七雄之一,如今却被打得只能够苟延残喘,在秦国雄威之下瑟瑟发抖,所以赵豹也不看好韩国能够出兵援赵。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不同意见的。

一开始的时候,虞信淡定的坐在一旁,原本并不打算开口。

因为虞信和楼昌、赵豹虽然政见派别不同,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却颇为一致。

韩国现在不就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国,关注他有什么用嘛。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虞信突然发现赵丹一直很平静的坐在那里,对于两名大臣的话不置可否。

虞信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一刻,虞信突然开口了:“大王,以臣之见,此事或可为之。”

虞信话音一落,大殿之中三人的目光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虞信咳嗽一声,不紧不慢的说道:“诚如平阳君与大夫所言,韩国者,不过小国寡民尔。然韩国虽小,韩军却不可轻视。若非以韩军之勇,韩国又何以独挡强秦数年也?故以臣之见,此事可行之。”

虞信这一番话说出来,楼昌的心里就有些不爽了。当即楼昌便开口对着虞信说道:“虞卿此言,谬也。今野王城中尚有数万秦军,野王距新郑不过百里,旦夕可至,如利剑悬于韩国之颈。那韩王不过寡断惧秦之辈,又何敢出兵?”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出动了六十万大军,但是这六十万大军并不是全部都集中在长平前线的。

就如同赵军要分兵把守百里石长城防线这条后路一样,秦军同样也需要守住自己的后路,以防长平前线的秦军后路被断。

由于地理的原因,长平前线秦军的后路只有一条,那便是南北走向的太行陉南侧出口的附近的一大一小两座城池,陉城(小)和野王城(大)。

这两座城池对于整个长平战局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在五年前秦军对韩国发动全面攻势的时候,主攻方向就是陉城和野王城。

正是因为这两座城池的沦陷,韩国本土和上党郡之间的联系才完全被切断,韩王才不得不下令上党郡军民投降,然后才有了冯亭降赵,秦赵开战的故事。

而且这两座城池距离赵国开战时的盟友魏国国境不过只有几天的路程,一旦魏国出兵包围并攻克陉城和野王城,那么长平前线的秦国大军就要被包了饺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有鉴于此,秦王稷和范睢整整派了五万秦军精锐防守这两座城池,并且让将军司马梗坐镇野王。

有了这野王城的五万秦军,秦国不但能够防守来自魏国的攻击,还可以威慑韩国,让残兵少将的韩国根本不敢动弹。

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楼昌觉得虞信的话根本就是扯淡。

现在的事情很明显就不受韩国人的控制,只要那五万秦军不走,韩国人就根本不敢出兵!

虞信听了楼昌的反驳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不急不忙的说道:“大夫此言差矣。韩国虽国小民寡,但亦为战国之雄。秦军攻韩地,夺韩土,韩王必恨秦国深矣。虽此刻受秦军所迫惧于发兵,但若秦军露败象,则韩必叛秦也。故此,我赵国宜先交好韩国,以归其地而诱之。若如此,待长平得胜之际,便是韩军助我攻秦之时!”

虞信这一番话说出来,不但楼昌哑口无言,一旁的赵丹和赵豹也是暗暗点头。

虽然说现在的韩国确实不敢在强秦兵锋之下动弹,但是一旦秦国在长平吃一场大败仗,那么韩国会不会趁机狠狠捅秦国一刀呢?

这是很有可能的!

历史上的蓝田之战中,不正是因为韩国和魏国狠狠的在楚国背后捅了刀子,才让盛极一时的楚国吃了一场大败仗,由胜转衰的吗?

那只不过是上一代人的事情而已!总不可能才过了一代,韩国人的血性就都全没了吧?

虞信不愧为擅长观察大局的战国名士,仅仅一番话就将这件事分析得头头是道,甚至让原本并不赞同此事的平阳君赵豹也转变了立场,站到了虞信这边。

赵丹沉吟片刻,随后拍板做出了决定。

“既如此,便召华阳君入宫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