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国赵为王 > 第七百六十二章 缓缓生长的赵国科技树(第二更)

自从那一天召开了邯郸城之中的军事会议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丹过得都是非常惬意。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由于形势看上去非常的不错,所以赵丹难得的连续几天都在凤台之中过夜,倒是让凤台众多宫殿之中早就已经望眼欲穿的夫人们好生满足了一番。

这一天晚上,赵丹下榻的乃是来自秦国的芈夫人所在的宫殿。

这位芈妇人,自从上一次赵丹交付给他那个弄出羊毛纺织机的任务之后,芈夫人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因此在一番欢好之后,赵丹和芈夫人之间的话题,自然而然的也就说到了这一方面。

芈夫人对着赵丹说道:“承蒙大王关心,如今羊毛纺织机的制造其实已经有了头绪了,初步的样机已经制造出来了,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够造出来了。”

由于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手摇的蚕丝纺织机,再加上蚕丝和羊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有着共性的,因此只需要在对羊毛的特性进行了解,并且做一些改进的话就可以制作出来。

当然了,对于这位芈夫人口中所蹦出来的一个个稀奇古怪的、似乎是和零件还是机器有关的名词,赵丹是一个都不认识的。

但这并不妨碍赵丹在听了之后心中十分的高兴,对着芈夫人说道:“夫人哪,汝不要小看这个羊毛纺织机,它将会成为将来我们控制草原的一件有力的武器。”

芈夫人眨了眨眼睛,十分好奇的看着赵丹,脸上的表情有些半信半疑,显然并不相信一个小小的羊毛纺织机就能够爆发出这么大的力量。

赵丹笑了一下,捏了捏怀中可人儿的小鼻子,并没有继续说些什么,足足多了两千多年的见识让赵丹坚信自己的做法肯定是正确的。

过了一会,芈夫人又对着赵丹说道:“大王,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羊毛所织出来的衣服上总是带着十分浓重的羊膻味,就算是能够纺织出来,恐怕也是没有多少人能受得了那个味道吧。”

赵丹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对着面前的芈夫人说道:“夫人,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要知道那些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之人原本就天天和牛羊为伴,身上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味道。所以这样的羊膻味对于他们来说非但不是困扰,甚至还有可能会变得让人安心呢。”

赵丹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只要羊毛纺织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商人们为了让羊毛拥有更好的销量,一定会想方设法减轻这种羊膻味的。

赵丹并不需要完全将这个行业一手包办,他只需要开创出这条道路,并且让人们看到这条道路的是有希望的,那么人们就自然而然的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并且想方设法消灭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

听完赵丹的话之后,芈夫人微微张开樱桃小口,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很显然,作为一名华夏族的大家闺秀,虽然说她出生于楚国这种相对来说并不算是太过遵守礼制的地方,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却仍旧是超越了这位贵族女子的想象。

赵丹看着芈夫人这副可爱的模样,突然觉得自己的心中又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于是便咳嗽了一声,道:“夫人啊,天色不早了,还是尽快安寝才是啊。”

第二天,奋战了一个晚上,多少有些腰酸背痛的赵丹又接到了另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经过了几年的学习之后,华夏学宫之中的第一批士子终于可以毕业了,毕业大典就定在几个月之后的九月初一。

依照赵丹之前和华夏学宫诸子百家之间的约定,华夏学宫之间的诸位大能在教授弟子门的时候主要是将弟子们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亲传弟子,这种弟子也就是整个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传道之时的普遍形式,他们的去留都由自己和恩师决定,和赵国并没有多大关系。

而另外一种则称为记名弟子,所谓的记名弟子其实就是挂一个名号,然后由诸子百家们统一教授三年到五年不等的时间,然后就可以出师(毕业)了。

这些记名弟子基本上都是赵国的士人,而他们在入学之前也都和赵国官方签订了契约,由官方负责将他们引入华夏学宫拜师,而他们则在毕业之后必须为赵国效力至少十年的时间。

这些记名弟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太学生了。

由于这些记名弟子在赵国为官也能够增强诸子百家各个流派在赵国之中的影响力,因此诸子百家的大佬们自然也就不会反对这件事情。

但是赵丹事先也都已经告诉了这些诸子百家的大能们,无论是哪一家的学子也好,只要当官之后通不过赵国每年的上计审核,那么该撤职的撤职,该查办的查办,不会有任何的通融。

至于开辟科举制度的计划,赵丹眼下其实还并没有。

虽然赵国现在的官员有着不小的缺口,但是其实选官的制度已经是颇为完善的了,一共有举荐、自荐、招贤、功劳、出身、荫子等六种已经完好的运行了几百年的制度,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因为赵国的扩张角度太快导致的暂时性不足罢了,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个问题也会慢慢解决。

除此之外,赵丹主要还是顾忌到另外一点,那就是科举制度虽然有力,但是它的弊端也不小。

先来说说好处,科举制度的最大好处无疑就是在于能够打破世家大族、门阀贵族们对教育的垄断,让知识普及到基层之中,让更多的国民能够参与到整个官员的选拔之中来。

但是科举制度也并不是完美无瑕的,他的弊端在于虽然科举制能够粉碎门阀和世家这种东西,但是它又会造就出士大夫阶级这样的怪物。

考虑到士大夫阶级主导的宋朝以及明朝中后期都是整个华夏朝相对较弱、同时扩张性也同样不强的时期,而门阀贵族所主导的汉唐时期却是华夏朝扩张性较强的时期,这不得不让赵丹对科举这件事情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赵丹个人对历史的研究和推演,他觉得如果明末没有满清入关这种事情的话,扎根于东南的士大夫阶层是有希望完全架空皇权,然后搞出类似西方议会制的体系出来的,毕竟那个时候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明朝东南广泛的生根发芽了。

如果赵丹是士大夫阶层的一员,那么他肯定举双手欢迎议会制的到来,但是赵丹现在可是皇帝啊,这就导致他对于士大夫的产生和壮大就不会那么欢迎了。

而且话说回来,现在科举制的物质基础,印刷术和造纸术也都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供应整个华夏的程度呢。

随着赵国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不断进步,赵丹已经在邯郸城郊开了一个官方印刷厂和一个官方造纸厂,如今的产量已经颇为可观,算是能够供应赵国中枢系统办公的要求了。

但就算如此,对于整个华夏几千万人口来说,目前的这点纸张产量还是杯水车薪,更别提是用来普及教育了。

倒是在另外一边,腹真所率领的赵国工匠们给赵丹捣鼓出了新的惊喜,那就是腹真根据赵丹的描述再一次的改进了八牛弩,将八牛弩真正意义上的那种“一枪三剑箭”形态给弄出了一个雏形。

只不过这个八牛弩加强版由于材质成本的原因制造起来花费过于高昂,而且由于全部都需要手工打造,所以说制造的时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以现在赵国邯郸之中工匠们的熟练程度来看,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制作出一具八牛弩加强版,这速度简直慢得没谁了。

不过鉴于前线的将士们反馈这东西能够在攻城战时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赵丹还是下令让赵国的工匠们加班加点,好早日将这样东西给弄得越多越好。毕竟熟能生巧,只要做多了,数量总是会上去的。

至于火药嘛,虽然现在是可以爆炸了,但是根据赵丹亲临现场的观察来看,爆炸的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至少距离赵丹心目之中那种效果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而且现在赵**力强盛,也并不是很需要火药这种东西,所以赵丹也就仅仅是下令继续研究也就罢了。

总的来说,目前赵国的各个方面准备都是冲着战争去的,至于那些什么蒸汽机啊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目前来说赵丹是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人力物力去投入其中的,只能够等到统一之后再说了。

不过在那之前,赵丹倒是有了一个小小的目标。

在上一次的战争之中,楚国割让了一块土地给赵国,让赵国第一次拥有了出海口,成为了一个临海国家。

“或许等到这一战之后,寡人应该开始尝试一下培养出一只赵国水师了?”赵丹在心中暗自想道。

公元前两百年、比历史上的西班牙要提早整整一千七百年出现的“无敌舰队”?

这种事情光是想一下,似乎都很让人激动的样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