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国赵为王 > 第六百八十章 鲁儒(第三更)

战国赵为王 第六百八十章 鲁儒(第三更)

作者:熙檬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42 来源:笔趣阁

就在黄歇心事重重的进入城池之中的时候,在这座城池原本鲁国的王宫之中,赵丹正在和一批客人进行会面。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鲁国的特质是什么呢?毫无疑问,鲁国的特质当然就是传统。

鲁国的建国者周公旦一手制定了周朝的礼节,是周礼的奠基人和倡导者。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鲁国自从建立以来,就一直是对周礼贯彻得最为坚决的国家。

当然了,随着时代的不停变迁,鲁国理所当然的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有两点,第一点是鲁国到现在仍旧是最讲究周礼的国家,另外一点则是鲁国人的特点严肃,传统,古板。

除了这点之外,鲁国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也是非常有名的,那就是儒家的开创者孔夫子也是一个鲁国人。

也正是因为受到了鲁国这种风气的影响,所以孔夫子一直都主张“为政以德”,讲究的是周公周礼的那一套,简单的说就是希望用周公的那一套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

这也是为何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但却并没有在诸国得到重用的原因,国君们虽然敬重他的学识,但是却对他提出来的思想理论不以为然。

这年头大家打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能够生存下来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没看到诸国都在为了变得更加强大而不择手段吗?这时候谁会去在意什么道德礼教呢,先活下来再说吧。

遵守道德礼教的鲁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这就足够说明很多东西了。

当历史的大潮滚滚来袭的时候,如果不能够顺应这股浪潮,那就只能够向鲁国一样被拍死在沙滩上。

此时此刻,赵丹正在接见的就是这么一群注定要被拍死在沙滩之上的家伙。

老家伙。

这群头戴儒冠身着儒袍的老家伙不是别人,正是鲁国之中儒家、也就是他工厂所说的“鲁儒”的领袖人物。

由于孔子出生于鲁国,孔子的后人也居住在此,所以一直以来鲁儒都认为自己才是儒家最正统的代言人。

正是由于心中的这些骄傲,鲁儒们对于由孟子所倡导的齐国稷下学宫那是不屑一顾的,对于赵国由荀况所领导的华夏学宫,其实也并没有太放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孔子那就是圣人,圣人的话是不能够有任何更改的。

无论是孟子也好荀子也罢,这些在外人看来对儒家学说起到了促进发展作用的儒家学者,在鲁儒的心中其实评价都是很低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些鲁儒今天来找赵丹干什么来了呢?

只见一名老儒者站了起来,对着赵丹躬身行了一礼,说道:“大王如今既然身为天下诸侯之长,理当如当年齐桓公一般尊王攘夷,恢复当年礼制,令圣人道德广布于天下才是。”

这老儒者一开口,其他的老者也是纷纷赞同,你一句三皇五帝,我一声贤王故业,总之就是把赵丹吵得头昏脑涨,头痛不已。

对于这位老儒者的言论,赵丹选择微笑不语,但是心中却已经是有些想要骂娘的感觉。

看来今天同意这些家伙的请见,简直就特么是一个错误啊!

赵丹本以为,这些家伙既然自命为孔子嫡系,唯一正统,那脑子里总得有些干货的吧?

但现在这一群叽叽喳喳满脑子都想要回复文王圣人旧制的家伙,这就让赵丹比较的蛋疼了。

周朝建立到现在都八百年的时间了,八百年前周公旦建立的制度在当时或许是先进的,但是在八百年后的现在显然就跟不上时代了。

这就好像是在现代社会用南宋时期的制度去治理一样,不是扯淡么?

看着自己面前聒噪不休的那位白发苍苍的孔子后裔,赵丹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头两个大。

好不容易等到这些老人的口水轰炸有了一点点暂停的空隙,赵丹连忙咳嗽一声,道:“诸位大儒,寡人觉得吧,这周公之礼距离当今似乎是有些久远了,是不是应当那个……与时俱进一些呢?”

赵丹话音一落,在场的诸位鲁儒便纷纷露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道:“大王此言,何其愚也!须知圣王之泽,可泽被千秋万世,如今不过百世之秋,如何不可行?大王如今乃是天下霸主,正当行此圣人之道,方才能够成就不世伟业也!”

又一番让赵丹不胜其烦的口水轰炸开始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在场的都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赵丹都想要下令直接赶人了。

但好在这些鲁儒的领袖们毕竟都是老人了,一个个年老体衰的也说不了多久,又过了大约一个多时辰,喷在赵丹脸上的口水也慢慢的开始变少。

赵丹见机会难得,立刻咳嗽一声,正色道:“今日听诸位长者讲解圣王旧制,实在是令寡人眼界大开,想必诸位长者也应当知道寡人如今在邯郸之中建有一座华夏学宫,不如便请诸位长者移步华夏学宫宣讲,以令天下人知晓这圣王之恩泽如何?”

“这……”赵丹一开口,几名鲁儒领袖就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显得有些犹豫。

鲁儒虽然古板,但并不代表着他们都是傻子,没见到这几名鲁儒领袖虽然张口闭口恢复圣王旧礼制,但是却从来没有劝说过赵丹重新建立周天子的威严么?

如果依照孔子的理论,重建周天子的威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也是诸侯不愿意买孔子账的原因。天子的威严重建了,那我这个诸侯干嘛去,在一边凉快么?

话说回来,当赵丹邀请他们前往华夏学宫的时候,这些鲁儒的领袖们就不太乐意了。

这年头,知识可是非常宝贵的东西,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想要位极人臣或许还有一定难度,但是想要弄个官当那简直比吃饭还要简单。

毫不客气的说,任何一个明清时期的秀才到了这个时代都能够随便弄个官当当,甚至混个县令都不在话下。

当然了,当得好当不好是一回事,但是这当官的资格是肯定稳稳当当、毫无争议的。

这就是知识的宝贵性。

正是因为知识是如此的宝贵,所以对于知识的传授也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刻板传统的鲁儒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他们去华夏学宫宣讲学说,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这些知识进献给君王,那没问题。可要告诉你们这些底层的下等人,那就没有必要了。

而且吧,荀况现在又是华夏学宫的大祭酒,如果这些鲁儒学者们去了华夏学宫,那岂不是要屈居荀况之下?这也是一个让他们心中不情愿的原因。

赵丹看着面前这几个鲁儒期期艾艾的模样,心中略微一想便立刻明白了这里面的由来,当下便笑道:“说起来也是寡人唐突了,这等大事,自然还当请各位老先生回去多多商量一番才是,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在非常客气的送走了几名老先生之后,重新落座的赵丹嘿了一声,伸出手指用力的敲了几下面前的桌案,显然心情有些不太美丽。

赵丹之所以邀请这些鲁儒进驻华夏学宫,一方面是出于在华夏学宫之中多一门流派,另外一方面也有着想要在华夏学宫儒家之中掺沙子的想法,毕竟鲁儒和荀况一脉不对付那是众所周知的。

但从现在来看的话,这些所谓的孔子正统继承人,显然根本就没有继承到孔老先生的精髓啊。

别的不说,有教无类这么一个闪耀千古的大优点没有学到,满脑袋都是食古不化故步自封,这样的学说怎么能够进步?

而且说实话,赵丹的心中其实都已经做好了盘算,等到未来赵国一统天下之后,那些加入华夏学宫的诸子百家不用多说,自然都是能够得以留存乃至发扬光大的。

但是像其他什么在山疙瘩自己搞东搞西的隐士山门,或者不愿意服从赵国加入华夏学宫的流派,那就只能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过了。

赵丹沉思半晌,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算了,都已经给了机会了,如果还是不识抬举的话,那寡人也没有办法。”

赵丹并不知道的是,在未来,这个放鲁儒一马的决定,其实还会给他和赵国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