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国赵为王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对于赵国的未来,赵丹有那么一些想法(第四更)

当赵丹听到荀况到来的消息之时,这位赵国的君主正在苦逼的批阅着奏折。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知道贤前来禀报荀况已经入宫的消息之后,赵丹才将头从面前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来,对着面前的缪贤说道:“速请荀子进殿!”

在说完了这句话之后,赵丹将自己的身体伸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然后用力的伸了一个懒腰。

说实话,在这个年代由于竹简的存在,批阅奏折还真是一个体力活,批阅了一上午奏折的赵丹一放松下来就感到相当的疲惫

就在赵丹活动手腕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历史上的一个传说。

据说秦始皇极为勤政,每天都会批阅数百斤的奏折,即便是在外出巡视的时候也不例外。

所以那位秦始皇之所以并没有成为一个长寿的皇帝,说不定也是因为和成年累月进行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关

虽然说这只是胡思乱想,但是却提醒了赵丹一件事情,那就是造纸术的改良势在必行了。

众所周知,东汉时期的蔡伦通常是和造纸术连在一起的,但严格来说蔡伦并不是纸的发明者。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的时代,就已经有了纸的出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当漂絮完毕之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或方絮,也就是赵丹时常用来书写密信的绢帛。

但问题在于这种绢帛的产量实在是太过稀少,就连赵丹一个人的用纸需求都无法满足,就更不要提什么拿去替代这笨重的竹简了。

而历史上所谓的造纸术,通常指的是东汉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良。

在经过蔡伦的改良之后,纸才终于开始因为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得的原料而大规模的普及起来,最终完全替代了竹简。

就算是为了不让自己年纪轻轻就因为每天搬着几百斤竹简在桌案摆上摆下而累垮,赵丹也觉得自己尽快的将这个造纸术给鼓捣出来。

但是让赵丹感觉到有些蛋疼的是,赵丹并不清楚蔡伦所改进的造纸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具体的工艺流程又有哪些。

但好在赵丹也并不就是完全一无所知,在一番绞尽脑汁的回忆之后,赵丹终于想起来蔡伦造纸术的原料应当是用树皮和破布,然后在造纸术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叫做打浆的步骤。

然后赵丹就想不起来了。

这让赵丹也不禁有些感慨,别的穿越者都是能够在穿越之后对于任何事情都了如指掌,只要看过的百度过的东西都能够轻松地回忆起来,怎么自己就没有这么强大的本事呢?

于是赵丹干脆就将这项任务丢给了赵国的工匠们去慢慢研究摸索了。

从目前来看,显然赵国的工匠们还并没有摸索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

这让赵丹又不免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一个学派,和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墨家。

要知道墨家对于这种制造类的东西还是非常有心得的,也曾经出过鲁班这样的顶尖巨匠,如果有了墨家的帮助的话,那么想来应当是能让造纸术的改进更加的顺利一些。

为此,赵丹还曾经悄悄地派胡衣卫寻访过墨家弟子们的踪迹。

然而自从战国以来墨家已经逐渐衰微,到了现在这个战国末期时代更是几乎完全销声匿迹,其成员不再像之前那般公开在诸国间活动,因此到现在都没有被胡衣卫发现。

当然了,鉴于赵丹才刚刚穿越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胡衣卫对其他六国的渗透也才刚刚进行了一个开头,所以赵丹也并不着急。

像造纸术和寻找墨家这样的事情,重要性其实并不算太高。

在赵丹看来,赵国如今所迫切需要的,乃是一场能够让赵国变得更加强大的改革。

众所周知,在赵丹爷爷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赵国曾经进行过一次极为有名的、叫做“胡服骑射”的改革。

正是因为那次改革,赵国的边骑军团飞速崛起称雄诸国,赵国总体战斗力也随之大大上升,由此揭开了赵国在战国中后期一步步强大起来的序幕。

但是赵武灵王的这一次胡服骑射的改革其实并不彻底,因为这次改革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而对于赵国的制度方面却少有涉及。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丹非常明白秦国之所以能够最终一统天下,靠的正是商鞅变法以来确立的一整套制度。

在商鞅所确立的这一整套制度之中,军功爵制度虽然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但却并不是全部。

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时候,赵国虽然也借鉴并且基本上照抄了商鞅秦国的军功爵制度,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事实上就连这个照抄过来的军功爵制度,赵国的执行也都远远没有秦国那么彻底。

自从穿越之后,赵丹就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很显然,赵国的制度比起秦国来说是要落后的。

用号称“穿越者三大神书”中的高中政治课本上面的话来解释的话,那就是“赵国如今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关系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力的需求。”

如今包括赵国在内的山东六国都还停留在奴隶制度的社会结构之中,而完成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却已经抢先一步迈入了封建地主制度结构里。

在眼下这个时代,秦国的制度无疑是极为先进而领先的。

落后就要挨打,赵丹对于这句话记得是非常清楚的。

别看赵国现在打赢了长平已经和秦国并称霸主,但是只要制度的劣势在这里,那么赵国在和秦国的角力上就天然要落一些下风,这无疑是赵丹不能忍受的。

所以在解决了穿越之后就面临的长平之战这个危机后,赵丹的目光终于要放在改革制度、变法图强之上了。

而赵国变法图强的希望,赵丹觉得应当放在这位即将和他见面的诸子百家大能之一,荀子荀况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