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洪荒二郎传 > 第一百六十章 火云洞前

洪荒二郎传 第一百六十章 火云洞前

作者:言归正传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40 来源:笔趣阁

安顿下杨小婵和楚倩,杨戬化金光飞向了中神州东南方的天穹。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他连日奔波,也没什么休息的机会;但在玉鼎真人那出来后,整个人神采奕奕,精神饱满,脑子也越发活泛。

火云洞在洪荒之中,又不在洪荒之中,那里也是洪荒传闻的秘地,却鲜有人知到底在何处。

火云洞,为三皇五帝退位之后得道长生的道场,不入三界、不通五行,镇压人族气运,庇护人族昌隆,却又不可干涉人族之世。

先有燧人氏,钻木取火,开化人族,为山川百物命名,此为人族昌盛之先祖,最后证道三皇。

燧人之子伏羲,原为圣人女娲之兄,巫妖大战时曾为妖族屠杀人族一事进言妖帝,被妖帝所嫌,最后为妖族战死于巫妖大战之中,女娲借后土所化六道轮回,送伏羲转世。

伏羲转世后身居大气运,秉承燧人氏之志,教化万民。

燧人氏发现了万物运行皆有规律,而伏羲则将这些规律总结完善,教导人族于洪荒修行,安身立命。

伏羲定婚姻、约规矩、明礼法、开创古文,又推演八卦,定人族昌盛之局。

燧人氏、伏羲之后,人族兴盛,遍布大地,然此时人族多以采摘野果、狩猎而生,虽已明天数,但族人饿死者甚众。

神农氏应运而生,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又尝百草,作神农百草经,为人族解了病厄。

此乃三皇之位,其功盖过稍后的五位帝君,故三皇在前、五帝在后,三皇也被人族尊为人文始祖。

五帝则为轩辕、少昊、尧、舜、禹。

大禹治水而名满天下,但其飞升之后,其子‘夏启’继承王位,开辟盛世,结束了‘天下共主’的禅让制,改为了世袭仙朝。

故而,大禹乃是火云洞最后一位入驻之帝君,此乃天数。

杨戬要找的,就是这位大禹。

三皇五帝教化人族,乃后世之标榜,也是天地人族共遵的始祖。

他们带领人族在洪荒大地一步步发展壮大,留下了无尽的传闻;那是一个人族历史上记载不详的时期,但也是一个个辉煌的大世,令人心中向往。

不得不提的是,三皇五帝时期,人族仙凡混杂。

但三皇五帝之后,不知是何缘故,人族仙凡分离,仙家聚集在中神州,人族王朝则开辟在土地肥沃、平原众多的南赡部洲。

这应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细细说来怕要讲个三天四夜,便不多提了。

杨戬寻火云洞而去,心中暗忖:“我虽对洪荒人族没什么归属感,但也说不准这洪荒和后世华夏的联系,怎么也应该对这几位帝皇人物礼敬一些。”

这火云洞的来历,也是不得不表,但十分简单。

远古时有个先天大能,名为红云老祖,乃是天地间第一朵红云得道,福源极其深厚,与地仙之祖镇元子相交莫逆。

那火云洞,原本就是红云老祖生前的道场,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排名靠前的好去处。

紫霄宫听道,接引、准提来得晚了,悲怆哭诉;红云让座,让接引、准提向前,使得接引、准提得寸进尺,逼妖师鲲鹏的座位后挪。

道祖那次讲道,分下了七道鸿蒙紫气,收了接引、准提两人为记名弟子,第七道紫气给了红云。

那鲲鹏心中如何不恼怒?听道之后,半路袭杀红云道祖。

妖师鲲鹏太过霸道,红云措手不及之余立刻被重伤,只得护住元神逃走;那第七道鸿蒙紫气不知所踪,天地间的圣人由七位,变成了六位。

后,女娲造人、三清立教,接引准提立西方教,六位圣人接连成圣。

人族大兴之后,伏羲、红云皆得大造化,转世教化人族,那神农氏,据传便是红云老祖的转世身。

然而,这也只是洪荒传闻,除了伏羲之外,三皇五帝的其余七位,都并未提及自己的跟脚。

但三皇五帝得道后尽皆被天道安排去了红云老祖所留的火云洞修行,这又似乎默认了神农氏的跟脚。

不过在杨戬看来,轩辕氏若是北俱芦洲的玄龟投胎所化,有撑天之功德,那三皇五帝的前身怕都是洪荒大能,甚至几位圣人的些许布置。

唯独燧人氏神秘莫测,这位奠定了人族兴盛之基的‘始祖’,或许才是真真正正的人族跟脚。

心中想着这些,杨戬已经飞入了虚空之中,看到了那团有些靠近南赡部洲上空的云雾。

此正是:

若是无缘无法,相求千难万难。

然则命中相召,火云便在眼前。

杨戬施展纵地金光穿云过雾,前方忽有天威阻拦,有浑厚的嗓音在他耳旁回荡。

“火云洞重地,闲人不可进。”

“道门弟子杨戬,为求见先贤大禹而来,还请神将通禀。”

那浑厚嗓音沉默了下来,又一清朗的声音笑道:“既能寻到此地,便是有缘之人,放他进来吧。”

这声音刚落,杨戬便觉身周的云雾仿若是活物一般,将他身躯包裹,缓缓的托起,飞向了斜上方。

如此飞了不知多久,杨戬仿佛听到了万民祈祷之声,又听到了无数将士的杀喊,眼前也开始浮现诸多画卷。

这些画卷仿佛是天道记下的影响,在此地呈现,标榜火云洞之内三皇五帝之德行。

身披兽皮,在一块木头前苦苦钻磨,苦思取火之法的燧人氏;

蹲在洛水旁,在沙土中用手指刻画八卦图案的伏羲;

拉着耒耜,满身汗水,却在教导部族如何耕种、如何选种,又亲尝百草、苦著药经的神农……

一幅幅画卷慢慢流转,让人心中泛起了无穷敬意。

那是对先贤的敬意,也是对人族的敬意。

人族没有生来就可战天斗地的神通和肉身,他们惧怕虎狼、畏惧水火、敬畏天地,却慢慢的发展起来,明天数、知德行,渐渐的有了如今的兴盛。

三皇五帝或许只是代表天道对人族的教化,他们身上,也是人族十几个甚至数十个元会以来,苦苦挣扎的缩影……

那画卷渐渐消散,杨戬也在画卷中见到了八位先贤的‘背影’,但也只是背影,并未能看到他们真正的面容。

一座奇山出现在杨戬面前,而山上宫殿起伏,仙乐流转,在半山腰又有一处巨大的山洞,洞前似乎站了几道人影,但那人影又随风消散。

杨戬面容恭敬的做了个道揖,朗声道:“拜见诸位前辈,无意打扰诸位前辈清修,还请见谅。晚辈杨戬,来此乃是为寻大禹帝君而来。”

“道友,是来寻你的。”一人轻笑了声,声音渐渐飘远,口中还说着:“这便是洪荒中如今盛传的道门杨戬?倒是生的好相貌。”

杨戬闻言不由有些尴尬,夸他相貌,其实更像是在挖苦。

他离着洞口还有数十里远,只能模糊看见那边有人影走动,只见一人自洞内走出,对杨戬道:“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这应该就是最后入住此地的一代人皇,大禹。

杨戬直接说明来意,低头道:“我想借帝君的开山斧一用,还请帝君赐下。”

“开山斧?”大禹声音似乎有些犹豫,沉吟几声,问道:“你可知开山斧事关重大,其上戾气非同小可,又曾沾染了三界至尊之血,你,要此物何用?”

“为了救回我母亲,”杨戬自不敢隐瞒,将此事直接说了出来。

“我母亲被困在了天庭之中,关押我母亲之人为了诸多算计,把我母亲放置在了天庭的封绝大阵之中,让她每日承受大阵元气刮凌之苦!”

“晚辈既为人子,不愿看母亲遭受如此折磨,又知开山斧无比锐利,必可劈开那座仙山,救我母亲归来,故特来相请!还请前辈成全!”

洞前的人影沉吟少许,似乎也在犹豫,但开口一句,就让杨戬心沉到了底端。

大禹道:“开山斧非人皇气运不可镇压,不宜离开此地。你虽救母心切,然救你母亲瑶姬之法,并不只此路。”

杨戬刚要说话,大禹却道:“请回吧,开山斧不宜离开火云洞。”

“前辈!”

“话已至此,不必多说。”

洞前的人影挥了挥衣袖,杨戬面前便多了重重云雾,而杨戬的身形也在快速坠落,离着那仙山越来越远。

便在这时,一声略微有些苍老的声音,从洞内传来……

“我却觉得,此子颇重孝道,当留下一段佳话,为人族之表率。”

大禹听闻此言,也执后辈之礼对洞中做了个道揖,转身将云路破开,杨戬也停止了下坠。

“既然前辈开口,你且进洞一试,能不能取走开山斧,就看你自身造化了。”

杨戬闻言顿时大喜,却不知开口为他求情的到底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