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藩镇 > 107.纸上得来终觉浅

藩镇 107.纸上得来终觉浅

作者:燕歌豪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08 来源:笔趣阁

悬赏:本周为了将《藩镇》推到高氵朝,兄弟们与燕歌共同努力,鲜花票上了2ooo朵,每日两章外,周日晚12点加更一章。

正午艳阳高照,树荫也小了许多,此刻风也不来,李贤齐左臂晒得烫,他却不恼,往里边躲了躲,在树荫里微微一笑:“当时情势,狼牙骑成军不过数月,初获大胜,蛇吞象般吞了左衙兵马,唯恐杨志诚知晓,贤齐惶恐不安,难免有些事做得操急。”

“屠雄将左衙该杀之人清理干净,为了你等的性命,与武金刚一起向我求情,待感化后慢慢劝降……”李贤齐目光澄澈,将来龙去脉坦诚相告。

怒气难消,卢纶思绪翻飞,想当初被屠雄捆绑起来的左衙军将,屠雄厚着脸皮前来劝降,被他们骂出帐外,就连武金刚也是,几次下来,甚觉无味,索性大家两不照面。

一日清晨,一群如狼似虎的狼牙骑军士冲进监牢,用棍棒将他们驱赶到演武场,编成一队,参加普通军士的操训。

有几个桀骜的军将,不愿顺从接受操训,狼牙骑军士先是棍棒马鞭说服,说服不了就拖到演武场边的木笼里,每日一餐饭,两碗水,像关在笼子里的猴子,看着军士操训。

卢纶出自世家,兵书读得不少,跟着武威郡王东征西讨,积功擢迁为左衙前营指挥使,也是文武兼具的宿将,练兵自有一套,对简单枯燥的军姿队列训练,不屑一顾,心中抵触,自然吃了不少棍棒马鞭的苦头。

“军纪第一条是什么?”一个脖系红巾的年青小校高声喝问。

“将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卢纶颇为欣赏这句话,随口应道。

“亏你以前是左衙前营指挥使,号令不明,军令不申,如何御下,屡令不改,执法军士,将他拖入木笼,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卢纶和另外一名左衙校尉被拖人木笼,左衙校尉性子桀骜不驯,在囚笼里骂了一个时辰,几个狼牙骑军士将他拖出来,五花大绑,嘴里塞上破布。

猛烈地摇晃木柱,卢纶怒声喝问:“好贼子,有种将我们全都杀了!”

那红巾儿小校冷着脸道:“牙军骄横桀骜,早晚是个祸害,你们既然悍不畏死,送到少儿营,让几百个童子,每人一枪一棒,杀人练胆。”

几百枪棒下来,那不成了一堆肉泥,尸骨无存,后人祭吊只有建个衣冠冢,陈行泰骄横凶残,自己犯不着为他陪葬,卢纶很快闭住了嘴。

木笼里难熬,卢纶有气无力地瞧着军士笔挺站成一排,一个时辰下来一动不动,渐渐品出味道,朝食和午食后,军士在演武场上席地而坐,由那些红巾小校演讲,内容是有的放矢,五胡乱华、军功授田,辽东风物,征服同化异族……还有让人热血滚烫的军歌: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我愿守土复开疆,煌煌大唐要让四方来贺。

未等三日期满,卢纶向红巾小校低头认输,出了囚笼后,变了一个人,操练身先士卒,言积极主动,他是世家子弟,良好的教育让他通晓史实,讲起来更加生动,本是前营指挥使,地位颇高,将俘虏的左衙军校带得服服帖帖,被乙团校尉陈镇举荐为本团左校,掌军纪奖惩。

陈镇出使沧州柳县,他便暂代乙团校尉,训练毫不逊色,乙团屡夺训练前六,引起李贤齐的注意,今日收割小麦,李贤齐操训完后,唤来刘蕡,实地考察夏粮的收成,顺道探访卢纶。

“卢致果,实不相瞒,某乃燕州刺史李俨之子,武威郡王的弟子,自问无德无能,不能使良将归心,请卢致果看在武威郡王的面上,辅佐李贤齐,愿以狼牙左营右副指挥使一职,以待卢致果。”李贤齐后退一步,叉手为礼,语气极是真挚。

卢纶满脸惊愕,刘蕡在旁劝道,“李振威乃大唐近枝宗室,誓扫北地诸胡,有兼济天下之志,年少而有大才,卢致果切莫犹豫。”

卢纶世家子弟,自然知道进退,脸色肃然,清秀坚毅的脸上缓缓点了点头,单膝跪地:“卢纶受武威郡王擢拔之恩,屈身事贼,已是不肖,誓死追随将军。”

李贤齐赶紧扶起卢纶,“卢致果,我们干不了收割麦子的苦活,去田间地头走一转,给军士们鼓鼓劲。”

听闻此言,卢纶也有同感,两人相视一笑,顺着田埂走去,刘蕡与高里正在后随行,一路行来,一路夸赞军士,不知不觉靠近了故道。

一处地势较高的河滩,种着一大片不知名的农作物,株高三尺,叶如披针,绿叶白穗,在这一片盐碱荒地上生机勃勃,看着让人舒心。河滩外围还有几排丈高的灌木形成绿篱,老枝红紫,嫩枝新绿,枝条细柔,姿态婆娑,还有星星点点粉红小花点缀在绿色的嫩枝末端。

在荒凉的盐碱地上,绿色的生命顽强不屈,不惧风沙,能耐盐碱,还长得如此繁茂!李贤齐心有所动,带着几人快步走进地头。

“这是些什么植物?”李贤齐扶着一株生着白色密穗的作物问道。

绕是卢纶世家子弟,刘蕡博学多才,两种植物一样都不认识,被问得张口结舌,高里正上前仔细瞧了一会儿,“这是本村江老汉种的黍稷,黍米可食,也可酿酒,子粒、秸秆可喂养家禽家畜,生长期短,一年可刈割数次,一遇大旱,可作为补种作物。那绿篱植物形如柳树,在无定河故道倒是常见,就是叫不出名来。”

李贤齐宛如拣到一块黄金,兴奋嚷道:“快将江老汉请来,本校尉有事当面请教。”

刘蕡猜出了李贤齐之意,高兴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诚不我欺也。”

李贤齐环顾着一地的绿叶白穗,周围的细枝红蓼,高声诵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卢纶跟着低吟,细品诗中蕴藏的哲理,再抬头时瞧向李贤齐的眼神已有了几分敬服。

刘蕡喜得手舞足蹈,高声诵了几遍,将它牢记在心,回去少不得替李贤齐录下来,四处传诵,为他扬名。

江老汉正在田间收割麦子,听闻是几位校尉召见,唬得魂不守舍,那片盐碱地虽是荒地,可也是官府之地,自己偷偷摸摸耕作几年,一个地税未交,江老汉行尸走肉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黍稷地。

还未等李贤齐开口,江老汉膝盖一软,磕头如捣蒜,连称不敢,李贤齐一愣,亲自将他扶起,“江老汉改造盐碱地,有功无过,给我们讲讲,讲得好,本校尉还有重赏。”

原来不是问罪的,江老汉将心放回肚子,弯腰扶起一株黍稷,“经过老汉家里几代人摸索,黍稷性贱,耐旱、耐热、耐盐碱,可用来开荒、改造盐碱地和沙漠。”

“现在桃花商行种植的紫花苜蓿呢?”李贤齐不耻下问。

“那倒是个好作物,能适合各种类型的土壤,就是不宜种植在低洼之地,它怕涝,不如黍稷耐盐碱,盐碱地要种过一两年怪柳和黍稷,改种紫花苜蓿,这地就更肥了。”江老汉讲起改造盐碱地,头头是道,眼中有种自信的神采。

李贤齐小心走到绿篱旁,拾起一根细枝,才现小叶密生于枝上,细若鱼鳞,“这是怪柳?”

“又叫三春柳,每年五月到九月,花开花落三次,绵延不断。柽柳抗盐碱顶呱呱,也耐旱,在沙漠戈壁也能生长,用它来防风固沙最好,它的根系达,可深入地下几十丈,用处却不大,老枝柔软坚韧,可编个筐,嫩枝和叶可以做药,也可用作畜牲饲料。”见几位校尉都有兴趣,江老汉唠叨个没完。

李贤齐道:“怪柳既有耐旱、耐盐碱,防风固沙的能力,又有四个月的花期,足矣!要是它用处甚广,长大成材,被人砍去修房造屋,还能防沙固堤吗?”

刘蕡这会儿机灵,“江老汉,三年内你帮桃花商行改造盐碱荒地,改造好荒地后,一千亩就送你一亩如何?”

“刘参军,除此之外,把江老汉安排在司田曹任个小吏,不用到衙门当值,每七日到衙门点卯一次即可,领份俸禄,官府改造盐碱荒地,让他从旁协助。”李贤齐吩咐道。

江老汉如掉进了蜜罐,凭桃花商行的实力,三年内至少可改造好几万亩良田,就凭自己改造盐碱地的手艺,还可给子孙留百多亩良田,赶紧回去让全家学会这个手艺,正在神思恍惚,高里正在旁扯着他的衣角,“江老汉,今后你就是官府中人,某都需你照应,还不跪下谢恩。”

江老汉急忙下跪谢恩,刘蕡将他扶起,“高里正记得提醒江田吏。”

高里正连声应是,几人告辞离开。

田野里轻风徐来,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李贤齐、刘蕡、卢纶缓缓穿行在田埂上,醉在麦香里说着丰收的年景,心中畅快!

……

种田流的家国版,喜欢在网上种菜玩牧场的兄弟投票收藏,呵呵!

感谢起点过来的兄弟,后续的内容精彩,注个册投票收藏吧,燕歌需要兄弟们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